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倍捻纱产生疵纱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2886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44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倍捻纱产生疵纱的装置,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工作台、卷绕筒和空心锭杆,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卷绕筒,所述卷绕筒的上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空心锭杆贯穿安装孔设置,所述卷绕筒的上端套设有第一衬垫环圈,所述卷绕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上设置有第二衬垫环圈。本申请具有降低疵纱产生的可能性,提高纱线质量的效果。提高纱线质量的效果。提高纱线质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倍捻纱产生疵纱的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纺织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倍捻纱产生疵纱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倍捻机是一种加捻设备,实质上是一种并线设备,可以实现一转两捻,适用于纺织行业中棉、毛、涤纶等纤维的纯棉和混纺纱线的加捻工序。
[0003]相关技术中设计有一种倍捻机,参照图1,包括工作台1、卷绕筒2和空心锭杆3,空心锭杆3和卷绕筒2均为管状结构,卷绕筒2固定焊接在工作台1上,卷绕筒2的上表面的轴心处开设有安装孔21,空心锭杆3固定在安装孔21内,空心锭杆3的一端与工作台1焊接固定,空心锭杆3的另一端沿远离卷绕筒2的方向向上延伸;空心锭杆3的上表面的轴心处开设有通孔31,工作台1上开设有穿孔11,穿孔11与空心锭杆3相通;工作台1下安装有转动电机4,转动电机4连接有收卷筒41,转动电机4可带动收卷筒41转动。当需要对纱线进行捻合时,将第一络筒管25和第二络筒管26套设在卷绕筒2上,第一络筒管25放置在第二络筒管26的上端,从第一络筒管25上取出第一纱线251,再从第二络筒管26上取出第二纱线261;将第一纱线251的线头和第二纱线261的线头依次穿过通孔31和穿孔11,并使第一纱线251和第二纱线261固定缠绕在收卷筒41上,启动转动电机4,使得收卷筒4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纱线251和第二纱线261转动,第一纱线251和第二纱线261均进入加捻工序。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当第一纱线处于退绕过程时,因第一纱线上缺少外力牵制,使得第一纱线受到的张力稳定性较差,且无法进行调节,从而使得第一纱线产生疵纱的几率增大,严重影响纱线的整体质量,固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降低疵纱产生的可能性,提高纱线的质量,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倍捻纱产生疵纱的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倍捻纱产生疵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倍捻纱产生疵纱的装置,包括工作台、卷绕筒和空心锭杆,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卷绕筒,所述卷绕筒的上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空心锭杆贯穿安装孔设置,所述卷绕筒的上端套设有第一衬垫环圈,所述卷绕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上设置有第二衬垫环圈。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络筒管上的第一纱线的线头依次穿过第二衬垫环圈和第一衬垫环圈,再依次穿过通孔和穿孔,固定缠绕在收卷筒上;当转动电机转动时,第一纱线进入退绕过程,第一衬垫环圈和第二衬垫环圈通过自身重力对第一纱线进行牵制,从而调节第一纱线所受的张力的稳定性,减少产生疵纱的可能性,提高了纱线的质量。
[0009]优选的,所述卷绕筒的上端安装有固定套座,所述第一衬垫环圈放置在固定套座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络筒管上的第一纱线穿过第一衬垫环圈,与固定套
座相抵,固定套座的棱角处为光滑的曲面,减小了第一纱线直接与卷筒管的棱角相抵,而产生较大摩擦力的情况出现,从而减小了第一纱线因受到摩擦力较大而产生疵纱的可能性。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套座上设置有环槽,所述第一衬垫环圈放置在环槽上。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衬垫环圈安装在环槽内,使得第一衬垫环圈的位置较为固定;将第一络筒管上的第一纱线穿过第一衬垫环圈,第一纱线与环槽的内侧壁相抵,使得第一纱线与第一衬垫环圈产生两个触电,从而增加了第一纱线受到的牵制力,使得第一纱线受到较为稳定的张力,进一步降低了疵纱产生的几率。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衬垫环圈和第二衬垫环圈的棱边均设置有圆滑曲面。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电机启动时,第一纱线在第一衬垫环圈内转动,圆滑曲面减小了第一纱线与第一衬垫环圈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了第一纱线在转动时,受到摩擦力过大,而产生疵纱的可能性。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衬垫环圈和第二衬垫环圈的外侧壁均设置有防滑纹。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使得第一衬垫环圈和第二衬垫环圈的外侧壁变得粗糙,增大了工作人员的手与第一衬垫环圈或第二衬垫环圈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取出、安装第一衬垫环圈和第二衬垫环圈更加便利。
