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压装入外壳的自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404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定子压装入外壳的自动设备,其机架上对应压头的下方设置有压装工位;机架上对应压头的下方设置有可左右移动式的第一滑台,第一滑台上设置有沿左右间距布置的第一定子放置位、第一外壳放置位;压装工位的右侧设置有加热工位,加热工位的上方配置有可上下升降式的加热装置;第一滑台由滑台驱动装置控制可左右平移,以使第一外壳放置位切换位于加热工位、压装工位,同时使得第一定子放置位切换位于压装工位、往左偏离压装工位;以及,压头具有压板部和安装于压板部下端的内撑夹。如此,实现外壳在加热工位加热达标后,平移切换至压装工位,定子即可向下压装入外壳内,耗时短,减少外壳热量散发。减少外壳热量散发。减少外壳热量散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子压装入外壳的自动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压装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定子压装入外壳的自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机主要由转子和定子组成,是实现电能到机械能转变的重要装置,是很多自动化装置的动力源,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例如:家用电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在电机生产制造过程中,定子与电机外壳的装配一般采用热套工艺,即:先对电机外壳进行加热,以使得电机外壳膨胀,然后利用压机将定子压装入电机外壳内,再对半成品进行冷却,利用电机外壳冷却收缩原理,达到电机外壳与定子的过盈配合。
[0003]市面上常见用于定子与电机外壳的热套装配的设备,主要包括有转盘和围绕转盘设置的多个功能部分,工作时,先将定子和壳体分别放置在定子固定架和壳体支撑架上,DD直驱电机驱动转盘转动,带动壳体移动至感应线圈下方,第三伺服电机驱动滑动板移动,带动高频变压器向下移动,在电磁感应下壳体内部产生电流并开始加热膨胀,加热至指定温度,第一伺服电机驱动滑块上移,感应线圈脱离壳体,转盘带动壳体和定子移动至下一工位,第一激光检测器和第二激光检测器检测转盘是否转动到位,第二伺服电机驱动丝杆转动,带动安装架向下移动,活动卡爪夹持定子,随后安装架向上移动,第一伺服电机带动滑块向壳体移动,进而带动定子移动至壳体上方,第二伺服电机带动定子下移,将定子放置在壳体内,待后工序对壳体进行冷却,定子与壳体即装配完成。该种转盘式的方案,一方面,由于转盘设置,导致设备的体积较大,另一方面,其在一个工位加热,完成加热后随转盘旋转至下一工位,再取定子压装至壳体内,下降取定子、上升、移至壳体的上方,均需耗费时间,耗时较长,导致外壳热量散发,对定子压装入外壳内过盈配合有负面影响,若在设计时考虑到这部分耗时及热量散发,则需要在对壳体加热时比压装合适温度更稍高些,这样,也会造成耗能浪费。
[0004]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子压装入外壳的自动设备,其实现外壳在加热工位加热达标后,平移切换至压装工位,定子即可向下压装入外壳内,耗时短,减少外壳热量散发。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定子压装入外壳的自动设备,包括有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的压头,所述机架上对应压头的下方设置有压装工位,所述压头由压头驱动装置控制可上下动作;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可左右移动式的第一滑台,所述第一滑台上设置有沿左右间距布置的第一定子放置位、第一外壳放置位;所述压装工位的右侧设置有加热工位,所述加热工位的上方配置有可上下升降式的加热装置;所述第一滑台由滑台驱动装置控制可左右平移,以使第一外壳放置位切换位于加热工位、压装工位,同时使得第一定子放置位切换位于压装工位、往左偏
离压装工位;以及,所述压头具有压板部和安装于压板部下端的内撑夹。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定子移载机械手、外壳移载机械手,所述定子移载机械手将定子上料至第一定子放置位,所述外壳移载机械手将外壳上料至第一外壳放置位。利用定子移载机械手、外壳移载机械手实现对定子和外壳的自动上料,自动化程度较高。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的前侧设置有输送线,所述输送线上设置有第二滑台,所述第二滑台沿输送线左右移动输送,所述第二滑台上设置有沿左右间距布置的第二定子放置位、第二外壳放置位,所述定子移载机械手将定子从第二定子放置位上料至第一定子放置位,所述外壳移载机械手将外壳从第二外壳放置位上料至第一外壳放置位。通过输送线的设置,第二滑台上的第二定子放置位、第二外壳放置位可将定子、外壳起到规整放置定位的作用,便于定子移载机械手、外壳移载机械手在第二滑台、第一滑台之间的移载。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子移载机械手包括有内撑式爪头和驱动内撑式爪头沿前后平移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内撑式爪头沿上下升降的第二驱动装置。