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洞实验室的循环风变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432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风洞实验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风洞实验室的循环风变向装置,包括进风增压部分以及风向调节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增压部分进一步包括:进风筒、增压管、固定架、叶轮以及支撑架;所述风向调节部分进一步包括:变向壳、稳定板、限位板、变向板、挡板、导向件、固定块、导向杆、齿轮、固定壳、直板、网框以及减速电机。所述进风增压部分通过增压管对循环风进行增压,并可以通过调节叶轮来对风力进行增大或者减小;所述风向调节部分通过减速电机来带动其他组件移动,使得风向发生改变。该风洞实验室的循环风变向装置,使得自然风与实体运动时产生的空气流动进行结合实验,有效避免了实验结果的单一性,使实验数据更为准确有效。有效。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洞实验室的循环风变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洞实验室
,具体是一种风洞实验室的循环风变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洞即风洞实验室,是以人工的方式产生并且控制气流,用来模拟飞行器或实体周围气体的流动情况,并可量度气流对实体的作用效果以及观察物理现象的一种管道状实验设备,它是进行空气动力实验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之一,风洞实验是飞行器研制工作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在航空和航天工程的研究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工业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在交通运输、房屋建筑、风能利用等领域更是不可或缺的,这种实验方法,流动条件容易控制,实验时,常将模型或实物固定在风洞中进行反复吹风,通过测控仪器和设备取得实验数据。
[0003]风洞实验室在进行实验时,仅能将空气进行单向推动,对需测试实体进行实验,无法将在实验室将风向改变,模拟外界自然风,导致实体的风阻等测试结果较为单一,故而公开号为“CN215910089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风洞测试辅助装置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风洞测试辅助装置,包括底盘和检测组件,所述底盘上方设置有用于鼓风的出风组件,用于进行测试的所述检测组件设置于出风组件右方,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升降杆、升降柱、滑块、护罩、滑槽、底框、进风口、滤网、集成板、风速仪、温度计、湿度计、固定架和出风口,所述升降杆上方固定连接有升降柱,且升降柱外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外侧设置有护罩,且护罩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升降柱上方转动连接有底框,且底框左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右方设置有滤网。本技术通过升降杆的设置,使得升降杆可以带动底框升降,使得底框内的模型可以经受不同区域的气流测试,同时四个升降杆可以分别进行不同高度的升降,从而改变底框与底板之间的倾斜度,进而改变底框内模型的受风角度,使得模型的风洞测试更加全面。
[0004]但是,通过改变底框的位置与角度来改变框内模型的受风角度可能会导致进风口与原本风向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产生新的变量,从而导致风洞测试的数据不够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洞实验室的循环风变向装置,通过改变出风口的角度来实现模拟自然风的目的,同时只改变出风口角度对于原本状态而言产生的变量较为单一,能够确保实验数据更为准确有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风洞实验室的循环风变向装置,包括进风增压部分以及风向调节部分,所述进风增压部分进一步包括:进风筒、增压管、固定架、叶轮以及支撑架;所述风向调节部分进一步包括:变向壳、稳定板、限位板、变向板、挡板、导向件、固定块、导向杆、齿轮、固定壳、直板、网框以及减速电机;所述变向壳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稳定板,所述变向壳的内部设置有
与稳定板配合使用的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端连接有变向板,所述变向壳的右侧设置有呈弯曲状的挡板,所述挡板设置有延伸至变向壳外部的导向件,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连接有用于限位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壳设置有与挡板一侧接触的齿轮,所述挡板与所述齿轮接触部分对应设置有配合齿,所述齿轮与减速电配合,所述减速电机设置在固定壳上方,所述挡板与变向板通过直板与直板底部的网框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稳定板进一步包括:框板、降阻板、固定板、降噪板与钢丝网,所述框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降阻板,所述框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框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固定板上下两侧的降噪板,所述框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两个降噪板相背一侧的钢丝网,所述降阻板呈三角形。