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布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23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涂布辊,包括主体,主体内形成有一储液腔,储液腔通过隔板分隔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形成有均液用的连通间隙,主体上设置进液用的进液口,第二腔室底部形成有开口大小可调的长条状的出液口,主体上转动连接有一与出液口对应设置的辊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形成有均液用的连通间隙,第一腔室内的溶液在通过连通间隙的过程中受到均液作用,使流入到第二腔室中的溶液更加均匀无明显气泡缺陷,而后第二腔室内的溶液均匀地从长条状的出液口均匀平整地流出并附着于与出液口对应设置的辊轴上,当辊轴滚动时,便可使溶液均匀滚铺于吸附纸上,有效提高滚铺作业效率。有效提高滚铺作业效率。有效提高滚铺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布辊


[0001]本技术涉及涂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涂布辊。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一种溶液涂覆技术是使用移液管将定量溶液洒在吸附纸料上,然后用缠丝辊(辊轴)滚铺溶液使之均匀附着在吸附纸上,但该滚铺操作的作业方式其作业连续性较差,也就是说滚铺完一次之后,需要利用移液管重新定量量取一定量的溶液,再人工手动洒在吸附纸料上使用缠丝辊滚铺,其操作过程较为不易,影响滚铺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涂布辊,其主要解决的是现有使用移液管配合缠丝辊将溶液滚铺在吸附纸上的滚铺作业效率不佳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涂布辊,包括主体,主体内形成有一储液腔,储液腔通过隔板分隔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形成有均液用的连通间隙,主体上设置进液用的进液口,第二腔室底部形成有开口大小可调的长条状的出液口,主体上转动连接有一与出液口对应设置的辊轴。
[0006]进一步,主体包括底座和翻板,翻板上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底座上,翻板下端与底座之间的间隔空隙形成第二腔室的出液口,翻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预拉紧翻板使出液口自动闭合的弹性件,且翻板上螺接有一顶丝,顶丝的内侧端顶抵于底座上,通过旋转顶丝带动翻板相对底座运动,进而调节出液口的开口大小。
[0007]进一步,弹性件为拉簧,在翻板两侧各设有一与底座连接在一起的拉簧。
[0008]进一步,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连通间隙的高度尺寸为1~5mm。
[0009]进一步,主体的进液口处设置有与第一腔室相连通的快接头,快接头被配置为用于与进液用的蠕动泵的出液软管相连接。
[0010]进一步,主体上连接有一把柄。
[0011]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所述的涂布辊中,在主体内形成有一至少由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组成的储液腔,并且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形成有连通间隙,当外部的溶液通过进液口定量转移到第一腔室内后,溶液通过连通间隙均匀流到第二腔室中,并且溶液在通过连通间隙的过程中还受到均液作用,使流入到第二腔室中的溶液更加均匀无明显气泡缺陷,而后,第二腔室内的溶液均匀地从长条状的出液口均匀平整地流出并附着于与出液口对应设置的辊轴上,当辊轴滚动时,便可使溶液均匀滚铺于吸附纸上,相比于现有技术先利用移液管将溶液定量洒于吸附纸,再使用缠丝辊滚铺平整的作业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滚铺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0015]图3是图2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16]标号说明:
[0017]1、主体,2、储液腔,3、隔板,4、辊轴,5、快接头,6、把柄,11、底座,12、翻板,13、弹性件,14、顶丝,21、第一腔室,22、第二腔室,23、连通间隙,221、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3,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涂布辊,包括主体1,主体1内形成有一储液腔2,储液腔2通过隔板3分隔形成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之间形成有均液用的连通间隙23,主体1上设置进液用的进液口,第二腔室22底部形成有开口大小可调的长条状的出液口221,主体1上转动连接有一与出液口221对应设置的辊轴4。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在主体1内形成有一至少由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组成的储液腔2,并且在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之间形成有连通间隙23,当外部的溶液通过进液口定量转移到第一腔室21内后,溶液通过连通间隙23均匀流到第二腔室22中,并且溶液在通过连通间隙23的过程中还受到均液作用,使流入到第二腔室22中的溶液更加均匀无明显气泡缺陷,而后,第二腔室22内的溶液均匀地从长条状的出液口221均匀平整地流出并附着于与出液口221对应设置的辊轴4上,当辊轴4滚动时,便可使溶液均匀滚铺于吸附纸上,相比于现有技术先利用移液管将溶液定量洒于吸附纸,再使用缠丝辊滚铺平整的作业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滚铺作业效率。
[0021]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3,其中一种较优实施例中,主体1包括底座11和翻板12,翻板12上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底座11上,翻板12下端与底座11之间的间隔空隙形成第二腔室22的出液口221,翻板12与底座11之间设置有用于预拉紧翻板12使出液口221自动闭合的弹性件13,且翻板12上螺接有一顶丝14,顶丝14的内侧端顶抵于底座11上,通过旋转顶丝14带动翻板12相对底座11运动,进而调节出液口221的开口大小。本实施例中,当需要调节出液口221的开口大小时,只需旋转顶丝14即可,调节过程快捷方便效率高。
[0022]请参照附图1,其中一种较优实施例中,弹性件13为拉簧,在翻板12两侧各设有一与底座11连接在一起的拉簧。如此设计,通过左右两个的两个拉簧可以使得翻板12更加平稳地活动连接在底座11上。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翻板12与底座11之间设置其他数量的拉簧,或使用其他如橡皮筋等弹性结构,使得翻板12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紧贴底座11进而使出液口221在初始状态保持闭合状态,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照附图3,其中一种较优实施例中,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之间的连通间隙
23的高度尺寸为1~5mm。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之间的连通间隙23的高度尺寸过高,则其均液效果会大大降低,溶液中容易存在气泡缺陷或溶液不均匀问题,而若连通间隙23高度尺寸过低,则溶液的流动效率会降低,也会影响后续的溶液滚铺效率。因此,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之间的连通间隙23的高度尺寸为被配置为2~3mm。
[0024]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3,其中一种较优实施例中,主体1的进液口处设置有与第一腔室21相连通的快接头5,快接头5被配置为用于与进液用的蠕动泵的出液软管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蠕动泵可实现溶液的连续定量输送,如此,相比于使用移液管逐次定量量取溶液的方式,有利于进一步地提高滚铺作业的自动化程度,进而提高溶液滚铺作业效率,并降低工人劳作强度。
[0025]请参照附图1,其中一种较优实施例中,主体1上连接有一便于控制滚动的把柄6。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布辊,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主体(1)内形成有一储液腔(2),储液腔(2)通过隔板(3)分隔形成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之间形成有均液用的连通间隙(23),主体(1)上设置进液用的进液口,第二腔室(22)底部形成有开口大小可调的长条状的出液口(221),主体(1)上转动连接有一与出液口(221)对应设置的辊轴(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辊,其特征在于:主体(1)包括底座(11)和翻板(12),翻板(12)上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底座(11)上,翻板(12)下端与底座(11)之间的间隔空隙形成第二腔室(22)的出液口(221),翻板(12)与底座(11)之间设置有用于预拉紧翻板(12)使出液口(221)自动闭合的弹性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维民苏诗琴陈振潮林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美林美邦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