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料便捷的药品用湿法混合颗粒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154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出料便捷的药品用湿法混合颗粒机装置,包括支撑板,第一支撑柱,颗粒混合罐,上料盖,固定盖,搅拌电机,加注管,可翻动搅拌支撑杆结构和可切割排放料斗结构,所述的支撑板的下端四角位置分别螺栓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板的内部中间位置螺栓固定有颗粒混合罐;所述的颗粒混合罐的上端螺栓连接有上料盖;所述的上料盖的上端中间位置螺栓连接有固定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下料斗,底盖,伺服电机,切刀,排料管和放料阀门的设置,有利于混合材料的过程中,通过下料斗锥形设置,方便通过排料管进行材料排放工作,同时排放材料的过程中通过切刀旋转过程中推动材料,实现更为便捷的出料效果。捷的出料效果。捷的出料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料便捷的药品用湿法混合颗粒机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制药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出料便捷的药品用湿法混合颗粒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湿法混合颗粒机是医药工业固体制剂生产中对物料进行混合后注入粘合剂进行湿法制粒的专用设备,也适用于食品、化工的粉状物料混合与制粒。目前的湿法混合颗粒机装置包括操作台、控制柜、本体、搅拌电机、进料口、观察窗、搅拌桨、出料口、减速器、切刀、切刀电机、清洗液罐、输送泵、污液槽、上进口、左进口、右进口,在进行混合颗粒的过程中无法翻动材料,混合效率底,以及在混合材料的过程中由于混合装置水平设置容易影响出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出料便捷的药品用湿法混合颗粒机装置,通过在混合材料的过程中对材料进行翻动工作,提高材料的混合效果以及在加工的过程中将装置的底部设置为锥形,提高装置的出料效率。
[0004]一种出料便捷的药品用湿法混合颗粒机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的下端四角位置分别螺栓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板的内部中间位置螺栓固定有颗粒混合罐;所述的颗粒混合罐的上端螺栓连接有上料盖;所述的上料盖的上端中间位置螺栓连接有固定盖;所述的固定盖的上端中间位置螺栓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的上料盖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加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盖的内部设置有可翻动搅拌支撑杆结构;所述的颗粒混合罐的下端连接有可切割排放料斗结构。
[0005]优选的,所述的可翻动搅拌支撑杆结构包括第二支撑柱,所述的第二支撑柱套接在传动管的外壁中间位置下部;所述的传动管的下端螺栓连接在旋转杆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杆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螺栓连接有螺旋杆。
[0006]优选的,所述的可切割排放料斗结构包括下料斗,所述的下料斗的底端螺栓连接有底盖;所述的底盖的下端中间位置螺栓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的下料斗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切刀;所述的下料斗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排料管;所述的排料管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分别螺纹插接有放料阀门。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08]1.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二支撑柱,传动管,旋转杆,螺旋杆,上料盖,固定盖和搅拌电机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在混合材料的过程中,通过搅拌电机带动传动管和旋转杆以及螺旋杆进行旋转,通过螺旋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对材料进行翻动工作,提高材料的混合效率。
[0009]2.本技术中,所述的下料斗,底盖,伺服电机,切刀,排料管和放料阀门的设置,有利于混合材料的过程中,通过下料斗锥形设置,方便通过排料管进行材料排放工作,
同时排放材料的过程中通过切刀旋转过程中推动材料,实现更为便捷的出料效果。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的可翻动搅拌支撑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技术的可切割排放料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
