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浅水区域牡蛎和藻类增殖的多功能礁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440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浅水区域牡蛎和藻类增殖的多功能礁体,涉及海洋生态修复技术领域。该适用于浅水区域牡蛎和藻类增殖的矩形礁体,包括矩形礁体机构,所述矩形礁体机构包括一号混凝土底座,所述一号混凝土底座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号混凝土底梁,所述一号混凝土底梁的上端面分别固定设置有多个混凝土立柱和一号吊环,多个所述混凝土立柱的上端通过扎带固定设置有矩形玄武岩纤维格栅。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满足近岸水域构建海藻场和牡蛎礁的多功能礁体,能够防止牡蛎礁在浅滩沉降,同时固定海藻,防止受波浪作用产生位移,礁体空间设计需考虑海藻生长的水深和透明度条件,避免了水深太深无法接受足够光照的问题发生。接受足够光照的问题发生。接受足够光照的问题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浅水区域牡蛎和藻类增殖的多功能礁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生态修复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浅水区域牡蛎和藻类增殖的多功能礁体。

技术介绍

[0002]海藻增殖具有积极的生态效应,如海藻养殖过程中可大量吸收氮、磷等营养盐,固定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收、吸附重金属等污染物,对缓解近海富营养化、海洋酸化、防控海水污染等具有重要作用。牡蛎礁通常位于潮汐扰动较低的区域,可为动植物营造适宜的生境条件。能够抗击海水侵蚀,稳定滩面,为潮间带生物营造适宜生境。
[0003]目前针对近岸浅水区海洋生境退化,生态环境较差,生物多样性较低的生态问题,很多地区都陆续开展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构建牡蛎礁和海藻场以达到生态系统修复、改善环境的目的。
[0004]现有专利“一种活体牡蛎礁区域藻-贝-参生态增养殖的方法(CN106234266)”,采用块石配重牡蛎壳并移植海藻进行修复。此增殖方法不能有效防止牡蛎礁下沉和固定海藻,并且牡蛎和海藻的空间布置不清晰。目前的牡蛎礁体和海藻阀架设计较单一,能够同时固着牡蛎和海藻的多功能礁体存在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浅水区域牡蛎和藻类增殖的多功能礁体,解决了框架设计过于单一,海藻固定不方便,礁体容易下沉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适用于浅水区域牡蛎和藻类增殖的矩形礁体,包括矩形礁体机构,所述矩形礁体机构包括一号混凝土底座,所述一号混凝土底座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号混凝土底梁,所述一号混凝土底梁的上端面分别固定设置有多个混凝土立柱和一号吊环;
[0009]多个所述混凝土立柱的上端通过扎带固定设置有矩形玄武岩纤维格栅,所述一号混凝土底座的上端面活动设置有多个一号牡蛎网袋。
[0010]优选的,所述混凝土立柱的直径为0.2米,高度为0.8米。
[0011]优选的,所述一号混凝土底梁的高度为0.2米,长宽均为1.6米。
[0012]优选的,所述一号混凝土底座的高度为0.2米,长宽均为2米。
[0013]一种适用于浅水区域牡蛎和藻类增殖的弧形礁体,包括弧形礁体机构,所述弧形礁体机构包括二号混凝土底座,所述二号混凝土底座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二号混凝土底梁;
[0014]所述二号混凝土底梁的上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多个混凝土边框和二号吊环,多个所述混凝土边框的上端通过扎带固定设置有弧形玄武岩纤维格栅,所述二号混凝土底梁的上端面活动设置有多个二号牡蛎网袋。
[0015]优选的,所述混凝土边框设置成弧形圆柱状,且直径为0.2米,高度为0.8米。
[0016]优选的,所述二号混凝土底梁的高度为0.2米,长宽均为1.6米。
[0017]优选的,所述二号混凝土底座的高度为0.2米,长宽均为2米。
[0018]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在牡蛎礁投放前应提前做好投放实验,在项目区中央位置各投放单个礁体7