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稳定板呈竖向分布,所述变向板与限位板相配合,所述限位板呈圆弧形设置,所述变向板与限位板的弧度相匹配,所有所述限位板的圆心重合。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件与导向杆二者采用滑动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变向壳呈圆弧形,所述导向杆与挡板均呈圆弧形。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变向壳的右侧与底部均呈开口设置,所述变向壳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壳。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壳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与齿轮配合的减速电机,所述进风筒与变向壳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增压管呈四棱台状设置,所述增压管进气口宽度大于出气口。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风洞实验室的循环风变向装置,安装在风洞实验段内部,并使需测试实体位于本装置的侧面,在使用时,循环风进入进风筒的内部,并通过增压管压缩增压后,进入变向壳内,稳定板上的降阻板将空气进行分流,使其流动至两侧的钢丝网外部,并通过降噪板吸收空气内携带的噪音能量,使其平稳流动,减少实验干扰。
[0017]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风洞实验室的循环风变向装置,当需要改变侧向风角度时,减速电机电动齿轮旋转,即可带动挡板在导向杆与导向件的配合下向变向壳的内部滑动,并带动网框、直板与变向板移动,使得变向板向限位板的内部移动,从而改变空气流动的变向角度,本装置结构稳定合理,可在风洞实验段对循环风进行变向,模拟自然风,使得自然风与实体运动时产生的空气流动进行结合实验,有效避免了实验结果的单一性,同时,只改变风向不改变其他实验参数,使实验数据更为准确有效。
[0018]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风洞实验室的循环风变向装置,当需要增大或减小侧向风力时,可由驱动电机带动叶轮旋转,增加空气流动阻力或提高空气流速,来获得所需要的不同风速,使得整个风洞实验的数据更为全面。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一种风洞实验室的循环风变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一种风洞实验室的循环风变向装置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图3为一种风洞实验室的循环风变向装置中稳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一种风洞实验室的循环风变向装置的仰视图。
[0023]图中:1、进风筒;2、增压管;3、变向壳;4、固定架;5、叶轮;6、驱动电机;7、稳定板;701、框板;702、降阻板;703、固定板;704、降噪板;705、钢丝网;8、限位板;9、变向板;10、挡板;11、导向件;12、固定块;13、导向杆;14、齿轮;15、固定壳;16、直板;17、网框;18、减速电机;19、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风洞实验室的循环风变向装置,包括进风筒1,进风筒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进风筒1连通的增压管2,增压管2呈四棱台状设置,增压管2左侧的宽度大于右侧的宽度,增压管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增压管2连通的变向壳3,进风筒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4,固定架4的左侧活动安装有叶轮5,固定架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输出端与叶轮5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洞实验室的循环风变向装置,包括进风增压部分以及风向调节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增压部分进一步包括:进风筒(1)、增压管(2)、固定架(4)、叶轮(5)以及支撑架(19);所述风向调节部分进一步包括:变向壳(3)、稳定板(7)、限位板(8)、变向板(9)、挡板(10)、导向件(11)、固定块(12)、导向杆(13)、齿轮(14)、固定壳(15)、直板(16)、网框(17)以及减速电机(18);所述变向壳(3)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稳定板(7),所述变向壳(3)的内部设置有与稳定板(7)配合使用的的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的一端连接有变向板(9),所述变向壳(3)的右侧设置有呈弯曲状的挡板(10),所述挡板(10)设置有延伸至变向壳(3)外部的导向件(11),所述导向杆(13)的一端连接有用于限位的固定块(12),所述固定壳(15)设置有与挡板(10)一侧接触的齿轮(14),所述挡板(1)与齿轮(14)接触部分对应设置有配合齿,所述齿轮(14)与减速电机(18)配合,所述减速电机(18)设置在固定壳(15)上方,所述挡板(10)与变向板(9)通过直板(16)与直板(16)底部的网框(1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洞实验室的循环风变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板(7)进一步包括:框板(701)、降阻板(702)、固定板(703)、降噪板(704)与钢丝网(705),所述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长照陈昌萍张祥敏胡海涛周光伟陈秋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