一种用于塑料管道生产的水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5701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塑料管道生产的水冷系统,涉及塑料管生产技术领域。本系统包括供水机构、往复机构和塑料管,所述供水机构包括有多通连接管,多通连接管包括有主管和若干个副管,各副管之间连接有水冷机构,水冷机构包括有若干个水冷件,水冷件数量与副管数量相同,水冷件包括有水冷管,水冷管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喷头,往复机构底部连接有转运机构,往复机构用于带动转运机构做水平向往复运动;转运机构包括有机械爪。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外置的水冷机构实现对塑料管的快速散热;通过往复机构带动转运机构实现对流水线上塑料管的依次快速降温,提高了塑料管的生产速度。提高了塑料管的生产速度。提高了塑料管的生产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塑料管道生产的水冷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管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塑料管道生产的水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工厂在进行塑料管生产流程中,塑料管在注塑成型之后,需要进行及时降温,快速降温可使此时较热的塑料管迅速遇冷收缩定型,借此提高产品成品质量,常规的降温方式为水冷方式,处理方法具体分为冷水浸泡法和喷头喷淋法。
[0003]公开号为CN113386322B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工程塑料管生产用冷却定型装置,包括水冷装置、气冷装置;所述水冷装置和气冷装置并排设于底板的上方,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伸缩油缸,水冷装置底部和气冷装置底部均与下方伸缩油缸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水冷装置包括储水箱、水冷箱、喷淋双层管、喷淋头和喷淋管驱动结构;气冷装置包括气冷箱、吹气双层管、吹气头、出气管驱动结构。该冷却装置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该装置通过双层管进行转动喷水降温时,塑料管整体位于双层管内,即塑料管在降温时整体处于封闭空间,喷头内的水遇热被迅速升温,双层管本身无法散热,使得该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双层管内的蒸笼效应致使热量无法散发,对塑料管的降温效果较差;其次,工厂在进行塑料管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是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该装置在对塑料管进行水冷后,在其一侧的气冷装置随即对管道进行气冷降温,在此期间,塑料管无法自动由水冷装置处转移至气冷装置处,即该装置无法实现对塑料管的流水线式降温,致使塑料管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塑料管道生产的水冷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用于塑料管道生产的水冷系统,包括供水机构、往复机构和塑料管,所述供水机构包括有多通连接管,所述多通连接管包括有主管和若干个副管,各所述副管之间连接有水冷机构,所述水冷机构包括有若干个水冷件,所述水冷件数量与所述副管数量相同,所述水冷件包括有水冷管,所述水冷管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喷头,各所述水冷件用于对所述塑料管的周侧面进行同步水冷降温;所述往复机构底部连接有转运机构,所述往复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转运机构做水平向往复运动;所述转运机构包括有机械爪,所述机械爪用于在竖直向抓放所述塑料管。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供水机构还包括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顶端安装有封盖,所述储水箱底部一侧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多通连接管之间安装有控制阀。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多通连接管的各所述副管的管口均朝竖直面的各向开口,所述多通连接管至少为四通连接管。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各所述水冷管一端均与所述多通连接管的相邻侧副管连接,所述水冷管为“L”字型,所述喷头固定连接于所述水冷管的同一侧,各所述喷头轴心
线与所述塑料管轴心线相交,所述喷头与所述塑料管相邻端为弧状结构,所述喷头外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发散状喷水孔。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冷机构还包括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各所述水冷管相邻侧设置有若干个连接筒,各所述水冷管远离所述供水机构的一端与相邻的所述连接筒套接,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水冷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筋。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往复机构包括有固定的顶板,所述顶板底面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顶板底面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杆,且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一端贯穿相邻侧的所述安装板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导杆和所述螺杆之间安装有移动座。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运机构还包括有与所述移动座固定连接的吊板,所述吊板底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伸缩杆端部与所述机械爪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械爪包括有设置于顶部的爪座,所述爪座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爪片,位于所述机械爪同侧的两个所述爪片之间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爪座之间转动连接有气缸二,各所述爪片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片,各所述橡胶片均与所述塑料管侧周面相贴合。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吊板底面于两个所述气缸一之间安装有若干个风扇。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中,水泵通过将储水箱内的水泵入多通连接管的一侧,连接在多通连接管上的各个水冷件上的水冷管将水传至各个喷头处,各个水冷管分别位于被送至其中心的塑料管的各侧,各喷头对塑料管的各侧进行同步降温,使其表面得到均匀降温,使塑料管稳定定型,降温时,塑料管和水冷件之间处于开放状态,喷头喷出的水在吸收塑料管的热量后迅速流走,降温速度较快。
[0017]2、本专利技术中,往复机构中的电机带动螺杆转动,传动至转运机构的吊板,吊板底面两侧安装的气缸一固定连接了机械爪,吊板首先运动到待抓取的塑料管的上方,气缸一下移机械爪抓取塑料管,随后气缸一收缩电机反转将塑料管转运至水冷机构的中心位置并进行水冷处理,处理结束后气缸一收缩且风扇启动进行吹干动作,随后电机继续反转直至将降温后的塑料管卸下,重复此过程完成对流水线上的各塑料管的依次降温,完成对流水线上的塑料管的快速依次降温处理,提高了塑料管的生产速度。
[0018]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气缸一底端固定连接机械爪,机械爪通过安装在两侧的气缸二实现对爪片的开合控制,使系统可对不同批次的不同直径的塑料管进行抓取,实现了对不同生产批次的塑料管的稳定抓取,提高了本系统对不同塑料管降温处理的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水冷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水冷件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5中A处的细节放大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专利技术多通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是本专利技术机械爪抓取塑料管的状态图。
[0029]图中:1、供水机构;11、储水箱;12、水泵;13、多通连接管;14、控制阀;2、塑料管;3、水冷机构;31、水冷件;311、水冷管;312、喷头;32、支撑架;321、连接筒;322、加强筋;4、往复机构;41、顶板;42、电机;43、导杆;44、螺杆;45、移动座;5、转运机构;51、吊板;52、气缸一;53、机械爪;531、爪座;532、爪片;533、气缸二;6、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塑料管道生产的水冷系统,包括供水机构(1)、往复机构(4)和塑料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机构(1)包括有多通连接管(13),所述多通连接管(13)包括有主管和若干个副管,各所述副管之间连接有水冷机构(3),所述水冷机构(3)包括有若干个水冷件(31),所述水冷件(31)数量与所述副管数量相同,所述水冷件(31)包括有水冷管(311),所述水冷管(311)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喷头(312),各所述水冷件(31)用于对所述塑料管(2)的周侧面进行同步水冷降温;所述往复机构(4)底部连接有转运机构(5),所述往复机构(4)用于带动所述转运机构(5)做水平向往复运动;所述转运机构(5)包括有机械爪(53),所述机械爪(53)用于在竖直向抓放所述塑料管(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管道生产的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机构(1)还包括有储水箱(11),所述储水箱(11)顶端安装有封盖,所述储水箱(11)底部一侧安装有水泵(12),所述水泵(12)与所述多通连接管(13)之间安装有控制阀(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管道生产的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连接管(13)的各所述副管的管口均朝竖直面的各向开口,所述多通连接管(13)至少为四通连接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管道生产的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水冷管(311)一端均与所述多通连接管(13)的相邻侧副管连接,所述水冷管(311)为“L”字型,所述喷头(312)固定连接于所述水冷管(311)的同一侧,各所述喷头(312)轴心线与所述塑料管(2)轴心线相交,所述喷头(312)与所述塑料管(2)相邻端为弧状结构,所述喷头(312)外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发散状喷水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峰万刚姜繁吴梦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杰蓝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