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壁零件内腔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薄壁零件内腔切削加工
,特别地,涉及一种薄壁零件内腔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航空发动机的制造过程中,薄壁零件的加工难度大,质量难以保证,不满足航空发动机的质量要求,这是由于薄壁零件在进行粗加工时,加工余量多,因此,为了提高粗加工效率,通常会采用较大的切削用量,大的切削用量会产生较大的切削力和切削振动而使薄壁零件产生较大的切削变形,并使得薄壁零件加工表面振纹明显,且为了避免薄壁零件切削过程中移动,保证加工质量,通常会采用较大的压紧力固定薄壁零件,粗加工前,待加工的薄壁零件壁厚尺寸大,刚性好,较大的压紧力也不会发生压紧变形,但随着加工余量的去除,薄壁零件壁厚尺寸逐渐减小,刚性也随之逐渐下降进而无法抵抗压紧力,从而导致薄壁零件出现压紧变形的情况,此外,薄壁零件粗加工完成后,几何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薄壁零件自身也会释放一定的内应力,进而出现应力变形,此外,薄壁零件内腔加工过程中,为避免薄壁零件上表面的干涉,必须选用较大的刀具直径才能加工到位,通常采用耐磨性较高的镶齿T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零件内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采用沿薄壁零件原胚周向间隔布设的多个粗加工压紧工装沿轴向压紧薄壁零件原胚,其中,粗加工压紧工装上压紧端的径向压紧宽度与薄壁零件原胚粗加工完成后的径向壁厚相适配;S2,通过采用粗加工机夹式三面刃铣刀对薄壁零件原胚进行粗加工以获得薄壁零件半成品,然后拆除粗加工压紧工装以解除对薄壁零件半成品的约束,并将薄壁零件半成品放置预设时间;S3,通过采用沿薄壁零件半成品周向间隔布设的多个精加工压紧工装沿轴向压紧薄壁零件半成品;S4,通过采用精加工机夹式三面刃铣刀对薄壁零件半成品进行精加工以获得薄壁零件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零件内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粗加工单次径向切削深度范围为0.04D
‑
0.06D,D为粗加工机夹式三面刃铣刀的直径,粗加工切削方式为:根据单次径向切削深度沿径向将薄壁零件原胚分成多个切削层,再沿轴向依次切削每一个切削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零件内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再沿轴向依次切削每一个切削层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将粗加工机夹式三面刃铣刀沿轴向移动至薄壁零件原胚径向方向上最外层切削层的中部,然后沿径向切削单次径向切削深度,再沿轴向往复切削,直至切削完最外层切削层,最后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薄壁零件原胚所有切削层的切削,获得薄壁零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淋,廖旺,刘锦宇,张兰英,李铁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