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亲子互动摇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20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亲子互动摇椅,涉及摇椅坐具领域。亲子互动摇椅包括第一座椅、第二座椅、桌板和两个弧形支杆,第一座椅与第二座椅相向间隔设置,桌板安装于两个座椅之间的间隔处,两个弧形支杆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分布;第一座椅包括固定相连的第一座板和第一靠背,以及第一支架;第二座椅包括固定相连的第二座板和第二靠背,以及第二支架;两个弧形支杆的第一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的下侧,两个弧形支杆的第二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架的下侧。两人可面对面分别乘坐在第一座椅和第二座椅上,桌板位于两个座椅的前部,可防止身体从座椅上前倾跌落,满足了大人及时有效地看护小朋友的要求,实现亲子交流互动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亲子互动摇椅


[0001]本技术涉及摇椅坐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亲子互动摇椅。

技术介绍

[0002]摇椅是一种常见的休闲坐具,通常摇椅的脚部设计有圆弧形支杆。当使用者乘坐在摇椅上时能够前后摇晃,以达到放松身体和愉悦心情的目的。
[000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842272U、授权公告日为2020.06.26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双人摇摇椅,具体公开了该双人摇摇椅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椅体侧边支架,椅体侧边支架符合两人背靠躺卧侧面曲线,椅体侧边支架底部为弧形,两椅体侧边支架之间固定设置有椅体坐垫,椅体坐垫设置有两个且为背向设置,椅体侧边支架顶部和底部之间分别设置有上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上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均一端与一个椅体侧边支架连接,上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另一端均通过定位销与另一个椅体侧边支架固定连接。使用时,将两椅体侧边支架撑开,使椅体坐垫张紧,通过定位销将上部支撑杆和下部支撑杆固定在两椅体侧边支架之间。
[0004]现有技术中的双人摇摇椅设计有符合两人背靠躺卧侧面曲线的椅体侧边支架,通过上、下支撑杆展开后,可满足双人背靠背使用。但是,大人背对着小朋友乘坐,不能直接看到小朋友的乘坐状态。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大人无法及时有效地看护小朋友,难以实现亲子交流互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亲子互动摇椅,以解决在实际使用时,大人无法及时有效地看护小朋友,难以实现亲子交流互动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亲子互动摇椅的技术方案为:
[0007]亲子互动摇椅包括第一座椅、第二座椅、桌板和两个弧形支杆,所述第一座椅与所述第二座椅相向间隔设置,所述桌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座椅和所述第二座椅之间的间隔处,两个所述弧形支杆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分布;
[0008]所述第一座椅包括固定相连的第一座板和第一靠背,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座板下侧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二座椅包括固定相连的第二座板和第二靠背,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座板下侧的第二支架;
[0009]两个所述弧形支杆的第一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下侧,两个所述弧形支杆的第二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下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座椅还包括两个扶手,两个所述扶手分别安装于所述靠背的外侧,所述桌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座椅上,且所述桌板与所述第二座板之间形成供双腿放置的容纳空间。
[0011]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扶手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侧连杆,两个所述侧连杆的上端凸出于所述扶手的上侧面,且所述桌板悬伸固定于两个所述侧连杆的上
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座椅的外形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座椅的外形尺寸,所述第一座板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座板的高度。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均为倒U形支架,其包括横杆和两个支腿,所述第一座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的横杆上,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个支腿分别与两个所述弧形支杆的第一端部相连;
