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流减震装置、增压泵结构和用水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201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水流减震装置,包括:壳体,具有内腔以及与内腔相连通的进水接口;浮动件,其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内腔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位于内腔中且并能相对往复移动,并且其正面与所述内腔的内壁共同限定出与所述进水接口连通的储水缓存腔;复位机构,作用于所述浮动件的背面,使浮动件始终具有朝缩小所述储水缓存腔容积的方向移动的趋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接口被设置成使水进入储水缓存腔的方向与所述浮动件的往复移动方向相交叉。还涉及一种应用有上述水流减震装置的增压泵结构,也涉及一种应用有上述增压泵结构的用水设备。水设备。水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流减震装置、增压泵结构和用水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水流减震,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水流减震装置,还涉及一种应用有该水流减震装置的增压泵结构,也涉及一种应用有前述增压泵结构的用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流体输送过程中,水流会不断与其接触到的管路内壁和安装在管路上的部件如阀门、增压泵、流量计等发生碰撞,且增压泵的周期性增压和/或管路内水流量的变化引起的水压波动都会加剧这种碰撞,从而对管路内壁、安装在管路上的部件和终端的用水设备产生强烈的水流冲击,不仅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噪音,还容易造成安装在管路上的部件和终端的用水设备损坏。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ZL202020598282.0(授权公告号为CN21298550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增压泵装置,包括泵体,具有进水口和与进水口相流体连通的出水口;该泵体的出水口上连接有出水管路,且该出水管路上设有消音器;该消音器包括呈筒状的外罩,所述外罩内设置有筒体,该筒体内部设有过滤网和使所述过滤网始终具有朝向筒体的进水口移动的趋势的弹簧,使自筒体的进水口进入筒体中的水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流减震装置,包括:壳体(1),具有内腔(10)以及与内腔(10)相连通的进水接口(11);浮动件(2),其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内腔(10)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位于内腔(10)中且并能相对往复移动,并且其正面与所述内腔(10)的内壁共同限定出与所述进水接口(11)连通的储水缓存腔(100);复位机构,作用于所述浮动件(2)的背面,使浮动件(2)始终具有朝缩小所述储水缓存腔(100)容积的方向移动的趋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接口(11)被设置成使水进入储水缓存腔(100)的方向与所述浮动件(2)的往复移动方向相交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流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接口(11)被设置成使水进入储水缓存腔(100)的方向与所述浮动件(2)的往复移动方向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流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接口(11)中设有第一滤网(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流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水进入储水缓存腔(100)的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所述的浮动件(2),且两个浮动件(2)相对分布;相应地,所述的复位机构有两组,且各组复位机构均作用于对应的浮动件(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流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上、并与所述的浮动件(2)间隔分布的固定件(3),以及设于所述固定件(3)和所述浮动件(2)之间的弹性件(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流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4)为弹簧;所述的固定件(3)设有第一凹槽(30),该第一凹槽(30)供所述弹性件(4)的一端局部限位于其中,所述的浮动件(2)设有第二凹槽(20),该第二凹槽(20)供所述弹性件(4)的另一端局部限位于其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流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3)具有第一壁部(31)和自所述第一壁部(31)的周缘朝向所述的浮动件(2)延伸的第一周壁(32),该第一周壁(32)上设有向内凸出的第一凸部(321),该第一凸部(32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峰钟鸣邓愿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