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渔礁、人工渔礁的形成方法及人工渔礁形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761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渔礁(10),使用废弃汽车(20)的钢板制的车体(21)作为渔礁外廓部(11),在渔礁外廓部(11)随附有以随附于车体(21)的树脂制的内外装材料(23、22)为原料生成的碳化物(12)。物(12)。物(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人工渔礁、人工渔礁的形成方法及人工渔礁形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渔礁、人工渔礁的形成方法及人工渔礁形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渔礁是为了鱼贝类和海藻类的生长发育、繁殖等而人为地设置在水中的渔礁,例如提出并实施了各种使用了混凝土块和渔船等的人工渔礁。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成为废船的FRP制渔船的整体整个碳化来用作人工渔礁的技术。
[0003]将废船作为人工渔礁再利用,期待也解决在船体的解体、有价值部件和禁忌品的分离、拆卸、解体片的粉碎等方面需要工夫和费用的以往的废船处理的问题。
[0004]此外,基于FRP制渔船的主体和废船的内外装材料等中包含的树脂成分通过加热处理生成的碳化物有助于鱼贝类和海藻类的生长发育、繁殖,并且在水中也发挥水质净化的作用。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7589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虽然,若在无氧状态下对作为FRP制渔船的主体的GFRP(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进行加热处理,则主体中包含的树脂成分因热分解而碳化,成为碳化物固定在玻璃纤维的周围的FRP碳化材料。该FRP碳化材料形成人工渔礁的渔礁外廓部。
[0010]然而,事实上,通过加热处理得到的FRP碳化材料由于以玻璃为主成分而强度较低,并且由于常年被用作渔船的期间暴露在紫外线的照射和海水中而导致主体劣化,因此在海水中无法保持形状,无法用作人工渔礁。<br/>[0011]本专利技术是考虑到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水中长期保持原形且能够对海中生物高效地供给营养的人工渔礁,并且提供能够容易地形成这样的人工渔礁的人工渔礁的形成方法及人工渔礁形成系统。
[0012]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
[0013]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人工渔礁是将废弃汽车的钢板制的车体用作渔礁外廓部的人工渔礁,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述渔礁外廓部;碳化物,以随附于所述车体设置的内外装材料为原料而生成。
[0014]本专利技术的人工渔礁的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利用碳化炉对废弃汽车进行加热处理来形成人工渔礁,所述人工渔礁具有:渔礁外廓部,由所述废弃汽车的钢板制的车体构成;碳化物,因随附于所述车体设置的内外装材料发生热分解而以随附在所述渔礁外廓部的内外的方式生成。
[0015]本专利技术的人工渔礁形成系统是通过利用碳化炉对废弃汽车进行加热处理来形成
人工渔礁的人工渔礁形成系统,所述人工渔礁具有:渔礁外廓部,由所述废弃汽车的钢板制的车体构成;碳化物,因随附于所述车体设置的内外装材料发生热分解而以随附在所述渔礁外廓部的内外的方式生成,该人工渔礁形成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炉被配置于碳化设备,在所述碳化设备中,以时间差对多个所述废弃汽车实施加热处理,对通过加热处理形成的所述人工渔礁实施冷却处理。
[0016]专利技术效果
[0017]由于本专利技术的人工渔礁设为上述构成,因此能够在水中长期保持原形,并且能够对海中生物高效地供给营养。此外,由于本专利技术的人工渔礁的形成方法设为上述步骤,因此能够简单高效地形成人工渔礁。此外,由于本专利技术的人工渔礁形成系统设为上述构成,因此能够高效地形成大量人工渔礁。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人工渔礁的形成方法的图。
[0019]图2是人工渔礁的形成方法中使用的碳化炉及其周边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0020]图3是示意性示出该碳化炉的内部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0021]图4是人工渔礁的形成方法中使用的另一碳化炉及其周边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0022]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人工渔礁形成系统的一例的示意性俯视图。
[0023]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人工渔礁形成系统的另一例的示意性纵向剖视图。
[0024]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人工渔礁形成系统的又一例的示意性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对实施方式的人工渔礁的形成方法的概略流程进行描述。