[0017]优选的,所述卷绕筒的外侧壁设置有导向滑道,所述导向滑道沿卷绕筒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固定套管的内侧壁设置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可在导向滑道上滑动。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固定套管时,将滑移块对准导向滑道,使得滑移块与导向滑道的内侧壁抵接,导向滑道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滑移块沿着导向滑道的长度方向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固定套管贯穿卷绕筒并沿卷绕筒的高度方向向下移动,当滑移块移动到导向滑道底端时,固定套管停止移动,方便了对固定套管的安装。
[0019]优选的,所述导向滑道底端的一侧设置有卡接槽,所述滑移块可与卡接槽卡接配合。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移块位于导向滑道的底端时,再将滑移块朝靠近卡接槽的方向移动,使得滑移块与卡接槽的内侧壁抵接,从而减少了固定套管因外力而发生上下移动的可能性,提高了固定套管的稳固性。
[0021]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护管,所述防护管的开口朝上,所述卷绕筒安装在防护管内。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络筒管和第二络筒管位于防护管内,防护管减小了灰尘接触第一络筒管上的纱线和第二络筒管上的纱线的可能性,从而对第一络筒管上的纱线和第二络筒管上的纱线起到保护作用。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卷绕筒、空心锭杆、第一衬垫环圈、固定套管和第二衬垫环圈,使得第一络筒管上的第一纱线处于退绕过程时,受到第一衬垫环圈和第二衬垫环圈的牵制力,从而调节了第一纱线所受的张力的稳定性,减少产生疵纱的可能性,提高了纱线的质量;
[0025]2.通过圆滑曲面,减小了第一纱线与第一衬垫环圈、第二衬垫环圈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了第一纱线在转动时,受到摩擦力过大,而产生疵纱的可能性;
[0026]3.通过防护管,减小了灰尘接触第一络筒管上的纱线和第二络筒管上的纱线的可能性,对第一络筒管上的纱线和第二络筒管上的纱线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倍捻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防倍捻纱产生疵纱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沿图2中沿A

A线的剖视图;
[0030]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1]图5是展示第一衬垫环圈和第二衬垫环圈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工作台;11、穿孔;12、防护管;2、卷绕筒;21、安装孔;22、固定套管;221、滑移块;23、导向滑道;24、卡接槽;25、第一络筒管;251、第一纱线;26、第二络筒管;261、第二纱线;3、空心锭杆;31、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倍捻纱产生疵纱的装置,包括工作台(1)、卷绕筒(2)和空心锭杆(3),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卷绕筒(2),所述卷绕筒(2)的上端开设有安装孔(21),所述空心锭杆(3)贯穿安装孔(21)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筒(2)的上端套设有第一衬垫环圈(6),所述卷绕筒(2)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套管(22),所述固定套管(22)上设置有第二衬垫环圈(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倍捻纱产生疵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筒(2)的上端安装有固定套座(7),所述第一衬垫环圈(6)放置在固定套座(7)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倍捻纱产生疵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座(7)上设置有环槽(71),所述第一衬垫环圈(6)放置在环槽(7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倍捻纱产生疵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垫环圈(6)和第二衬垫环圈(5)的棱边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国杨士先李维强袁美王丽辉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扬子纺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