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410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保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装置,包括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和设于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之间的填充组件,填充组件包括弹性件和连接件,第一保护层设于保护目标的外侧,若干个弹性件之间通过连接件之间依次连接。第一保护层设于需要保护的古树名木的外侧,受到车辆撞击时,通过第二保护层承受撞击,弹性件对第二保护层形成缓冲后再传递至第一保护层,极大地降低了古树名木受到撞击的可能性,除此以外,弹性将带动连接件沿第一保护层的外表侧转动,使得第二保护层向两侧发生形变,既可以降低车辆对第二弹性件的冲击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车辆的前进方向随第二保护层变化,降低了车辆直接撞击古树名木的可能性。的可能性。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保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古树名木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展现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风貌、承载人民群众对城市的美好记忆和深厚感情,因此在城乡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平衡古树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国家、省、市重点项目建设需求,在道路建设时需要充分考虑对古树的保护,因此在原址保护古树的前提下,较多道路等基础设施在道路两侧进行建设,随即出现古树将道路一分为二的现象。现有的对古树的保护通常采用砖石砌筑的形式进行,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来往车辆对古树的破坏,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车辆和砖石砌筑撞击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车辆和古树之间的撞击影响的保护装置。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护装置,包括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和设于所述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的填充组件,所述填充组件包括弹性件和连接件,所述第一保护层设于保护目标的外侧,若干个弹性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之间依次连接,所述连接件套设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外周侧且所述弹性件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外侧壁、第二保护层的内侧壁抵接。
[0005]可选的,所述填充组件至少为三个,至少三个所述填充组件平行设置且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
[0006]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一保护层或所述第二保护层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二保护层或所述第一保护层抵接,所述第二板件与所述第一保护层或所述第二保护层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二保护层或所述第一保护层抵接,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两端。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沿所述第二保护层的轴线对称分布。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均与所述第一保护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分别搭接于所述第二保护层的两侧外表面。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板件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为圆环形或多边环形。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两端外周侧均设有凹部,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均与所述第二保护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搭接于所述凹部。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板件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为圆环形。
[0012]实施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的保护装置,第一保护层设于需要保护的古树名木的外侧,受到车辆撞击时,通过第二保护层承受撞击,弹性件对第二保护层形成缓冲后再传递至第一保护层,
极大地降低了古树名木受到撞击的可能性,除此以外,弹性将带动连接件沿第一保护层的外表侧转动,使得第二保护层向两侧发生形变,既可以降低车辆对第二弹性件的冲击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车辆的前进方向随第二保护层变化,降低了车辆直接撞击古树名木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述的保护装置的主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保护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保护装置的凹部和第一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00、保护装置,
[0020]1、第一保护层,11、凹部,
[0021]2、第二保护层,
[0022]3、填充组件,31、弹性件,32、连接件,
[0023]4、第一板件,
[0024]5、第二板件,
[0025]A、古树名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此外,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0029]实施例一:
[0030]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装置100,包括第一保护层1、第二保护层2和设于第一保护层1、第二保护层2之间的填充组件3,填充组件3包括弹性件31和连接件32,第一保护层1设于保护目标的外侧,若干个弹性件31之间通过连接件32之间依次连接,连接件32套设于第一保护层1的外周侧且弹性件31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保护层1的外侧壁、第二保护层2的内侧壁抵接。第一保护层1设于需要保护的古树名木A的外侧,受到车辆撞击时,通
过第二保护层2承受撞击,弹性件31对第二保护层2形成缓冲后再传递至第一保护层1,极大地降低了古树名木A受到撞击的可能性,除此以外,弹性将带动连接件32沿第一保护层1的外表侧转动,使得第二保护层2向两侧发生形变,既可以降低车辆对第二弹性件31的冲击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车辆的前进方向随第二保护层2变化,降低了车辆直接撞击古树名木A的可能性。
[0031]较佳的,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填充组件3至少为三个,至少三个填充组件3平行设置且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使第二保护层2受到的任一高度上的作用力均可以传递至填充组件3和/或第一保护层1。
[0032]较佳的,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该保护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板件4和第二板件5,第一板件4与第一保护层1或第二保护层2固定连接且与第二保护层2或第一保护层1抵接,第二板件5与第一保护层1或第二保护层2固定连接且与第二保护层2或第一保护层1抵接,第一板件4和第二板件5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第一保护层1的两端。通过第一板件4和第二板件5可以提高第一保护层1、第二保护层2之间的连接强度,也可以将第一板件4或第二板件5当作座位供群众使用,从而增加该保护装置100的功能并提高空间资源利用率。
[0033]较佳的,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件4和第二板件5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沿第二保护层2的轴线对称分布。使得第二保护层2受到任一方向的作用力均可以通过第一板件4或第二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和设于所述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的填充组件,所述填充组件包括弹性件和连接件,所述第一保护层设于保护目标的外侧,若干个弹性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之间依次连接,所述连接件套设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外周侧且所述弹性件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外侧壁、第二保护层的内侧壁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组件至少为三个,至少三个所述填充组件平行设置且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一保护层或所述第二保护层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二保护层或所述第一保护层抵接,所述第二板件与所述第一保护层或所述第二保护层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二保护层或所述第一保护层抵接,所述第一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新瑜施雨君李玲玲蔡宜君曾艳陈婉文余俊颖麦永新刘洲彤刘思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