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确定磷化铟切割片及其晶棒定位面取向的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半导体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快速确定磷化铟切割片及其晶棒定位面取向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磷化铟(InP)单晶是由磷和铟组成的III
‑
V族二元半导体材料,其禁带宽度为1.35eV,具有高电子迁移率、耐辐射性能好、高热导率、高击穿电场等优越特性,使其成为光纤通信、微波、毫米波器件、抗辐射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主要衬底,应用广泛。利用磷化铟芯片制造的卫星信号接收机和放大器可以在极高频率下工作,并且受外界影响较小,稳定性很高。以磷化铟为衬底制作的发光二极管和PIN探测器色散几乎为零,传输损耗低,在数据中心、5G光通讯等领域应用广泛。
[0003]半导体材料行业中,磷化铟晶圆取向为(100)晶面,要制造出合格的磷化铟晶圆,必须在切片前对磷化铟晶棒在特定结晶学方向上预先加工出定位面(直径6英寸以下)或者定位切口(直径6英寸及其以上)。由于磷化铟晶体结构特性的缘故,此定位面或定位切口无法单纯依靠X射线衍射定向识别确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确定磷化铟切割片及其晶棒定位面取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手工抛光液对从磷化铟晶棒端面切取的(100)面切割片进行手工抛光,获得抛光过后的磷化铟切割片;S2,将所述抛光过后的磷化铟切割片与第一腐蚀液接触后进行第一次腐蚀,获得第一次腐蚀后的磷化铟切割片;S3,对所述第一次腐蚀后的磷化铟切割片清洗后与第二腐蚀液接触进行第二次腐蚀,获得第二次腐蚀后的磷化铟切割片;S4,对第二次腐蚀后的磷化铟切割片清洗和干燥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第二次腐蚀后的磷化铟切割片上的位错腐蚀坑的形状,即可确定磷化铟切割片及其晶棒的定位面的取向;其中所述第二腐蚀液中包含氢溴酸溶液,氢溴酸溶液中氢溴酸的质量分数为39~41%,优选为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错腐蚀坑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长边平行于(0
‑1‑
1)晶面,短边平行于(0
‑
11)晶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腐蚀液由氢溴酸溶液和水组成;所述氢溴酸溶液与水的体积比为(3~4.5):(0.7~1.5),优选为3.5: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腐蚀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忠亮,吕进,赵德刚,胡开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铭镓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