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师教学用远程教学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518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远程教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师教学用远程教学平台;本基于互联网的教师教学用远程教学平台包括连接管理系统,所述连接管理系统用于将教师端以及学生端进行连接,并对连接线路进行安全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远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动态识别单元对学生的面部动态进行识别,并结合面部动态识别模型进行面部动态识别追踪确认,并得出结果,且通过信息反馈单元反馈至教师端,而教师则可通过反馈信息查看学生是否在授课过程中有走神现象,并及时提醒学生或改变教学节奏,从而更好的完成远程教学,保证教学质量,通过关联知识点,可提高远程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师教学用远程教学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远程教学
,具体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师教学用远程教学平台。

技术介绍

[0002]互联网,又称国际网络,是指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成熟,其应用领域也逐渐增加,不仅在日常通讯提供一定便利,为教育领域也带来不同的新风。
[0003]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学可方便不同地区的学生以及老师进行授课教学,而在远程教学时,因局限于设备端口,可能存在学生走神现象,在一对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迅速发现此情况,故而可能导致学生因走神造成后续知识点的遗漏,影响教学质量;因此,针对目前的状况,现需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师教学用远程教学平台,有效的解决了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学可方便不同地区的学生以及老师进行授课教学,而在远程教学时,因局限于设备端口,可能存在学生走神现象,在一对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迅速发现此情况,故而可能导致学生因走神造成后续知识点的遗漏,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师教学用远程教学平台,包括连接管理系统,所述连接管理系统用于将教师端以及学生端进行连接,并对连接线路进行安全管理;
[0006]身份识别系统:所述身份识别系统用于对用户进行登录身份的注册以及后续登录身份对应识别的验证,且在身份识别验证完成后根据用户身份信息提供相应的使用权限
[0007]教师管理系统:所述教师管理系统设置在教师端,所述教师管理系统用于为教师用户提供相应的使用权限,所述教师管理系统具体包括:备课管理单元、作业管理单元、信息接收单元以及数据检索单元,所述备课管理单元用于为教师用户提供线上备课专用组件,所述作业管理单元用于为教师用户提供发送以及接收课堂作业的专用组件,所述信息接收单元用于对学生端发送的信息进行接收,所述数据检索单元用于为教师用户提供相关知识点串联检索,所述数据检索单元具体依托于大数据数据库;
[0008]学生管理系统:所述学生管理系统设置在学生端,所述学生管理系统用于为学生用户提供相应的使用权限,所述学生管理系统具体包括:作业编辑单元、课件接收单元、动态识别单元以及信息反馈单元,所述作业编辑单元用于接收教师端发送的课堂作业信息,并为学生用户提供线上作业的专门组件,所述课件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教师端发送的课件文件,并提供相应的存储功能,所述动态识别单元用于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用户的面部动态进行识别,并结合面部动态识别模型进行面部动态识别追踪确认,并析出结果,所述信息反
馈单元用于将所述动态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反馈至教师端;
[0009]数据管理系统:所述数据管理系统用于对所述身份识别系统、教师管理系统和学生管理系统中运行的所有数据进行相应的编辑存储管理;
[0010]关联管理系统:所述关联管理系统用于在远程教学课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识别,并结合大数据数据库调取相关联的知识点,以弹窗形式发送至教师端以及学生端。
[0011]优选的,所述教师端和学生端的具体载体为手机、PC、平板、笔记本或计算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连接管理系统使用时需要在网络覆盖范围,所述网络类型包括5G、4G、3G或WiFi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2]优选的,所述身份识别系统在进行登录身份的注册时,具体注册信息包括姓名、学号、教师编号以及生物信息,所述生物信息包括指纹、虹膜或面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在进行身份验证时具体采用基于session技术的用户账户以及密码对应识别HTTP协议状态。
