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085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其可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泥用作建材化利用时,无法用污泥制作空心污泥砖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包括制砖模块,所述制砖模块包括下料组件和制砖组件;制砖组件包括匚形推料板、阻料板以及压砖板,匚形推料板与阻料板可构成一个用于制砖的框型板,压砖板的形状与框型板形状相适配;匚形推料板设于传输带上并可沿传输带的传输方向移动;阻料板设于传输带上并可沿竖直方向移动,阻料板沿传输带的传输方向设于匚形推料板的下方;压砖板水平设置并可沿竖直方向移动,压砖板水平设置且其底部设有若干竖向设置的制孔杆。孔杆。孔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污泥的处理与处置通常是分开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好氧发酵、厌氧消化、干化脱水等,处置包括焚烧,填埋、土地堆肥、建材利用等方式。采用填埋、堆肥、焚烧等处置方式会导致环境污染,不符合目前节能减排的技术趋势不符合目前节能减排的技术趋势。因此,将污泥用作建材的处置方式,可以在变废为宝的同时避免其对环境的污染。
[0003]现有技术中,污泥制砖的流程长,工艺复杂,且目前污泥制作建材通常是污泥制砖,现有的污泥制砖设备通常只能通过一定的材料配比后制作实心的污泥砖,实心污泥砖相对空心污泥砖来说,隔音隔热效果较差、制作相同体积的砖耗材更大,且实心砖自重大,会增加建筑整体的自重,使得建筑对地面基础压力较大。因此,如何将污泥用于制作空心砖,使其建材化利用,避免其由于堆放、焚烧导致的污染问题,是本申请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4]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泥用作建材化利用时,无法用污泥制作空心污泥砖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包括制砖模块,所述制砖模块包括下料组件和制砖组件;
[0008]制砖组件包括匚形推料板、阻料板以及压砖板,匚形推料板与阻料板可构成一个用于制砖的框型板,压砖板的形状与框型板形状相适配;
[0009]匚形推料板设于传输带上并可沿传输带的传输方向移动;
[0010]阻料板设于传输带上并可沿竖直方向移动,阻料板沿传输带的传输方向设于匚形推料板的下方;
[0011]压砖板水平设置并可沿竖直方向移动,压砖板水平设置且其底部设有若干竖向设置的制孔杆。
[0012]可选的,所述压砖板底部还设有竖向设置的隔料板,隔料板与压砖板一体化连接,隔料板与压砖板构成的压砖板形状包括T型和π型。
[0013]可选的,所述压砖板底部的制孔杆呈阵列式的均匀分布,制孔杆的底部与所述隔料板的底部齐平设置。
[0014]可选的,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箱以及下料板,下料板铰接于下料箱的内侧壁上,下料板位于所述匚形推料板的上方;
[0015]下料组件还包括贯穿下料板设置的弧形限位杆,弧形限位杆固定于下料板铰接点下方的下料箱内侧壁上,下料板与弧形限位杆滑动连接,弧形限位杆上还设有位于下料板
底部的承压弹簧。
[0016]可选的,所述制砖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传输带上方的切砖组件,切砖组件沿传输带的传输方向设于所述制砖组件的下方;
[0017]切砖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竖向设置的电动推杆,两个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位于其底部,两个电动推杆分别设于传输带的两侧;
[0018]切砖组件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切割钢丝,切割钢丝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19]可选的,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匚形推料板沿传输带传输方向移动的第一液压缸;用于驱动所述阻料板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二液压缸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压砖板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三液压缸。
[0020]可选的,还包括依次连接的初干模块、混料模块、热干混料模块,所述制砖模块的进料端与热干混料模块的出料端连通。
[0021]可选的,所述初干模块包括压滤机,压滤机通过第一送料绞龙与所述混料模块的进料端连通。
[0022]可选的,所述混料模块包括混料机,混料机通过第二送料绞龙与所述热干混料模块的进料端连通。
[0023]可选的,所述热干混料模块包括滚筒式污泥热干机,滚筒式污泥热干机通过第三送料绞龙与所述制砖模块的进料端连通。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本技术的一种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包括制砖模块,所述制砖模块包括下料组件和制砖组件;
[0026]制砖组件包括匚形推料板、阻料板以及压砖板,匚形推料板与阻料板可构成一个用于制砖的框型板,压砖板的形状与框型板形状相适配;
[0027]匚形推料板设于传输带上并可沿传输带的传输方向移动;
[0028]阻料板设于传输带上并可沿竖直方向移动,阻料板沿传输带的传输方向设于匚形推料板的下方;
[0029]压砖板水平设置并可沿竖直方向移动,压砖板水平设置且其底部设有若干竖向设置的制孔杆。
[0030]其作用是:通过设置位于传输带上的匚形推料板,可以将下料组件中掉落至匚形推料板中的物料在传输带上进行推动,使得物料置于匚形推料板与阻料板构成的框型板中,随后启动压砖板往下压制,即可将框型板中的物料挤压成型,由于压砖板底部设有竖向设置的制杆孔,因此,压砖板往下压制的过程中,物料可以被挤压成具有竖向通孔的空心污泥砖,从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泥用作建材化利用时,无法制作空心污泥砖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制砖模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制砖模块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匚形推料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阻料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压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附图标记说明:
[0038]1‑
压滤机,11

第一送料绞龙,2

混料机,21

第二送料绞龙,3

滚筒式污泥热干机,31

第三送料绞龙,41

取料组件,411

下料箱,412

弧形限位杆,413

下料板,42

制砖组件,421

匚形推料板,422

阻料板,423

压砖板,424

制孔杆,425

隔料板,431

第一液压缸,433

第三液压缸,44

电动推杆,441

切割钢丝,5

传输带,6

污泥泵,7

污泥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4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包括制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砖模块包括下料组件和制砖组件(42);制砖组件(42)包括匚形推料板(421)、阻料板(422)以及压砖板(423),匚形推料板(421)与阻料板(422)可构成一个用于制砖的框型板,压砖板(423)的形状与框型板形状相适配;匚形推料板(421)设于传输带(5)上并可沿传输带(5)的传输方向移动;阻料板(422)设于传输带(5)上并可沿竖直方向移动,阻料板(422)沿传输带(5)的传输方向设于匚形推料板(421)的下方;压砖板(423)水平设置并可沿竖直方向移动,压砖板(423)水平设置且其底部设有若干竖向设置的制孔杆(4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砖板(423)底部还设有竖向设置的隔料板(425),隔料板(425)与压砖板(423)一体化连接,隔料板(425)与压砖板(423)构成的压砖板(423)形状包括T型和π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砖板(423)底部的制孔杆(424)呈阵列式的均匀分布,制孔杆(424)的底部与所述隔料板(425)的底部齐平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箱(411)以及下料板(413),下料板(413)铰接于下料箱(411)的内侧壁上,下料板(413)位于所述匚形推料板(421)的上方;下料组件还包括贯穿下料板(413)设置的弧形限位杆(412),弧形限位杆(412)固定于下料板(413)铰接点下方的下料箱(411)内侧壁上,下料板(413)与弧形限位杆(412)滑动连接,弧形限位杆(412)上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波廖世宏吉冬梅藤川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梦想农旅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