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纤维拉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524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纤维拉断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开设有两个顶槽,所述顶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辊轴,两个所述移动槽均开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面;在使用时可通过收卷筒收卷待拉断的纤维,可通过将纤维放入两个第一辊轴之间和两个第二辊轴之间,此时即可通过开启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即可达到通过防滑条咬合纤维实现输送纤维移动的效果,此时即可通过开启第一电动推杆推拉移动块,即可达到绷直纤维的效果,使纤维通过挡料板限位防止堆积,再开启第二电动推杆的有序升降切刀,即可达到切断纤维的效果,避免纤维松弛导致切断后的纤维长度不齐的问题。免纤维松弛导致切断后的纤维长度不齐的问题。免纤维松弛导致切断后的纤维长度不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纤维拉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纤维拉断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纤维拉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复合纤维是多组分纤维的一种,是针对人造纤维品种的术语。在同一根纤维截面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混合的聚合物纤维,这种纤维称复合纤维,复合纤维具有三维立体卷曲、高蓬松性和覆盖性,良好的导电性、抗静电性和阻燃性。复合纤维需要采用特殊结构的复合纺丝机纺丝。主要用于毛线、毛毯、毛织物、保暖絮绒填充料、丝绸织物、非织造布、医疗卫生用品和特殊工作服等。
[0003]根据申请号:CN201610303292.5的中国专利可知,一种不锈钢纤维拉断机,包括主传动机构、吸风清洁机构、预引应力喂入机构、牵伸加压机构、纤维集束机构和圈条输出机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采用无齿下罗拉,保证了不锈钢纤维表面不会产生损伤,同时也减少了微纤维的产生;采用刮皮加吸风清洁方式,保正了清洁可靠,杜绝了突发性团絮;主牵切区采用伺服电机传动,实现了主牵切区牵伸比无级差微调,保证了牵伸比的准确性;采用预应力喂入,保证喂入的不锈钢纤维保持合理的张力,从而保证拉断后的纤维长度不匀率达到设计要求;采用人机界面和程控器控制,实现了整机运行自动化,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
[0004]但是上述的一种不锈钢纤维拉断机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上述装置中无法对待切断的纤维进行绷直,因此可能会因纤维松弛导致切断后的纤维长度不齐,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复合纤维拉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复合纤维拉断装置,以解决常规装置中无法对待切断的纤维进行绷直,因此可能会因纤维松弛导致切断后的纤维长度不齐等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技术的提供了一种复合纤维拉断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开设有两个顶槽,所述顶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辊轴;绷直组件,所述绷直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面,用于绷直纤维。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绷直组件,用于绷直待切断的纤维,避免后续纤维松弛导致切断后的纤维长度不齐。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绷直组件包括:两个移动槽,两个所述移动槽均开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面,所述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面开设有仪器槽,所述仪器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辊轴,所述第二辊轴和所述第一辊轴的外圆壁面分别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防滑条。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移动块,在使用时可通过将纤维放入两个第一
辊轴之间和两个第二辊轴之间,此时即可通过开启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即可达到通过防滑条咬合纤维实现输送纤维移动的效果,此时可通过挪移移动块,即可达到绷直纤维的效果,便于后续进行拉断。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绷直组件还包括:侧槽,所述侧槽开设在所述移动槽的一侧,所述侧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在一起;切断件,所述切断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面,用于切断纤维。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电动推杆,当输送纤维移动后,此时即可通过开启第一电动推杆推拉移动块,即可达到绷直纤维的效果。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切断件包括:两个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均开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面,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输出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切刀。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切刀,当绷直纤维后,此时即可开启第二电动推杆的有序升降切刀,即可达到切断纤维的效果,避免纤维松弛导致切断后的纤维长度不齐的问题。
[00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侧块,所述侧块的顶面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收卷筒。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收卷筒,用于收卷待拉断的纤维配合拉断。
[001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挡料板,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料块。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料板,用于限位纤维防止堆积,通过滑料块用于输送拉断后的纤维。
[001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纤维拉断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0020]通过设置绷直组件,用于绷直待切断的纤维,避免后续纤维松弛导致切断后的纤维长度不齐,通过设置移动块,在使用时可通过将纤维放入两个第一辊轴之间和两个第二辊轴之间,此时即可通过开启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即可达到通过防滑条咬合纤维实现输送纤维移动的效果,此时可通过挪移移动块,即可达到绷直纤维的效果,便于后续进行拉断,通过设置第一电动推杆,当输送纤维移动后,此时即可通过开启第一电动推杆推拉移动块,即可达到绷直纤维的效果。
[0021]通过设置切刀,当绷直纤维后,此时即可开启第二电动推杆的有序升降切刀,即可达到切断纤维的效果,避免纤维松弛导致切断后的纤维长度不齐的问题,通过设置收卷筒,用于收卷待拉断的纤维配合拉断,通过设置挡料板,用于限位纤维防止堆积,通过滑料块用于输送拉断后的纤维。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槽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块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底座;2、顶槽;3、第一驱动电机;4、第一辊轴;5、移动槽;6、移动块;7、仪器槽;8、第二驱动电机;9、第二辊轴;10、侧槽;11、第一电动推杆;12、安装槽;13、第二电动推杆;14、切刀;15、侧块;16、转动槽;17、收卷筒;18、挡料板;19、滑料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9]参见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纤维拉断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面开设有两个顶槽2,顶槽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3,第一驱动电机3输出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纤维拉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面开设有两个顶槽(2),所述顶槽(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输出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辊轴(4);绷直组件,所述绷直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顶面,用于绷直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纤维拉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绷直组件包括:两个移动槽(5),两个所述移动槽(5)均开设在所述底座(1)的顶面,所述移动槽(5)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块(6),所述移动块(6)的顶面开设有仪器槽(7),所述仪器槽(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8),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输出轴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辊轴(9),所述第二辊轴(9)和所述第一辊轴(4)的外圆壁面分别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防滑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纤维拉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绷直组件还包括:侧槽(10),所述侧槽(10)开设在所述移动槽(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闫戴南王宇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质恒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