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挤压模具下模的顶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顶出
,具体为一种金属挤压模具下模的顶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是成型物品的工具,其被用于各行各业,现有技术的模具主要是由上模固定板、上模板、下模板、下模固定板和顶出装置组成,在使用时,上模板下模板完成产品成型,并通过顶压结构将产品顶出,现有技术的模具顶出装置结构太过复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模具的成本,容易损坏模具内的产品,故而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
[0003]在铝合金锻压生产中,模具起到关键的作用。铝合金块状材料放置在模具模腔内,上下模合模将铝块挤压成需要的形状,此时铝块粘在受力较大的下模,利用顶杆顶出时,由于原顶料块即顶杆和模具型腔的接触面积大,所以顶出时产生的摩擦力大,接触面积越大造成的受力就越大,这样模具就很容易损坏,因此减少顶杆与模具、型腔之间的接触面积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挤压模具下模的顶出结构,采用局部顶杆式顶出结构,很大程度上减小顶杆与模具型腔的接触面,减小摩擦力,从而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挤压模具下模的顶出结构,包括模具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模体(1)呈上下对称设置且两模具模体(1)的相对面呈紧密贴合,两模具模体(1)的形状大小均保持相等,两模具模体(1)的相对面焊接有模仁(5),模仁(5)的外端向内凹陷设有圆形型腔(4),两模仁(5)位于型腔(4)的一面呈紧密贴合,型腔(4)内挤压设有涡旋盘(3),涡旋盘(3)的下端接触设有顶杆(2),顶杆(2)活动设于模具模体(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挤压模具下模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盘(3)包括底盘(31)和涡旋片(32),底盘(31)位于上型腔(4)内,涡旋片(32)位于下型腔(4)内,涡旋片(32)的下端设有所述顶杆(2),顶杆(2)的数量有七个且呈涡旋状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挤压模具下模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2)的杆体为弧形状,顶杆(2)的顶端面与涡旋片(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黄永忠,丁磊,汪圣兵,沈在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