[0014]所述第二座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的横杆上,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个支腿分别与两个所述弧形支杆的第二端部相连。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还连接有中间支撑结构,所述中间支撑结构间隔设置于所述桌板的下侧。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支撑结构的轮廓形状为U形,所述中间支撑结构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座板的下侧,所述中间支撑结构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座板的下侧。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座椅还设有中间连杆,所述中间连杆处于两个所述侧连杆的中间位置,且所述中间连杆的上端与所述桌板固定相连,所述中间连杆的下端与所述中间支撑结构一体相连。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座板与所述第一靠背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座板与所述第二靠背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9]有益效果:该亲子互动摇椅采用了第一座椅、第二座椅、桌板和两个弧形支杆的设计形式,第一座椅与第二座椅相向间隔设置,桌板安装于两个座椅之间的间隔处,两个弧形支杆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分布,两个弧形支杆固定在第一座椅和第二座椅的下侧。使用时,两人可面对面分别乘坐在第一座椅和第二座椅上,通过两个弧形支杆与地面接触,从而能够实现在乘坐时前后摇晃运动的目的。
[0020]其中,第一座椅包括第一座板和第一靠背,第二座椅包括第二座板和第二靠背,第一靠背和第二靠背能够对乘坐着的后方起到防护作用,防止乘坐者后仰掉落下去。并且,第一座椅和第二座椅之间还安装有桌板,桌板位于两个座椅的前部,可在乘坐者的前方起到约束限位的作用,防止摇晃时身体从座椅上发生前倾跌落,防护性和安全性高。另外,桌板上可放置双手、玩具或其它物品,满足了大人及时有效地看护小朋友的要求,实现亲子交流互动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亲子互动摇椅的具体实施例中亲子互动摇椅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亲子互动摇椅的主视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中亲子互动摇椅的俯视示意图;
[0024]图4为图1中亲子互动摇椅的左视示意图。
[0025]图中:1-第一座椅、11-第一座板、12-第一靠背、13-第一支架、2-第二座椅、21-第二座板、22-第二靠背、23-第二支架、24-扶手、25-侧连杆、3-桌板、4-弧形支杆、5-中间支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7]本技术的亲子互动摇椅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亲子互动摇椅包括第一座椅1、第二座椅2、桌板3和两个弧形支杆4,第一座椅1与第二座椅2相向间隔设置,桌板3安装于第一座椅1和第二座椅2之间的间隔处,两个弧形支杆4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分布。
[0028]第一座椅1包括固定相连的第一座板11和第一靠背12,以及设置在第一座板11下侧的第一支架13;第二座椅2包括固定相连的第二座板21和第二靠背22,以及设置在第二座板21下侧的第二支架23;两个弧形支杆4的第一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13的下侧,两个弧形支杆4的第二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架23的下侧。
[0029]该亲子互动摇椅采用了第一座椅1、第二座椅2、桌板3和两个弧形支杆4的设计形式,第一座椅1与第二座椅2相向间隔设置,桌板3安装于两个座椅之间的间隔处,两个弧形支杆4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分布,两个弧形支杆4固定在第一座椅1和第二座椅2的下侧。使用时,两人可面对面分别乘坐在第一座椅1和第二座椅2上,通过两个弧形支杆4与地面接触,从而能够实现在乘坐时前后摇晃运动的目的。
[0030]其中,第一座椅1包括第一座板11和第一靠背12,第二座椅2包括第二座板21和第二靠背22,第一靠背12和第二靠背22能够对乘坐着的后方起到防护作用,防止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亲子互动摇椅,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座椅、第二座椅、桌板和两个弧形支杆,所述第一座椅与所述第二座椅相向间隔设置,所述桌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座椅和所述第二座椅之间的间隔处,两个所述弧形支杆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座椅包括固定相连的第一座板和第一靠背,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座板下侧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二座椅包括固定相连的第二座板和第二靠背,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座板下侧的第二支架;两个所述弧形支杆的第一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下侧,两个所述弧形支杆的第二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下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子互动摇椅,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座椅还包括两个扶手,两个所述扶手分别安装于所述靠背的外侧,所述桌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座椅上,且所述桌板与所述第二座板之间形成供双腿放置的容纳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亲子互动摇椅,其特征是,两个所述扶手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侧连杆,两个所述侧连杆的上端凸出于所述扶手的上侧面,且所述桌板悬伸固定于两个所述侧连杆的上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子互动摇椅,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座椅的外形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座椅的外形尺寸,所述第一座板的高度低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倩滢李昕黄昕陈舒熳罗悦宇马心仪吴凯晴张潇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