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由钢制造管产品、特别是气囊管产品的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由钢制造的管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367408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17
用于由钢制造管产品、特别是气囊管产品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骤:a)提供钢管,b)将钢管成型成预制几何体,在端部区域中钢管的外直径通过轴向移动到外工具中被减小,c)校准预制几何体的内直径,将预制几何体继续放入外工具中,将具有与经校准的预制几何体的内直径相应的外直径的内芯杆导入到预制几何体的端部区域中,将预制几何体压到外工具上,从而通过成型来校准预制几何体的内直径,d)将预制几何体从外工具取下,将内芯杆从预制几何体取下,e)在将预制几何体成型成具有在端侧中心的旋转对称的出口的管产品的同时,将预制几何体轴向地移动到拉拔工具中,拉拔工具具有带有锅形的凹部的卷起轮廓,f)从拉拔工具取下管产品。f)从拉拔工具取下管产品。f)从拉拔工具取下管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由钢制造管产品、特别是气囊管产品的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由钢制造的管产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由钢制造管产品、特别是气囊管产品的方法,以及一种通过该方法由钢制造的管产品、特别是气囊管产品。由钢构成的高强度的或最高强度的管产品被用于多种技术工业应用中。所述管产品也特别是用作气囊管。

技术介绍

[0002]在DE 197 14 753 B4中描述一种用于制造所述管产品的方法。在此,将由金属构成的管状的工件导入到工具中,该工具的直径比工件的直径大得多,其中,工件的工具由单独的驱动装置沿着在相同的旋转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定向的纵向轴线旋转地被驱动并且通过工具和工件的进给运动来产生用于成型的挤压力。工件在所述成型期间在工具的周缘上滚动,并且工件的端部在工具中通过摩擦热被熔化并且被成型成容器底部。在此将芯杆导入到工件中,所述芯杆在成型期间将内侧压力施加给成型的容器并且与工件一起旋转。
[0003]这种流滚压(Flieβrollieren)基于挤压或滚压成型的方法原理。为此主要的区别在于,工具不是确定形状的辊子,而是锅形的工具,整个的形状走向被加工到所述锅形的工具中。然而可按照所述方法制造的构件必须是旋转对称的。这种方法在以下链接具体地被描述:https://gfu

forming.de/technologien

umformmaschinen/fliessrollieren/
[0004]在DE 196 07 010 C1中也描述了这种方法。
[0005]虽然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管产品、特别是气囊管产品的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所述制造方法具有决定性的缺点。由于在制造管产品时不仅使管产品旋转而且使工具旋转而需要复杂的设备,以制造所述管产品。此外,制造是非常耗时的,并且在此会消极地影响管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所述管产品,特别是气囊管产品的更简单的制造方法,以便明显地减小实现耗费和设备耗费。
[0007]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所有特征的方法来解决。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实现。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用于由钢制造管产品、特别是气囊管产品的方法具有在此以下方法步骤:
[0009]a)提供钢管,
[0010]b)将钢管成型成预制几何体,其中,在端部区域中钢管的外直径通过轴向地移动到外工具中被减小,
[0011]c)校准预制几何体的内直径,其中,将预制几何体继续放入外工具中,并且将具有与经校准的预制几何体的内直径相应的外直径的内芯杆导入到预制几何体的端部区域中,并且在此将预制几何体压到外工具上,从而通过成型来校准预制几何体的内直径,
[0012]d)从外工具取下预制几何体,并且从预制几何体取下内芯杆,
[0013]e)在将预制几何体成型成具有在端侧中心的、旋转对称的出口的管产品的同时,将预制几何体轴向地移动到拉拔工具中,所述拉拔工具具有带有具有锅形的凹部的卷起轮廓,
[0014]f)将管产品从拉拔工具取下。
[0015]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明显地减小用于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产品或气囊管产品的实现耗费或设备耗费,因为与借助于流滚压制造所述管产品相比可以不仅完全取消工件的旋转而且完全取消工具的旋转。通过仅仅需要管产品和/或所使用的工具轴的向的运动不仅明显地减小实现耗费或设备耗费。确切地说,所提供的钢管的成型过程由此也可以更快地并且成本更低廉地实现。此外,通过避免使钢管和/或工具旋转也避免非常高的摩擦温度,从而通过降低成型温度可以明显地减少氧化皮形成。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级的成型过程和校准过程也将在制造管产品中的切削加工成本减小到最小程度,其中,甚至不用对出口切削加工。
[0016]通过如同在步骤c)中描述的那样校准预制几何体的内直径实现了,与由现有技术公知的流滚压相比降低了成型温度,该成型温度有助于显著地减少氧化皮形成。所述成型优选地作为冷成型或冷拉拔进行。
[0017]按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有利的第一设计方案设置,步骤b)中的成型作为冷成型或冷拉拔进行。通过所述措施与由现有技术公知的流滚压相比也实现了降低成型温度,该成型温度有助于显著地减少氧化皮形成。冷拉拔或冷成型是指,所述成型在大约293K的室温和小于473K的温度之间特别是在不预加热的情况下和在不加热工具的情况下进行。通过取消工件或工具的预加热也实现了明显更好的能量平衡,因为在流滚压中工件和/或工具被预加热。
[0018]根据步骤b)的拉拔和校准以及在步骤c)之前的前述的紧接着的校准步骤在管或管端部的部分长度上被实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部分长度可以通过卷起而这样完全被最终成型,以使得在制成的管产品上不再存在直径减小的区段。
[0019]然而也可能的是,有针对性地与在接着卷起时所需要或使用的相比将更长的部分长度拉拔和校准,从而具有减小的并且尺寸精度高地校准的直径的部分长度保留在被卷起的管端部和未变形的管区段之间。该部分长度能够优选地被使用作为装配件和/或附件在管产品上的固定区域。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另外的构思设置,步骤d)中的成型作为热成型或半热成型进行。在钢合金的情况中这意味着预加热工件,也就是说,在此将预制几何体预加热到673K和Ac3

