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內孔表面渗氮的衬套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4923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內孔表面渗氮的衬套及制作方法,所述內孔表面渗氮的衬套,包括:内部设有通孔并通过一次装炉调温保温渗氮处理有渗氮层的衬套。由于衬套装炉一次调温保温渗氮处理,解决了两阶段保温需人工持续观测一个阶段温度升至另一个阶段温度状态稳定性的问题,减少了人工使用率,降低了产品生产的人力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內孔表面渗氮的衬套及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內孔表面渗氮的衬套及制作方法,属于衬套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渗氮技术作为最常用的化学热处理工艺之一,常用生产航空发动机部件,材料为1Cr11Ni2W2MoV的衬套,为了提高衬套内部通孔性能需要进行渗氮处理。
[0003]现有渗氮工艺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9487202B的针对不锈钢材料的渗氮工艺中,公开采用技术为:保温包括第一阶段以及第二阶段;虽然,采用两个阶段保温能实现对衬套的渗氮,但是,两个阶段的温度不同,存在需人工持续观测一个阶段温度升至另一个阶段温度状态稳定性的问题,增加了人工使用率,提高了产品生产的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內孔表面渗氮的衬套。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內孔表面渗氮衬套的制作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內孔表面渗氮的衬套,包括:内部设有通孔并通过一次装炉调温保温渗氮处理有渗氮层的衬套。
[0008]所述所述衬套外部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所述衬套左侧外周面上有下沉环形台。
[0009]一种对上述內孔表面渗氮的衬套的制作方法,包括:350℃以下装炉,在0.2m3/h~0.4m3/h氮气流下升温至560℃
±
10℃,保温35h~ 40h,此时氮分解率30%~40%,随后随箱在0.2m3/h~0.4m3/h氮气流下冷至150℃以下出炉空冷,实现衬套装炉一次调温保温渗氮处理的渗氮步骤。
[0010]在所述渗氮步骤之前,还包括依次进行的车外形、镀铜、表面加工三个步骤。
[0011]所述车外形步骤为:将衬套的坯料加工至端面、外表面以及渗氮表面均预留足够的余量,各表面余量不小于0.4mm。
[0012]所述镀铜步骤为:对衬套进行镀铜。
[0013]所述表面加工步骤为:对衬套内孔进行镗孔去除内孔镀铜层及倒角。
[0014]在所述渗氮步骤之后,还包括进行余表面加工步骤。
[0015]所述其余表面加工步骤为:将衬套其余表面加工至最终尺寸。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衬套装炉一次调温保温渗氮处理,解决了两阶段保温需人工持续观测一个阶段温度升至另一个阶段温度状态稳定性的问题,减少了人工使用率,降低了产品生产的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內孔表面渗氮的衬套主视剖面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內孔表面渗氮的衬套200倍组织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衬套渗氮区域500倍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內孔表面渗氮的衬套,包括:内部设有通孔的衬套,所述衬套外部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所述衬套左侧外周面上有下沉环形台;所述衬套的內孔表面有渗氮层。在所述衬套内孔之外的表面镀铜层。
[002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对上述內孔表面渗氮的衬套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1)车外形:将衬套的坯料加工至端面、外表面以及渗氮表面均预留足够的余量,各表面余量不小于0.4mm。
[0025](2)镀铜:对衬套进行镀铜。
[0026](3)表面加工:对衬套内孔进行镗孔去除内孔镀铜层及倒角。
[0027](4)渗氮:对衬套表面进行渗氮处理,渗氮用设备为Π

98氮化炉,渗氮处理参数为350℃以下装炉,在0.2m3/h~0.4m3/h氮气流下升温至560℃
±
10℃,保温35h~40h,此时氮分解率30%~40%,随后随箱在0.2m3/h~0.4m3/h氮气流下冷至150℃以下出炉空冷。
[0028](5)其余表面加工:将衬套其余表面加工至最终尺寸。
[0029]采用此方法优点有:一是取消了涂蜡(全表面)、除蜡(非渗表面)、除蜡(其余表面)、除铜4道工序,减少了衬套工序间的周转,提高了加工效率,缩短了加工周期;二是避免了原工艺镀铜保护时缺少过渡区,端面漏渗或倒角无渗层问题;三是衬套表面易出现磕碰伤的外表面在最后进行加工,避免了衬套周转过程出现的磕碰伤问题;三是衬套装炉一次调温保温渗氮处理,解决了两阶段保温需人工持续观测一个阶段温度升至另一个阶段温度状态稳定性的问题,减少了人工使用率,降低了产品生产的人力成本。
[0030]在图2的中间211.757μm为渗氮区域、上方区域为未渗氮区域、下方为镶嵌树脂对比区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內孔表面渗氮的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有通孔并通过一次装炉调温保温渗氮处理有渗氮层的衬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內孔表面渗氮的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衬套外部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所述衬套左侧外周面上有下沉环形台。3.一种对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內孔表面渗氮的衬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350℃以下装炉,在0.2m3/h~0.4m3/h氮气流下升温至560℃
±
10℃,保温35h~40h,此时氮分解率30%~40%,随后随箱在0.2m3/h~0.4m3/h氮气流下冷至150℃以下出炉空冷,实现衬套装炉一次调温保温渗氮处理的渗氮步骤。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內孔表面渗氮的衬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渗氮步骤之前,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悦欣李昌郭向民敖斌周建仁桂培培宋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