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组合式吸声单元及其声屏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64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心组合式吸声单元及其声屏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心组合式吸声单元,吸声单元包括单元块体,单元块体的上面设置凸榫承插口,单元块体的下面设置凹卯承插口,凸榫承插口和凹卯承插口能够相互配合承插在一起,单元块体内具有空腔。其有益效果是:吸声单元拼装完成后具有单个或多个空腔,形成空腔共振吸声结构,能够对高低频噪音同时降噪,吸声性能显著提高。通过能够相互配合的凸榫承插口和凹卯承插口与壳体拼接的组装方式,便于组装,根据需要,通过单元体承插口组装成任意高度。通过改变吸声单元结构,提高了吸声性能,减轻了自重,同时保证了吸(隔)板良好的力学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心组合式吸声单元及其声屏障


[0001]本技术涉及声屏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心组合式吸声单元及其声屏障。

技术介绍

[0002]声屏障是在声源和接收者之间插入的一个设施,使声波传播有一个显著的附加衰减,以减弱接收者所在一定区域内的噪声影响。目前常用的插板式金属吸声单元,一般采用穿孔式箱体结构,由外壳和吸声材料两大部分组成。吸声材料主要以纤维类材料和微孔颗粒无机吸声材料主。纤维类吸声材料耐候性差,吸水后褶皱粉化现象严重;颗粒粒类无机吸声材料吸声性能较差,制作的吸声板结构自重大。目前颗粒类吸声单元块的加工单元块自重大,且运输过程中易折断破损,制作需要大吨位压机和大型模具。
[0003]因此,提供一种吸声性能好,降低重量,加工组装简洁方便的空心组合式吸声单元及其声屏障,是本技术的创研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吸声性能好,降低重量,加工组装简洁方便的空心组合式吸声单元及其声屏障。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心组合式吸声单元,其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空心组合式吸声单元,吸声单元包括单元块体,单元块体的上面设置凸榫承插口,单元块体的下面设置凹卯承插口,凸榫承插口和凹卯承插口能够相互配合承插在一起,单元块体内具有空腔。
[0007]进一步地,单元块体的一侧设置有凸起,单元块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凹陷;凸起和凹陷与壳体的结构相配合。
[0008]进一步地,吸声单元具有单个或多个空腔。
[0009]进一步地,单元块体具有一个矩形空腔。
[0010]进一步地,单元块体具有多个椭圆形空腔。
[0011]一种基于空心组合式吸声单元的声屏障,包括壳体和吸声单元,吸声单元通过能够相互配合的凸榫承插口和凹卯承插口拼装在壳体内,吸声单元是上述的空心组合式吸声单元。
[0012]本技术的实施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0013]本技术的基于空心组合式吸声单元的声屏障,吸声单元拼装完成后具有单个或多个空腔,形成空腔共振吸声结构,能够对高低频噪音同时降噪,吸声性能显著提高。通过能够相互配合的凸榫承插口和凹卯承插口与壳体拼接的组装方式,便于组装,根据需要,通过单元体承插口组装成任意高度。通过材料的选择,改变成型加工的模式和吸声单元结构,提高了吸声性能,减轻了自重,同时保证了吸(隔)板良好的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空心组合式吸声单元(矩形空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空心组合式吸声单元(矩形空腔)的另一视觉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空心组合式吸声单元(三列椭圆形空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位壳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空心组合式吸声单元(矩形空腔)声屏障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空心组合式吸声单元(三列椭圆形空腔) 声屏障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单元块体;2、凸榫承插口;3、凹卯承插口;4、空腔;5、凸起; 6、凹陷;7、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技术加以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旨在便于对本技术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0022]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心组合式吸声单元,吸声单元包括单元块体1,单元块体1的上面设置凸榫承插口2,单元块体1的下面设置凹卯承插口3,凸榫承插口2和凹卯承插口3能够相互配合承插在一起,单元块体1内具有空腔4。单元块体1的一侧设置有凸起5,单元块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凹陷6;凸起5和凹陷6与壳体7的结构相配合。吸声单元具有单个或多个空腔4,形成空腔4共振吸声结构,能够对高低频噪音同时降噪,吸声性能显著提高。参见图1所示,单元块体1具有一个矩形空腔。参见图3所示,单元块体1 具有多个椭圆形空腔,图示为3个。
[0023]参见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空心组合式吸声单元的声屏障,包括壳体7和吸声单元,吸声单元通过能够相互配合的凸榫承插口2和凹卯承插口3拼装在壳体7内,吸声单元是上述的空心组合式吸声单元。作为示例,吸声单元由微孔吸声材料与粘接剂搅拌后,压制成型。微孔吸声材料是天然轻骨料,天然轻骨料是由火山爆发形成的多孔岩石经破碎、筛分而制成的轻骨料;或者微孔吸声材料是陶粒、火山岩或膨胀珍珠岩中的一种或任几种烧结而成。粘接剂是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聚氨酯、聚丙烯、聚酯、聚醚材料、水玻璃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任几种复配。图5为矩形空腔吸声单元声屏障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三列椭圆形空腔吸声单元声屏障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0024]本实施例的基于空心组合式吸声单元的声屏障,吸声单元拼装完成后具有单个或多个空腔4,形成空腔共振吸声结构,能够对高低频噪音同时降噪,吸声性能显著提高。通过能够相互配合的凸榫承插口2和凹卯承插口3与壳体7拼接的组装方式,便于组装,根据需要,通过单元体承插口组装成任意高度。通过材料的选择,改变成型加工的模式和吸声单元结构,提高了吸声性能,减轻了自重,同时保证了吸(隔)板良好的力学性能。
[0025]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组合式吸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单元包括单元块体,所述单元块体的上面设置凸榫承插口,所述单元块体的下面设置凹卯承插口,所述凸榫承插口和所述凹卯承插口能够相互配合承插在一起,所述单元块体内具有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组合式吸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块体的一侧设置有凸起,所述单元块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凹陷;所述凸起和所述凹陷与壳体的结构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组合式吸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单元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毅赵允刚由智广邱志俊康梦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电气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