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抗风性能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003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抗风性能测试系统,该可调式抗风性能测试系统包括:造风装置,用于输出不同大小和方向的风;控制装置,用于检测造风装置的风速,并控制造风装置的风速大小和风的方向;数据采集装置,设置在被测物体上,用于采集被测物体的抗风大小,并将抗风大小的数据发送至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可调式抗风性能测试系统,通过设置的造风装置,能够为被测物体的抗风性能测试提供不同风速大小和不同方向的风,从而更加全面的模拟被测物体的使用过程中的气流环境;通过在被测物体上设置数据采集装置,能够全面采集被测物体在抗风性能测试过程中的抗风性能,从而得到被测物体在复杂气流条件下的抗风性能。在复杂气流条件下的抗风性能。在复杂气流条件下的抗风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抗风性能测试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被测物体(无人机)的性能测试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式抗风性能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又名无人飞行器,通过地面遥控或导航飞控可以将其用于农林植物保护领域,农业用无人机通常由飞行平台、导航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药剂、种子、粉剂的喷洒等操作。
[0003]在无人机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由于无人机使用环境的不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气流,这些气流会干扰无人机的飞行状态,从而影响无人机的使用效率和作业效果,为此需要无人机具备一定的抗风能力,使无人机能够在一定的气流干扰下保持预期的飞行状态。
[0004]现有的测试无人机抗风性能的设备一般通过风洞来进行测试,但是风洞实验室造价高,占地大,常用于航空测试,对于造价便宜的民用无人机来说,使用风洞实验室检测代价高昂,成本增加;并且现有的无人机抗风性能的检测设备存在移动不便、风速固定、风的方向不能调节问题,不能满足多种测试要求。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亟需设计一种新的无人机抗风性能测试系统,以用来弥补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调式抗风性能测试系统,通过设置的可调式造风装置,能够满足无人机等被测物体抗风性能测试过程中的多种测试需求,并有效降低装置的成本。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7]一种可调式抗风性能测试系统,包括:
[0008]造风装置,用于输出不同大小和方向的风;
[0009]控制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造风装置的风速,并控制所述造风装置的风速大小和风的方向;
[0010]数据采集装置,设置在被测物体上,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被测物体的抗风飞行数据,并将抗风飞行数据发送至控制装置。
[0011]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微处理器和风速控制模块,所述风速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有上位机,所述上位机包括主机和显示屏。
[0012]可选的,所述造风装置设置在移动式安装架上,所述造风装置与所述安装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0013]所述造风装置包括风机和多个出风口,多个所述出风口通过输风管道与所述风机连接,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安装架上呈矩阵分布,所述风机与所述风速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风速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风速。
[0014]可选的,每个所述出风口的进风端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装置
电性连接。
[0015]可选的,所述造风装置包括第一风向调节装置,所述第一风向调节装置包括倒L型支架和第一电机;
[0016]所述倒L型支架的水平端与竖直端铰接,所述倒L型支架的水平端一侧焊接有圆弧形齿条,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圆弧形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0017]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倒L型支架的水平端螺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风向调节装置用于风的上下调节。
[0018]可选的,所述造风装置包括第二风向调节装置,所述第二风向调节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和蜗轮;
[0019]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蜗杆与所述蜗轮驱动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蜗轮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风向调节装置,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风向调节装置用于风的左右调节。
[0020]可选的,所述出风口位置设置有风速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风速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出风口位置的风速。
[0021]可选的,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
[0022]姿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被测物体的抗风飞行数据,包括偏航角、俯仰角和横摆角;
[0023]振动传感器,用于采集被测物体抗风飞行过程中的振动数据;
[0024]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抗风飞行数据;
[0025]第二微处理器,所述姿态检测模块、振动传感器以及无线通信模块均分别与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0026]可选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采用WiFi模块、蓝牙模块或4G模块。
[0027]可选的,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及第二微处理器均采用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所述风速传感器的选型为PG

510FX

CG,所述姿态检测模块的选型为MPU6050。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调式抗风性能测试系统,通过设置的造风装置,能够为无人机等被测物体抗风性能测试提供不同风速大小和不同方向的风,从而更加全面的模拟被测物体使用过程中的气流环境;通过在被测物体上设置数据采集装置,能够全面采集无人机等被测物体在抗风性能测试过程中的飞行数据,从而得到无人机等被测物体在复杂气流条件下的抗风性能。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可调式抗风性能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可调式抗风性能测试系统的输风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可调式抗风性能测试系统的风向调节装置的正视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可调式抗风性能测试系统的风向调节装置的放大图;
[0035]图5为本专利技术可调式抗风性能测试系统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0036]图6为本专利技术可调式抗风性能测试系统的数据采集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0037]附图标记说明:1、造风装置;2、控制装置;3、无人机;4、数据采集装置;5、上位机;6、滚轮;101、风机;102、出风口;103、输风管道;104、电磁阀;105、第一风向调节装置;106、第二风向调节装置;107、风速传感器;108、安装架;201、第一微处理器;202、风速控制模块;501、主机;502、显示屏;1051、倒L型支架;1052、第一电机;1053、圆弧形齿条;1054、齿轮;1061、第二电机;1062、蜗轮;1063、蜗杆;401、姿态检测模块;402、振动传感器;403、无线通信模块;404、第二微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调式抗风性能测试系统,通过设置的可调式造风装置,能够满足无人机等被测物体抗风性能测试过程中的多种测试需求,并有效降低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抗风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造风装置,用于输出不同大小和方向的风;控制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造风装置的风速,并控制所述造风装置的风速大小和风的方向;数据采集装置,设置在被测物体上,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被测物体的抗风飞行数据,并将抗风飞行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抗风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微处理器和风速控制模块,所述风速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有上位机,所述上位机包括主机和显示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抗风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造风装置设置在移动式安装架上,所述造风装置与所述安装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造风装置包括风机和多个出风口,多个所述出风口通过输风管道与所述风机连接,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安装架上呈矩阵分布,所述风机与所述风速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风速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风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抗风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出风口的进风端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抗风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造风装置包括第一风向调节装置,所述第一风向调节装置包括倒L型支架和第一电机;所述倒L型支架的水平端与竖直端铰接,所述倒L型支架的水平端一侧焊接有圆弧形齿条,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圆弧形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倒L型支架的水平端螺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瑜清饶卫航叶雪辉梁生郑凯仁兰程林叙彬阮坚陈连飞张是江曹志洪方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