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安全脱离运转板链的辅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07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09:57
一种车辆安全脱离运转板链的辅助机构,包括运转板链装置,所述运转板链装置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间隔设有板链驱动块,还包括设于地面上的突起波峰结构,所述突起波峰结构位于所述传送带行进方向的前方、与所述传送带和地面之间的分界线相距车辆轴距的位置;所述突起波峰结构为长条形状,垂直于所述传送带行进方向布置;所述突起波峰结构的高度比所述板链驱动块的高度低。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车辆因为不能及时脱离运转板链装置、滞留在原地或方向被带偏以致发生碰撞造成损失,可用于洗车通道等需要使用运转板链输送车辆的生产场景或生产环节;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成本低的优点。使用成本低的优点。使用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安全脱离运转板链的辅助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制造
,涉及通过板链或传送带输送车辆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汽车生产流水线上,有些工序中需要通过运转板链或传送带输送车辆。例如在完成一定的生产流程之后,存在对车辆进行清洗的环节:将待清洗的车辆彼此间隔一定距离排列在设于地面上的运转板链机构上,由运转板链机构将车辆逐一送入洗车通道中进行清洗并在完成清洗后将车辆送出洗车通道、脱离运转板链机构。
[0003]如图1所示,在运转板链机构的传送带21上间隔设有若干板链驱动块22,每一板链驱动块22设于每一辆被输送的车辆的后方,所处位置紧贴车辆后轮从而推动车辆向前移动进入下一工位例如清洗隔间,并在完成清洗操作后继续推动车辆往前移动离开清洗隔间;离开清洗隔间一段距离的地方是运转板链机构的回转点23,完成清洗的车辆的后轮经过所述运转板链机构的回转点23,也即越过地面25与传送带21之间的边界直线AB之后,与运转板链机构脱离上到地面25上,进入后续的工序。
[0004]由于运转板链机构的传送带在回转点23需要向下弯转、折返,在回转点处也即地面25与传送带前进方向的边界处,自然形成了一个较小的凹陷。当车辆的后轮被板链驱动块推着到达该凹陷位置时,该板链驱动块提供的推力可能不足以将车辆的后轮推离该该凹陷位置并上行到地面25上,这时就会出现传送带与该车辆的后轮之间打滑、车辆不能前进的状况,如果该状况持续一段时间,后面传送带上排列的其它车辆在传送带的不断传送下,将会与停留在该凹陷位置的车辆发生碰撞;另外,传送带与后轮之间持续打滑将有可能使得该车辆出现歪斜、偏离传送带的传送方向,这时车辆如果脱离板链上行到地面25上,很容易与其它车辆或者设备发生碰撞、造成车辆或设备的损坏并影响流水线的正常生产。
[0005]客观上需要研发一种在完成输送任务后,能有效地帮助车辆及时、顺利地脱离运转板链机构或传送带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安全脱离运转板链的辅助机构,协助完成清洗的车辆及时、顺利地离开运转板链,避免发生碰撞造成损失。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车辆安全脱离运转板链的辅助机构,包括运转板链装置,所述运转板链装置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间隔设有板链驱动块,还包括设于地面上的突起波峰结构,所述突起波峰结构位于所述传送带行进方向的前方、与所述传送带和地面之间的分界线相距车辆轴距的位置;所述突起波峰结构为长条形状,垂直于所述传送带行进方向布置;所述突起波峰结构的高度比所述板链驱动块的高度低。
[0009]可选地,所述突起波峰结构的高度为所述板链驱动块的高度的一半。
[0010]可选地,所述运转板链装置包括左传送带、右传送带,所述左传送带或右传送带上
间隔设有左板链驱动块或右板链驱动块,在地面上设有左突起波峰结构或右突起波峰结构与所述左板链驱动块或右板链驱动块相对应。
[0011]可选地,所述运转板链装置包括左传送带、右传送带,所述左传送带、右传送带上分别间隔设有左板链驱动块、右板链驱动块,在地面上设有左突起波峰结构、右突起波峰结构分别与所述左板链驱动块、右板链驱动块相对应。
[0012]可选地,所述左突起波峰结构、右突起波峰结构连接成为一根直线长条形状。
[0013]可选地,所述突起波峰结构横截面的上端轮廓为圆弧线。
[0014]可选地,所述突起波峰结构的横截面为梯形与半圆形组合图形,所述梯形位于下方,所述半圆位于所述梯形的上底线之上,其弧线与所述梯形的腰线平滑相接。