内撑式爪头更好地满足对定子的爪取。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移载机械手包括有外夹式爪头和驱动外夹式爪头沿前后平移的第三驱动装置、驱动外夹式爪头沿上下升降的第四驱动装置。外夹式爪头更好地满足对外壳的夹取。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滑轨,所述第一滑台沿滑轨可左右滑动式设置。通过滑轨的设置,有利于提高第一滑台左右平移可控性、平稳性。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轨前后并排间距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一滑台的底部设置有前后并排间距设置的两组滑块,所述滑块可左右滑动式适配于相应滑轨上,所述第一滑台的底部对应两组滑块之间区域设置有内螺纹部,所述滑台驱动装置包括有电机和由电机驱动旋转的丝杆,所述丝杆穿过内螺纹部形成螺纹旋转联动。电机驱动丝杆转动时,所述第一滑台的内螺纹部受丝杆的驱动以沿丝杆左右位移,两组滑轨起到导引\平衡作用,同时也巧妙利用两组滑轨之间的空间用于布置内螺纹部,结构紧凑,第一滑台在平移切换时,有利于确保第一外壳放置位切换位于加热工位、压装工位这两个工位的精准性。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热装置连接有用于驱动加热装置沿上下升降的第五驱动装置。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上或者机架的右侧还设置有冷却炉。当定子压装至外壳内之后,后续将半成品送至冷却炉,冷却后,定子和外壳达成紧配合。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子移载机械手、外壳移载机械手位于机架的左、右侧区域,所述机架上方设置有左右跨设式的龙门架,所述压头以及压头驱动装置则设置于龙门架的顶部。结构紧凑,空间布置合理。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有可左右移动式的第一滑台,在第一滑台上设置有沿左右间距布置的第一定子放置位、第一外壳放置位,在压装工位的右侧设置有加热工位,所述加热工位的上方配置有可上下升降式的加热装置,所述第一滑台由滑台驱动装置控制可左右平移,以使第一外壳放置位切换位于加热工位、压装工位,同时使得第一定子放置位切换位于压装工位、往左偏离压装工位;以及,所述压头具有压板部和安装于压板部下端的
内撑夹;如此,当定子、外壳分别上料至第一滑台的第一定子放置位、第一外壳放置位上后,第一外壳放置位是位于加热工位,利用加热装置下降伸入外壳内,对外壳进行加热,当外壳被加热达标后,由第一滑台左右平移使外壳切换至压装工位,定子即可向下压装入外壳内,耗时短,减少外壳热量散发,有利于控制加热外壳时的耗能,也有利于定子压装入外壳内过盈配合质量。
[0018]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立体示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示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俯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压装入外壳的自动设备,包括有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的压头,所述机架上对应压头的下方设置有压装工位,所述压头由压头驱动装置控制可上下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对应压头的下方设置有可左右移动式的第一滑台,所述第一滑台上设置有沿左右间距布置的第一定子放置位、第一外壳放置位;所述压装工位的右侧设置有加热工位,所述加热工位的上方配置有可上下升降式的加热装置;所述第一滑台由滑台驱动装置控制可左右平移,以使第一外壳放置位切换位于加热工位、压装工位,同时使得第一定子放置位切换位于压装工位、往左偏离压装工位;以及,所述压头具有压板部和安装于压板部下端的内撑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压装入外壳的自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定子移载机械手、外壳移载机械手,所述定子移载机械手将定子上料至第一定子放置位,所述外壳移载机械手将外壳上料至第一外壳放置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压装入外壳的自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前侧设置有输送线,所述输送线上设置有第二滑台,所述第二滑台沿输送线左右移动输送,所述第二滑台上设置有沿左右间距布置的第二定子放置位、第二外壳放置位,所述定子移载机械手将定子从第二定子放置位上料至第一定子放置位,所述外壳移载机械手将外壳从第二外壳放置位上料至第一外壳放置位。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定子压装入外壳的自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移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祖华黄旗礽
申请(专利权)人:皓星智能装备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