14个,实验时长15天至90天,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如沉降过快,需要及时调整礁体方案,待满足要求后方可实施,然后采用幼苗附着于成藻移植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玄武岩格栅固定夹苗移植藻类,保证了海藻的附着效果,缩短了海藻场的修复周期,提高藻场修复与重建的成功率,礁体设计方面采用上藻下贝的结构,利用废弃贝壳制作的网袋放入底座内,废弃贝壳的资源化利用,具有经济、简便的特点,且牡蛎和贻贝的贝壳取自天然,是良好的生物附着基,每个牡蛎壳附苗间距5厘米,每个贝壳附苗6

10个,苗种选择近江牡蛎,在牡蛎网袋外侧均布;采用将人工培育的海藻苗,经海上暂养,待幼苗长到2厘米以上时,通过人工将苗帘棕绳剪成5厘米长度,利用麻绳绑在格栅上,使其在海底自然生长,固着,经过自然生长,繁殖,形成种群优势,更好地为生物提供栖息环境,礁体投放施工要选择有相应资质,能提供施工、吊装、大规模运输和海上定位投放一条龙服务的单位,投放前应对其进行清洗,以免污染海洋环境,施工采用2条对开式底驳工程船,首先对用海投礁区进行定位布设标志,然后根据定位标志进行投礁,礁体按顺序投放,每投放一个,记录投放的地点、编号;一个礁体施工完毕后,再转移到下一个单位海区,具体施工流程如图3所示,为长期监控贝藻礁生长状况,在项目区域及其附近海域设置监控系统及海上标识系统,采用水下和水上摄像的方法实时连续监测。
[0019](三)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浅水区域牡蛎和藻类增殖的多功能礁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浅水区域牡蛎和藻类增殖的多功能礁体,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礁体在对牡蛎和海藻养殖的时候具有增殖修复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作用,从而起到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岸线侵蚀,促进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并且该多功能礁体的设计能够同时满足牡蛎礁和海藻的增殖,根据生物习性合理布置两者的空间布局,同时防止礁体沉降和海流扰动产生的位移,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矩形礁体机构轴侧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弧形礁体机构轴侧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施工流程图。
[0025]其中,1、矩形礁体机构;2、弧形礁体机构;101、矩形玄武岩纤维格栅;102、混凝土立柱;103、一号牡蛎网袋;104、一号吊环;105、一号混凝土底梁;106、一号混凝土底座;201、弧形玄武岩纤维格栅;202、混凝土边框;203、二号牡蛎网袋;204、二号吊环;205、二号混凝土底梁;206、二号混凝土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
[0028]如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浅水区域牡蛎和藻类增殖的矩形礁体,包括矩形礁体机构1,矩形礁体机构1包括一号混凝土底座106,一号混凝土底座106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号混凝土底梁105,一号混凝土底梁105的上端面分别固定设置有多个混凝土立柱102和一号吊环104;
[0029]多个混凝土立柱102的上端通过扎带固定设置有矩形玄武岩纤维格栅101,一号混凝土底座106的上端面活动设置有多个一号牡蛎网袋103,本专利技术采用混凝土实心制作底座与玄武岩格栅构建多功能人工礁进行海藻和牡蛎的增殖。
[0030]混凝土立柱102的直径为0.2米,高度为0.8米,一号混凝土底梁105的高度为0.2米,长宽均为1.6米,一号混凝土底座106的高度为0.2米,长宽均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浅水区域牡蛎和藻类增殖的矩形礁体,包括矩形礁体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礁体机构(1)包括一号混凝土底座(106),所述一号混凝土底座(106)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号混凝土底梁(105),所述一号混凝土底梁(105)的上端面分别固定设置有多个混凝土立柱(102)和一号吊环(104);多个所述混凝土立柱(102)的上端通过扎带固定设置有矩形玄武岩纤维格栅(101),所述一号混凝土底座(106)的上端面活动设置有多个一号牡蛎网袋(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浅水区域牡蛎和藻类增殖的矩形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立柱(102)的直径为0.2米,高度为0.8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浅水区域牡蛎和藻类增殖的矩形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混凝土底梁(105)的高度为0.2米,长宽均为1.6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浅水区域牡蛎和藻类增殖的矩形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混凝土底座(106)的高度为0.2米,长宽均为2米。5.一种适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潇温国义王荣元刘海滨曲亮王鹏刘霜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海监北海区检验鉴定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