[0013]优选的,所述备课管理单元和所述作业编辑单元具体载体为Word、Excel、PPT以及PDF,所述作业编辑单元还设置了外接设备端口,外接设备具体包括书写板或触摸屏。
[0014]优选的,所述动态识别单元在进行面部动态识别时具体采用摄像组件,所述面部动态识别模型具体为三维形变模型、图像差分模型以及几何人脸模型综合的分析模型综合的面部识别模型。。
[0015]优选的,所述面部动态识别模型的具体搭建过程包括:模型搭建训练以及模型测试,在进行模型搭建训练时,具体采用PyTorch框架进行数据接口准备、模型定义以及结果保存与分析;在进行模型测试时,具体采用GPU或云端完成。
[0016]优选的,所述关联管理系统中弹窗具体形式为条目弹出窗口、点击弹出窗口或滚动弹出窗口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远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动态识别单元对学生的面部动态进行识别,并结合面部动态识别模型进行面部动态识别追踪确认,并得出结果,且通过信息反馈单元反馈至教师端,而教师则可通过反馈信息查看学生是否在授课过程中有走神现象,并及时提醒学生或改变教学节奏,从而更好的完成远程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0018]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关联管理系统对教学内容进行识别,并结合大数据数据库调取相关联的知识点,以弹窗形式发送至教师端以及学生端,通过关联知识点,可提高远程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因授课形式的原因造成学生学生热情的减退;
[0019]3、教师用户可在教师管理系统中进行备课、作业发布、接收以及修改,相关知识点检索,学生用户可在学生管理系统进行作业接收、作业编辑以及作业上传,通过设置作业管理单元和作业编辑单元可使得教师用户与学生用户能够在线上直接完成课后作业,不需进行作业的上传,使得作业格式更加统一化,为后续作业的批改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00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1]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师教学用远程教学平台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师教学用远程教学平台,包括连接管理系统,连接管理系统用于将教师端以及学生端进行连接,并对连接线路进行安全管理;
[0025]身份识别系统:身份识别系统用于对用户进行登录身份的注册以及后续登录身份对应识别的验证,且在身份识别验证完成后根据用户身份信息提供相应的使用权限;
[0026]教师管理系统:教师管理系统设置在教师端,教师管理系统用于为教师用户提供相应的使用权限,教师管理系统具体包括:备课管理单元、作业管理单元、信息接收单元以及数据检索单元,备课管理单元用于为教师用户提供线上备课专用组件,作业管理单元用于为教师用户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师教学用远程教学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理系统,所述连接管理系统用于将教师端以及学生端进行连接,并对连接线路进行安全管理;身份识别系统:所述身份识别系统用于对用户进行登录身份的注册以及后续登录身份对应识别的验证,且在身份识别验证完成后根据用户身份信息提供相应的使用权限;教师管理系统:所述教师管理系统设置在教师端,所述教师管理系统用于为教师用户提供相应的使用权限,所述教师管理系统具体包括:备课管理单元、作业管理单元、信息接收单元以及数据检索单元,所述备课管理单元用于为教师用户提供线上备课专用组件,所述作业管理单元用于为教师用户提供发送以及接收课堂作业的专用组件,所述信息接收单元用于对学生端发送的信息进行接收,所述数据检索单元用于为教师用户提供相关知识点串联检索,所述数据检索单元具体依托于大数据数据库;学生管理系统:所述学生管理系统设置在学生端,所述学生管理系统用于为学生用户提供相应的使用权限,所述学生管理系统具体包括:作业编辑单元、课件接收单元、动态识别单元以及信息反馈单元,所述作业编辑单元用于接收教师端发送的课堂作业信息,并为学生用户提供线上作业的专门组件,所述课件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教师端发送的课件文件,并提供相应的存储功能,所述动态识别单元用于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用户的面部动态进行识别,并结合面部动态识别模型进行面部动态识别追踪确认,并析出结果,所述信息反馈单元用于将所述动态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反馈至教师端;数据管理系统:所述数据管理系统用于对所述身份识别系统、教师管理系统和学生管理系统中运行的所有数据进行相应的编辑存储管理;关联管理系统:所述关联管理系统用于在远程教学课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识别,并结合大数据数据库调取相关联的知识点,以弹窗形式发送至教师端以及学生端。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俊王云雷冯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优尔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