[0015]可选地,所述突起波峰结构的横截面为矩形与半圆形组合图形,所述矩形位于下方,所述半圆位于所述矩形的横向上边线之上,其弧线与所述矩形的竖向边线平滑相接。
[0016]可选地,所述突起波峰结构内部具有透空部分。
[0017]需要说明的是,无论采用实芯或是内部具有透空部分,无论采用何种材料制作,所述突起波峰结构需要具备支撑车辆重量、反复使用不发生变形的性能。
[0018]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由于突起波峰结构与所述传送带和地面之间的分界线AB的直线距离为该车辆前后轮之间的轴距,所述突起波峰结构横截面的上端轮廓为圆弧线,车辆前轮可以滚动到突起波峰结构的上方,当车辆的前轮与突起波峰结构的接触点为突起波峰结构的最高点时,车辆获得最大的重力势能;由于车辆具有惯性,前轮将会继续往前滚动离开该最高点;一旦前轮离开该最高点、位置下降,车辆的重力势能之差将转换为车辆的动能,所以即便此时车辆后轮已经离开传送带、不再受其推动,车辆新增的这部分动能仍然将带动车辆继续往前移动,使得车辆脱离运转板链装置并行进到地面上,从而避免了车辆因为不能及时脱离运转板链装置、滞留在原地或方向被带偏以致发生碰撞造成损失,可用于洗车通道等需要使用运转板链输送车辆的生产场景或生产环节;与此同时,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现有的车辆清洗隔间结构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的突起波峰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中的突起波峰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中的突起波峰结构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加以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2所示,一种车辆安全脱离运转板链的辅助机构,包括运转板链装置,所述运转板链装置设有左传送带1和右传送带,所述左传送带1上间隔设有左板链驱动块2,还包括设于地面5上的左突起波峰结构4,所述左突起波峰结构4位于所述左传送带1行进方向的前
方,准确地说,所述左突起波峰结构4与所述左传送带1和地面5之间的分界线AB的直线距离为所传送的车辆前轮、后轮之间的轴距。
[0028]所述左突起波峰结构4为长条形状,垂直于所述左传送带1行进方向布置,即与分界线AB平行;所述左突起波峰结构4的高度为其突出于地面5的高度,为所述左板链驱动块2的高度的一半。所述左板链驱动块2的高度为其突出于地面5的高度。
[0029]所述左突起波峰结构横截面的上端轮廓为圆弧线。本实施例中,所述左突起波峰结构4的横截面为梯形与半圆形组合图形,所述梯形位于下方,所述半圆位于所述梯形的上底线之上,其弧线与所述梯形的腰线平滑相接。
[0030]如图5所示,所述梯形的高为H,所述半圆的半径为R,H与R之和即为左突起波峰结构4的高度。
[0031]实际使用时,车辆的左车轮、右车轮分别被置于运转板链装置的左传送带1和右传送带上进行输送,其中左传送带1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安全脱离运转板链的辅助机构,包括运转板链装置,所述运转板链装置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间隔设有板链驱动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地面上的突起波峰结构,所述突起波峰结构位于所述传送带行进方向的前方、与所述传送带和地面之间的分界线相距车辆轴距的位置;所述突起波峰结构为长条形状,垂直于所述传送带行进方向布置;所述突起波峰结构的高度比所述板链驱动块的高度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安全脱离运转板链的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波峰结构的高度为所述板链驱动块的高度的一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安全脱离运转板链的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转板链装置包括左传送带、右传送带,所述左传送带或右传送带上间隔设有左板链驱动块或右板链驱动块,在地面上设有左突起波峰结构或右突起波峰结构与所述左板链驱动块或右板链驱动块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安全脱离运转板链的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转板链装置包括左传送带、右传送带,所述左传送带、右传送带上分别间隔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冬波程国鹰
申请(专利权)人: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