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转子轴向锥度孔精密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0752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转子轴向锥度孔精密成形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S1、高压涡轮转子装配:将集件封严篦齿盘、高压涡轮盘以及后轴颈装配在一起,获得高压涡轮转子;S2、轴向锥度孔精密加工成形:通过紧固螺栓将高压涡轮转子固定于加工夹具上,利用数控铣床逐渐成形出高压涡轮转子的轴向锥度孔,针对逐次精加工后的锥度孔,利用研磨棒对加工锥度孔进行研磨着色,确保锥度孔加工的圆度和质量。基于高压涡轮转子轴向锥度孔难加工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成形方法能有效提高高压涡轮转子轴向锥度孔加工时的着色效果,进而提高了轴向锥度孔的加工圆度和质量,大大提高了高压涡轮转子的装配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机械加工,具体涉及一种航空高涡转子轴向锥度孔的精密加工成形方法。


技术介绍

1、高压涡轮转子是航空发动的三大主件之一,转子的装配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和服役寿命。因此,在对高压涡轮转子进行加工时,为了确保转子装配质量,对其轴向锥度孔的加工成形提出了严格要求。针对此类高压涡轮转子,因为其单件(封严篦齿盘、高压涡轮盘及后轴颈)的材料均不相同,导致在高压涡轮转子轴向锥度孔的加工成形中,锥度孔精度和内孔着色要求难以保证,降低了高压涡轮转子轴向锥度孔的加工质量,进而影响了高涡转子的使用机械性能。

2、目前,在高压涡轮转子的轴向锥度孔加工过程中,提高加工锥度孔内孔壁的着色效果可以提高锥度孔的加工质量,而在目前的研磨着色工艺中,主要采用铣床带动研磨棒对加工后的轴向锥度孔进行研磨着色,整个研磨过程容易发生机床抱死而停止工作。此外,利用铣床对高压涡轮转子的轴向锥度孔进行研磨发现其研磨着色效果差,对轴向锥度孔的内孔损伤较大,直接影响轴向锥度孔的加工质量,进一步会影响整个高压涡轮转子的整体质量。因此,亟需开发出一种航空高压涡轮转子轴向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转子轴向锥度孔精密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实施的下述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转子轴向锥度孔精密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高压涡轮盘放置于后轴颈之上,封严篦齿盘放置于高压涡轮盘之上,通过连接螺栓将封严篦齿盘、高压涡轮盘和后轴颈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转子轴向锥度孔精密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在装配之前对封严篦齿盘、高压涡轮盘和后轴颈的装配基准面的跳动数值进行记录,并且标记装配基准面最大和最小跳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转子轴向锥...

【技术特征摘要】

1.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转子轴向锥度孔精密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实施的下述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转子轴向锥度孔精密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高压涡轮盘放置于后轴颈之上,封严篦齿盘放置于高压涡轮盘之上,通过连接螺栓将封严篦齿盘、高压涡轮盘和后轴颈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转子轴向锥度孔精密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在装配之前对封严篦齿盘、高压涡轮盘和后轴颈的装配基准面的跳动数值进行记录,并且标记装配基准面最大和最小跳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转子轴向锥度孔精密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在高压涡轮转子装配完成后,装配的封严篦齿盘、高压涡轮盘和后轴颈的内孔跳动均不超过设定值,各装配基准面的跳动均不超过设定值,当高压涡轮盘和后轴颈的内孔跳动均超过设定值或各装配基准面的跳动均超过设定值时,需要调整封严篦齿盘,高压涡轮盘和后轴颈的装配位置或更换零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转子轴向锥度孔精密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2、s23和s24中,铣削刀具的切削速度v按进行计算,其中,n是铣削设备主轴转速,d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文卯秉陇邓针陈华文忠东刘凯源冉会英蒙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