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967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它解决了臭氧发生器使用安全性差等问题,其包括发生器壳体,发生器壳体内部安装有臭氧发生机构以及与臭氧发生机构连接的控制电路板,发生器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的控制腔体以及用于安装臭氧发生机构的臭氧生成腔,控制腔体以及臭氧生成腔与发生器壳体之间设置有隔离腔体,臭氧生成腔和/或控制腔体内安装有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的温度保险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安全性高、结构稳定等优点。稳定等优点。稳定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


[0001]本技术属于消毒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水体处理常用的杀毒方式为紫外线,次氯酸和臭氧发生器,但紫外线杀菌范围有限,照射不到的地方就完全杀不了菌,而且有人在其中的时候要保护人的安全。如果采用过流式灯管表面很快会堆积脏物,效果明显变差。使用次氯酸有氯化物残留影响健康。市场上的臭氧发生器杀菌效果好,但经常会出现损坏烧毁的情况,严重的时候还会起火,严重影响人身安全。除此之外,在使用过程中,臭氧消毒仍然存在消毒不彻底的状况。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水疗池内消毒装置[201720800659.4],其包括底板,以及螺栓连接于底板上的臭氧发生器、电源接线盒和紫外线消毒装置;电源接线盒用于把输入电源分为两路,分别为臭氧发生器和紫外线消毒装置供电;紫外线消毒装置的进水口附近设置有臭氧接入口,该臭氧接入口与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
[0004]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臭氧消毒效果较差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使用安全性较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安全性好的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包括发生器壳体,发生器壳体内部安装有臭氧发生机构以及与臭氧发生机构连接的控制电路板,发生器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的控制腔体以及用于安装臭氧发生机构的臭氧生成腔,控制腔体以及臭氧生成腔与发生器壳体之间设置有隔离腔体,臭氧生成腔和/或控制腔体内安装有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的温度保险丝。发生器壳体内部设置有隔离腔以及温度保险丝,在温度过高时实现控制电路板以及臭氧发生机构的紧急断电,从而提高了臭氧发生器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安全性。
[0007]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中,发生器壳体包括相互拼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交接处设置有相互贴合压紧的密封台阶面,上壳体和下壳体边角处内侧设置有一一对应的螺纹筒,下壳体下端开有与螺纹筒连通的螺纹孔,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穿设在螺纹筒之间的螺纹连接件固定。发生器壳体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密封性,有效防止水分渗入。
[0008]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中,下壳体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下端底面齐平的安装座,安装座上开有安装孔。安装座方便将发生器壳体与相应的水疗设备连接固定。
[0009]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中,臭氧发生机构包括反应腔,反应腔一端与进气腔连通而另一端与臭氧管路连通,反应腔内安装有臭氧发生管,臭氧发生管外侧设置有外电极而内部插有内电极。臭氧发生机构内部通过电离方式生成臭氧,就有较高的臭氧生成效率。
[0010]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中,反应腔设置在独立的臭氧发生套件内,臭氧发生套件与发生器壳体可拆式连接固定。臭氧发生套件实现臭氧发生机构的独立封装,方便快速拆卸更换。
[0011]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中,臭氧发生管两端与反应腔之间压紧固定有橡胶垫,臭氧发生管外侧与反应腔内侧之间灌胶封闭。臭氧发生管外部灌胶处理,配合橡胶垫提高了臭氧发生管的结构稳定性。
[0012]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中,反应腔与进气腔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过滤腔,发生器壳体内设置有排水腔且排水腔具有与外部连通的排水口,排水口内侧设置有第二过滤腔,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内部分别填充有过滤棉。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分别对空气和水体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进入发生器壳体内。
[0013]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中,发生器壳体外侧与臭氧管路交接处设置有安装凸台,臭氧管路插接在安装凸台中心处且安装凸台中心设置有凹槽,臭氧管路出口处设置有连接嘴。连接嘴用于臭氧管路外部连接,发生器壳体外侧的安装凸台方便管路插接固定,提高其出口处的密封性。
[0014]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中,控制电路板连接有延伸至发生器壳体外侧的电源引线,发生器壳体上设置有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的电源指示灯,控制电路板配备有EMC模块。控制电路板配备的EMC模块提高了控制电路板的抗干扰能力。
[0015]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中,电源引线穿过隔离腔体延伸至控制腔体内,电源引线与发生器壳体连接处设置有绝缘护套,绝缘护套具有与发生器壳体内外侧贴合压紧的密封面。电源引线的绝缘护套与发生器壳体连接处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同时避免电源引线过度弯折受损。
[00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控制电路板以及臭氧发生机构与发生器壳体之间设置有隔离腔体,配合温度保险丝避免温度过高导致臭氧发生器烧毁,提高了臭氧发生器的使用安全性;发生器壳体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对控制电路板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内部臭氧发生机构为一体式结构,方便拆卸维护。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发生器壳体1、上壳体11、下壳体12、密封台阶面13、螺纹筒14、安装座15、臭氧发生机构2、反应腔21、进气腔22、排水腔23、臭氧管路24、臭氧发生管25、外电极26、内电极27、臭氧发生套件28、橡胶垫29、控制电路板3、电源引线31、电源指示灯32、绝缘护套33、密封面34、控制腔体4、臭氧生成腔5、第一过滤腔51、第二过滤腔52、过滤棉53、安装凸台54、
凹槽55、连接嘴56、隔离腔体6、温度保险丝7。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如图1

4所示,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包括发生器壳体1,发生器壳体1内部安装有臭氧发生机构2以及与臭氧发生机构2连接的控制电路板3,发生器壳体1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3的控制腔体4以及用于安装臭氧发生机构2的臭氧生成腔5,控制腔体4以及臭氧生成腔5与发生器壳体1之间设置有隔离腔体6,臭氧生成腔5和/或控制腔体4内安装有与控制电路板3连接的温度保险丝7。控制电路板3控制臭氧发生机构2工作,空气以及水体进入臭氧发生机构2内在电离作用下生成臭氧并导出,其中控制腔体4和臭氧生成腔5相互分隔,发生器壳体1内侧与控制腔体4和臭氧生成腔5之间的隔离腔体6一方面对臭氧发生机构2以及控制电路板3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起到隔热作用,减少外部温度对温度保险丝7的干扰,当发生器壳体1内部温度过高时,温度保险丝7熔断实现断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包括发生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生器壳体(1)内部安装有臭氧发生机构(2)以及与臭氧发生机构(2)连接的控制电路板(3),所述的发生器壳体(1)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3)的控制腔体(4)以及用于安装臭氧发生机构(2)的臭氧生成腔(5),所述的控制腔体(4)以及臭氧生成腔(5)与发生器壳体(1)之间设置有隔离腔体(6),所述的臭氧生成腔(5)和/或控制腔体(4)内安装有与控制电路板(3)连接的温度保险丝(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生器壳体(1)包括相互拼合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的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交接处设置有相互贴合压紧的密封台阶面(13),所述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边角处内侧设置有一一对应的螺纹筒(14),所述的下壳体(12)下端开有与螺纹筒(14)连通的螺纹孔,所述的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通过穿设在螺纹筒(14)之间的螺纹连接件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壳体(12)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下端底面齐平的安装座(15),所述的安装座(15)上开有安装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臭氧发生机构(2)包括反应腔(21),所述的反应腔(21)一端与进气腔(22)连通而另一端与臭氧管路(24)连通,所述的反应腔(21)内安装有臭氧发生管(25),所述的臭氧发生管(25)外侧设置有外电极(26)而内部插有内电极(2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腔(21)设置在独立的臭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鲁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百悦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