温度(在钢合金的情况中大约1173K)+50K之间的温度范围,由此实现预制几何体的更简单的成型。在热成型的情况中,为了将钢合金奥斯体化而进行至至少Ac3

温度的预加热,并且在步骤d)之后或直接在下段中描述的可选的完成成型之后实施为了硬化的淬火。
[0021]按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一个特别有利的设计方案设置,确切地说,通过放入第二内芯杆进行校准或完成成型端部区域以及管产品的出口,所述第二内芯杆具有与管产品的要制造的端部区域的内轮廓相应的外轮廓;并且将第二内芯杆以及管产品轴向地移动到第二外工具中,所述第二外工具的内轮廓相应于管产品的要制造的端部区域的外轮廓。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所述设计方案以简单的方式实现,管产品的端部区域以简单的方式通过轴向地
移动工具或内芯杆和/或预制几何体在不使预制几何体或工具和/或内芯杆旋转的情况下实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也由此明显地将实现耗费或设备耗费减小到最小程度。
[0022]在此表明特别有利的是,为了校准或完成成型所述出口而使用具有在端侧中心的、旋转对称的元件的第二内芯杆,该元件的外轮廓相应于要制造的管产品的出口的内轮廓。由此以简单的方式实现,不仅管产品的整个端部区域可以在显著地减小实现耗费或设备耗费的情况下在不使管产品或预制几何体或包括内芯杆的所述工具之一旋转的情况下实现。
[0023]为了优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的能量平衡而设置,端部区域和/或出口的校准或完成成型在步骤d)中实施的热成型或半热成型的剩余热量下进行,特别是在所使用的钢或所使用的钢合金的至少473K的温度下进行。优选地在步骤d)之后直接实施端部区域以及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由钢制造管产品(1)、特别是气囊管产品的方法,其具有以下步骤:a)提供钢管(2),b)将所述钢管(2)成型成预制几何体(3),其中,在端部区域(4)中所述钢管(2)的外直径(5)通过轴向地移动到外工具中被减小,c)校准所述预制几何体(3)的内直径(7),其中,将所述预制几何体(3)继续放入所述外工具中,并且将具有与经校准的预制几何体(3)的内直径(7)相应的外直径的内芯杆导入到所述预制几何体(3)的端部区域(4)中,并且在此将所述预制几何体(3)压到所述外工具上,从而通过成型来校准所述预制几何体(3)的内直径(7),d)从所述外工具(5)取下所述预制几何体(3),并且从所述预制几何体(3)取下所述内芯杆,e)在将所述预制几何体(3)成型成具有在端侧中心的、旋转对称的出口(8)的管产品(1)的同时,将所述预制几何体(3)轴向地移动到拉拔工具中,所述拉拔工具具有带有锅形的凹部的卷起轮廓,f)将所述管产品(1)从所述拉拔工具取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的成型作为冷成型或冷拉拔进行。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外的步骤中的成型作为冷成型进行。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的成型作为热成型或半热成型进行。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放入第二内芯杆来完成成型所述端部区域(4)以及所述管产品(1)的出口(8),所述第二内芯杆具有与所述管产品(1)的要制造的端部区域(4)的内轮廓相应的外轮廓;并且将所述第二内芯杆以及管产品(1)轴向地移动到第二外工具中,所述第二外工具的内轮廓相应于所述管产品(1)的要制造的端部区域(4)的外轮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校准或完成成型所述出口(8)而使用具有在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
申请(专利权)人:本特勒尔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