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殖式大型底栖藻类围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015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殖式大型底栖藻类围礁,包括围礁主体,围礁主体包括一矩形的礁区,礁区的长为400米、宽76米,礁区的四周排布有鱼礁,鱼礁呈三叉支脚结构,鱼礁的其中两个支脚为下支脚,下支脚贴合礁区的边缘,鱼礁中的另一支脚为上支脚,上支脚与礁区的边缘垂直,相邻两个上支脚的间距为3米;礁区内设置有养殖区,养殖区是由人工投放碎石构成的养殖区,养殖区交错排布在礁区的中央,且养殖区还分布在礁区的四个角部,位于四个角部的养殖区的外轮廓呈直角三角形结构,位于礁区中央的养殖区的外轮廓呈椭圆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礁区周边,投放混凝土鱼礁,礁体间隔为3米,从而让鱼礁将中央养殖区域围绕起来,从而既防止波浪冲击造成藻体流失。冲击造成藻体流失。冲击造成藻体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殖式大型底栖藻类围礁


[0001]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人工鱼礁、海洋牧场
,具体是一种增殖式大型底栖藻类围礁。

技术介绍

[0002]在渔业资源增殖实践中,为了增加大型底栖藻类产量或者以藻类为食的大型底栖动物如海胆、鲍鱼、海参等的产量,需要设立大型底栖藻类增殖场。同时,设立大型底栖藻类增殖场可以防止波浪冲刷剥离走大型海藻或者海流将增养殖的海胆、鲍鱼、海参等经济生物带走,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增殖式大型底栖藻类围礁,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殖式大型底栖藻类围礁,包括围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围礁主体包括一矩形的礁区,所述礁区的长为400米、宽76米,所述礁区的四周排布有鱼礁,所述鱼礁呈三叉支脚结构,所述鱼礁的其中两个支脚为下支脚,所述下支脚贴合所述礁区的边缘,所述鱼礁中的另一支脚为上支脚,所述上支脚与所述礁区的边缘垂直,相邻两个上支脚的间距为3米;
[0005]所述礁区内设置有养殖区,所述养殖区是由人工投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殖式大型底栖藻类围礁,包括围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围礁主体包括一矩形的礁区,所述礁区的长为400米、宽76米,所述礁区的四周排布有鱼礁,所述鱼礁呈三叉支脚结构,所述鱼礁的其中两个支脚为下支脚,所述下支脚贴合所述礁区的边缘,所述鱼礁中的另一支脚为上支脚,所述上支脚与所述礁区的边缘垂直,相邻两个上支脚的间距为3米;所述礁区内设置有养殖区,所述养殖区是由人工投放碎石构成的养殖区,所述养殖区交错排布在所述礁区的中央,且所述养殖区还分布在所述礁区的四个角部,位于四个角部的养殖区的外轮廓呈直角三角形结构,位于礁区中央的养殖区的外轮廓呈椭圆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殖式大型底栖藻类围礁,其特征在于,位于四个角部的养殖区为角落养殖区,所述角落养殖区的底面呈直角三角形,且所述角落养殖区沿着底面向上堆叠呈塔状结构;位于礁区中央的养殖区为中央养殖区,所述中央养殖区的底面呈椭圆形,且所述中央养殖区沿着底面向上堆叠呈塔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敏王倩李惠玉胡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