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通量检测筛选生产次级代谢产物放线菌株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生物
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通量检测筛选生产次级代谢产物放线菌株的方法,更具体涉及利用生物传感器和放线菌在液滴中共培养进行高通量检测筛选次级代谢产物高产放线菌株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放线菌是具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的微生物,其次级代谢过程可以产生聚酮类、多肽类、萜类等不同种类的天然产物。在这些次级代谢产物中,一大类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如红霉素、竹桃霉素、泰乐菌素等等。这些大环内酯分子多具有含12
‑
16个碳原子的基本内酯环结构,但环上的修饰取代基不尽相同。它们的药理作用广泛,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抑制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中,由红色糖多胞菌产生的大环内酯红霉素,是全球需求量最大的三种抗生素之一,其对于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痢疾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结构上,红霉素分子由十四元的大环内酯骨架和糖基侧链组成。从红色糖多胞菌的发酵液中提取出的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高通量检测筛选生产次级代谢产物放线菌株的方法,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步骤一、将过夜培养的大肠感应菌培养至OD
600
=0.5
‑
0.7;步骤二、用液体培养基将待测放线菌孢子从固体平板上吹洗下来,用无抗培养基洗涤孢子以去除次级代谢产物背景信号,并用无抗液体培养基稀释孢子悬液至浓度为1
×
105‑1×
108个/mL;步骤三、将步骤一获得的大肠杆菌和步骤二获得的孢子悬液共混,使得大肠杆菌的最终OD
600
=0.015
‑
0.025,采用液滴微流控技术将此混合菌液包埋于液滴中,使放线菌与大肠杆菌共培养在同一微环境,液滴直径为70
‑
90μm;步骤四、液滴静置培养,至液滴内的荧光信号可以被荧光显微镜检测到,且液滴内的荧光信号有差异时结束培养;步骤五、根据液滴内的荧光信号的强度进行分析和分选,筛选出具有特定荧光强度的液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代谢产物是大环内酯类次级代谢产物;更优选地,所述次级代谢产物是红霉素、竹桃霉素、苦霉素、泰乐菌素。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培养基选自生物传感器和放线菌能正常生长的培养基,所述的生长培养基选自LB液体培养基,2
×
YT或TSB液体培养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用无抗培养基洗涤孢子具体是5000
‑
技术研发人员:涂然,王猛,张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