[0026]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人工渔礁的形成方法的步骤为,通过利用碳化炉30对废弃汽车20进行加热处理来形成人工渔礁10,所述人工渔礁10具有:渔礁外廓部11,由废弃汽车20的钢板制的车体21构成;碳化物12,因随附于车体21设置的内外装材料23、22发生热分解而以随附在渔礁外廓部11的内外的方式生成。
[0027]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碳化炉30的加热机构为基于过热水蒸气的机构,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电炉或煤气炉,还可以是使用微波的方式。
[0028]首先,期望在对废弃汽车20实施加热处理前,预先将有价值部件和作为渔礁所不需要的部件卸下。这些部件包含例如玻璃、电装部件、发动机、轴、变速器部件、其他驱动类部件、电池等。此外,期望预先尽可能将作为渔礁所不需要的金属部件等卸下。当然,对于这些部件中难以卸下的部件,也可以保持原样。此外,期望预先将会在加热处理中产生有毒气体那样的部件卸下。
[0029]另外,轮胎24可以保持安装,也可以作为有价值部件与车轮一起卸下。此外,如后所述,也可以利用碳化炉30将事先卸下的轮胎24与车体21一起进行加热处理。
[0030]由于轮胎24是橡胶制品因此会被碳化,并且收获率高达48%,通过热分解可得到大量的炭黑,因此也能够设想将轮胎24卸下,与人工渔礁10的形成分开进行碳化处理,从而作为活性炭再利用。
[0031]轮胎24包含硫作为成分,通过热分解产生硫类气体。因此,通过在加热前预先将粉末状的石膏配置于轮胎24的表面,使硫成分吸附于石膏并固体化即可。这样一来,能够容易地将硫成分与橡胶成分分离。
[0032]卸下了有价值部件等的废弃汽车20形成为具有钢板制的车体21、外装材料22及内装材料23。作为外装材料22,包含附着于车体21的表面的树脂制的涂装22a和灯罩22b、轮胎24等。作为内装材料23,包含座椅、仪表盘、方向盘、气囊、中控台、顶棚、窗框、地垫、内部涂装等。
[0033]碳化炉30是在隔绝了氧的状态下加热有机化合物等碳化合物来使其热分解的装置。碳化合物通过热分解,一部分气化,一部分碳化而得以减容。因此,通过利用碳化炉30对废弃汽车20进行加热,随附于车体21的涂装22a、轮胎24、内装材料23中的合成树脂等碳化合物因碳化炉30中的规定的温度下的热分解而有一部分作为碳化物12(碳)残留。
[0034]像这样,若在无氧或与之接近的状态下进行废弃汽车20的热分解处理,则能够抑制以往进行废车处理即焚烧处理的情况下大量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产生。
[0035]另一方面,钢板制的车体21和金属制的内外装材料23、22即使经过碳化炉30的600℃左右的加热,形状也几乎不发生变化,从而车体21的外形大致得以保持。
[0036]通过像这样对卸下了有价值部件的废弃汽车20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人工渔礁,使用了废弃汽车的钢板制的车体作为渔礁外廓部,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述渔礁外廓部;碳化物,以随附于所述车体设置的内外装材料为原料而生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物的一部分附着在所述渔礁外廓部的外表面。3.一种人工渔礁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利用碳化炉对废弃汽车进行加热处理来形成人工渔礁,所述人工渔礁具有:渔礁外廓部,由该废弃汽车的钢板制的车体构成;碳化物,因随附于所述车体设置的内外装材料发生热分解而以随附在所述渔礁外廓部的内外的方式生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渔礁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实施所述废弃汽车的加热处理之前卸下有价值部件。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人工渔礁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物的一部分附着在所述渔礁外廓部的表面。6.如权利要求3~5的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渔礁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炉阶段性地进行升温加热。7.如权利要求3~6的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渔礁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炉设为分批式,收纳多个废弃汽车。8.如权利要求3~7的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渔礁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炉被配置于碳化设备,在所述碳化设备中,以时间差对多个所述废弃汽车实施加热处理,之后,对通过加热处理形成的所述人工渔礁实施冷却处理。9.一种人工渔礁形成系统,是通过利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木武彦宫岛广和田中英二黑川尚树西野则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木工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