[0014]1、支撑板;2、第一支撑柱;3、颗粒混合罐;4、上料盖;5、固定盖;6、搅拌电机;7、加注管;8、可翻动搅拌支撑杆结构;81、第二支撑柱;82、传动管;83、旋转杆;84、螺旋杆;9、可切割排放料斗结构;91、下料斗;92、底盖;93、伺服电机;94、切刀;95、排料管;96、放料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出料便捷的药品用湿法混合颗粒机装置,包括支撑板1,第一支撑柱2,颗粒混合罐3,上料盖4,固定盖5,搅拌电机6,加注管7,可翻动搅拌支撑杆结构8和可切割排放料斗结构9,所述的支撑板1的下端四角位置分别螺栓连接有第一支撑柱2;所述的支撑板1的内部中间位置螺栓固定有颗粒混合罐3;所述的颗粒混合罐3的上端螺栓连接有上料盖4;所述的上料盖4的上端中间位置螺栓连接有固定盖5;所述的固定盖5的上端中间位置螺栓连接有搅拌电机6;所述的上料盖4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加注管7;所述的上料盖4的内部设置有可翻动搅拌支撑杆结构8;所述的颗粒混合罐3的下端连接有可切割排放料斗结构9;所述的可翻动搅拌支撑杆结构8包括第二支撑柱81,传动管82,旋转杆83和螺旋杆84,所述的第二支撑柱81套接在传动管82的外壁中间位置下部;所述的传动管82的下端螺栓连接在旋转杆83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杆83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螺栓连接有螺旋杆84;进行使用时,将支撑板1和第一支撑柱2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并使用外部导线接通外部电源以及外部控制设备,在使用外部管道进行设备连接工作,完成安装后,经过加注管7进行材料加注工作,在加注材料后,通过搅拌电机6带动传动管82和旋转杆83以及螺旋杆84进行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通过螺旋杆84进行材料翻动工作,提高材料的混合效率。
[0016]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切割排放料斗结构9包括下料斗91,底盖92,伺服电机93,切刀94,排料管95和放料阀门96,所述的下料斗91的底端螺栓连接有底盖92;所述的底盖92的下端中间位置螺栓连接有伺服电机93;所述的下料斗91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切刀94;所述的下料斗91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排料管95;所述的排料管95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分别螺纹插接有放料阀门96;在进行材料缓和的过程中,使伺服电机93带动切刀94进行旋转,将粘合的材料进行切割粉碎工作,防止在湿法混合材料的过程中出现大块的材料后,影响材料的混合质量,在混合材料后,打开放料阀门96,经过排料管95进行材料排放工作,通过下料斗91锥形设置,实现自动出料工作,在出料的过程中通过切刀94进行材料推动工作,实现出料便捷的效果,从而完成混合工作。
[0017]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加注管7分别贯穿上料盖4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搅拌电机6的输出轴贯穿固定盖5的内部中间位置。
[0018]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二支撑柱81和传动管82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
述的螺旋杆84设置有两个。
[0019]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二支撑柱81的两端分别螺栓连接在上料盖4的左右两侧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传动管82的上端键连接在搅拌电机6的输出轴外壁;所述的螺旋杆84分别设置在颗粒混合罐3的内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
[0020]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伺服电机93的输出轴贯穿底盖9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切刀94的下端中间位置螺栓连接在伺服电机93的输出轴外壁;所述的下料斗91和排料管95连通设置。
[0021]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下料斗91螺栓连接在颗粒混合罐3的下端,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切刀94设置在颗粒混合罐3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
[0022]工作原理
[0023]本技术中,进行使用时,将支撑板1和第一支撑柱2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并使用外部导线接通外部电源以及外部控制设备,在使用外部管道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料便捷的药品用湿法混合颗粒机装置,包括支撑板(1),所述的支撑板(1)的下端四角位置分别螺栓连接有第一支撑柱(2);所述的支撑板(1)的内部中间位置螺栓固定有颗粒混合罐(3);所述的颗粒混合罐(3)的上端螺栓连接有上料盖(4);所述的上料盖(4)的上端中间位置螺栓连接有固定盖(5);所述的固定盖(5)的上端中间位置螺栓连接有搅拌电机(6);所述的上料盖(4)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加注管(7);其特征在于,该出料便捷的药品用湿法混合颗粒机装置中所述的上料盖(4)的内部设置有可翻动搅拌支撑杆结构(8);所述的颗粒混合罐(3)的下端连接有可切割排放料斗结构(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料便捷的药品用湿法混合颗粒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翻动搅拌支撑杆结构(8)包括第二支撑柱(81),所述的第二支撑柱(81)套接在传动管(82)的外壁中间位置下部;所述的传动管(82)的下端螺栓连接在旋转杆(83)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杆(83)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螺栓连接有螺旋杆(84)。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观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森淼山东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