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淀污泥压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620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淀污泥压滤系统,包括污泥池、隔膜泵、压滤机、试剂罐、压缩空气罐和管道;污泥池通过第一管道与隔膜泵的进料口连接,隔膜泵的出料口通过第二管道与压滤机的进料口连接;试剂罐通过加药管道与第一管道连接,压缩空气罐通过输气管道与压滤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污泥池与隔膜泵的连接管路上增加了加料管道和试剂罐,试剂罐内储存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化学物料,从而在污泥水进入压滤机前滴加入絮凝剂,使得污泥压滤脱水顺畅,降低含水率。降低含水率。降低含水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淀污泥压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沉淀污泥压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工厂的三废车间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使用传统的压滤系统(污泥池中污泥由螺杆泵输送至污泥压滤机),压滤后的污泥依旧很稀,含水率大约80%以上,不能直接装袋,需要干化后才能装袋。另外,使用传统的压滤系统,如果直接阳光干化会产生污泥臭味对环境气味有影响,用干化设备又费时费力而且工厂污泥量不大,没有专门配备大型干化设备的必要;而且压滤送料泵在使用时泄漏后维修困难,只能直接更换,有泄漏压力就打不上,影响压滤效果。
[0003]关于污水池的沉淀污泥压滤系统,中国专利文献CN 113443727A(申请号202110679035)公开了洗车池污泥废水全过程收集压滤处理绿色施工结构;包括三级沉淀池、隔膜泵和厢式压滤机,在固定外框的内壁间设置滤板,滤板两侧外壁与固定外框内壁间分别形成压滤腔,滤板一侧的外壁上设置顶压板,顶压板和滤板侧壁中部处贯穿设置连通管,连通管外侧的压滤腔端口处内壁间设置过滤网,过滤网为弹性材料所制成的构件,污泥废水通入闭合的压滤腔后透过连通管进行流通,液压伸缩杆推动压紧板配合止推板挤压各压滤板组件时,顶压板配合滤板在压滤腔对污泥进行压滤时过滤网受压向中部凹陷,待液压伸缩杆回收拉动固定外框分离时,过滤网回弹将泥饼从滤板上脱离下来,避免泥饼粘黏在滤板上影响设备使用的问题。
[0004]中国专利文献CN 108101340B(申请号201711497457)公开了一种机械压榨与气流携带双效污水污泥高干度脱水方法,包括三级机械压榨,第一级压榨为进料压榨,通过污泥进泥泵将污水污泥泵入压滤腔室,利用污泥进泥泵的压力对污泥进行压榨脱水;第二级压榨为高压油缸压榨,通过高压油缸施力于压滤腔室,对污泥进行第二级压榨;第三级压榨为超高压压榨,利用高压油缸及力学放大机构协同对污泥进行超高压压榨;至少一级压榨过程中,向压滤腔室通入高压气体。本专利技术通过机械压力将主要水分压榨出,然后再与高压气体结合,通过高压气体进入到污泥内部,将机械压榨不能脱除的水分带出,形成水蒸气形式排出,同时通过高压气体使得泥饼与滤布之间形成一个微小的间隙,降低污泥水分排出阻力,提高脱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脱水效果好的沉淀污泥压滤系统。
[0006]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沉淀污泥压滤系统,包括污泥池、隔膜泵、压滤机、试剂罐、压缩空气罐和管道;污泥池通过第一管道与隔膜泵的进料口连接,隔膜泵的出料口通过第二管道与压滤机的进料口连接;试剂罐通过加药管道与第一管道连接,压缩空气罐通过输气管道与压滤机连接。
[0007]其中,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加药管道、输气管道上分别设置阀门。
[0008]作为可选的,试剂罐设置一个及一个以上,加药管道的数量与试剂罐的数量相同。
[0009]作为可选的,试剂罐为储存絮凝剂的试剂罐。
[0010]输气管道与第二管道位于压滤机的同一侧。
[0011]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
[0012](1)本技术的沉淀污泥压滤系统将压滤机与压缩空气罐通过管道连接,在压滤完毕后增加压缩空气反吹,进一步把污泥中的水吹出。
[0013](2)本技术在污泥池与隔膜泵的连接管路上增加了加料管道和试剂罐,试剂罐内储存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化学物料,从而在污泥水进入压滤机前滴加入絮凝剂,使得污泥压滤脱水顺畅,降低含水率。
[0014](3)本技术的系统,适合用于对传统的污泥池

螺杆泵

压滤机系统进行改造,相比于污泥池

螺杆泵

压滤机系统,压滤出来的污泥含水率降低15%以上,压滤后的污泥可以直接装袋,减少了危废产生量及处置费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压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污泥池1,隔膜泵2,压滤机3,试剂罐4,压缩空气罐5,管道6,第一管道6

1,第二管道6

2,加药管道6

3,输气管道6

4,出料管6

5。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介绍的是本技术的多个可能实施例中的一些,旨在提供对本技术的基本了解,并不旨在确认本技术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的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其他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0018](实施例1)
[0019]见图1,本实施例的沉淀污泥压滤系统包括污泥池1、隔膜泵2、压滤机3、试剂罐4、空气罐5和管道6。
[0020]污泥池1通过第一管道6

1与隔膜泵2的进料口连接,隔膜泵2的出料口通过第二管道6

2与压滤机3的进料口连接。第一管道6

1上设置阀门,第二管道6

2上设置阀门。
[0021]试剂罐4通过加药管道6

3与第一管道6

1连接,加药管道6

3上设置阀门。试剂罐4设置一个及一个以上,加药管道6

3的数量与试剂罐4的数量相同,每一条加药管道6

3均设置阀门。本实施例中设置2个试剂罐4,这两个试剂罐4内分别储存絮凝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
[0022]压缩空气罐5通过输气管道6

4与压滤机3连接,输气管道6

4上设置阀门。
[0023]输气管道6

4与第二管道6

2位于压滤机3的同一侧。
[0024]压滤机3的出料口与出料管6

5连接。
[0025]对沉淀污泥进行压滤脱水操作时,打开隔膜泵2,同时打开加药管道6

3上的阀门,
混合了化学试剂如聚合氯化铝和/或聚丙烯酰胺的污泥,由隔膜泵2送入压滤机3中,投加絮凝剂后污泥脱水更顺畅;在压滤机3中压滤后,打开输气管道6

4上的阀门,通入压缩空气反吹,进一步把污泥中的水吹出。采用本实施例的压滤系统,从出料管6

5输出的污泥可以直接装袋,不需干化后再装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淀污泥压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池(1)、隔膜泵(2)、压滤机(3)、试剂罐(4)、压缩空气罐(5)和管道(6);污泥池(1)通过第一管道(6

1)与隔膜泵(2)的进料口连接,隔膜泵(2)的出料口通过第二管道(6

2)与压滤机(3)的进料口连接;试剂罐(4)通过加药管道(6

3)与第一管道(6

1)连接,压缩空气罐(5)通过输气管道(6

4)与压滤机(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污泥压滤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管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和芳顾小雨秦国忠步康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邦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