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成型汽车前、后纵梁的翻边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351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成型汽车前、后纵梁的翻边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的上模座设有上压芯;所述的下模座设有下压芯;上模座下表面的两端均设有凸起,所述的下模座上表面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的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的上模座与下模座合模时,所述的凸起一一对应地插接在所述的凹槽内,所述的上压芯与下压芯之间形成用于放置产品的腔体;所述的下模座且位于所述的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通过合页铰接在所述的下模座上;所述的上模座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的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插槽,所述的定位柱一一对应地插接在所述的定位插槽内。该翻边模具的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的定位效果较好,能保证成型产品的精度。精度。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成型汽车前、后纵梁的翻边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成型汽车前、后纵梁的翻边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车架是由两根前、后纵梁和若干根横梁组成,用铆接或焊接的方式将纵梁和横梁连接成坚固的刚性构架,前、后纵梁为主要承重体。汽车前后纵梁在制作的过程中,先用下料模具进行下料,下料后的坯料通过成型模具进行初步成型,然后再用翻边模具进行翻边。翻边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设有上压芯,所述的下模座设有下压芯。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时,上压芯和下压芯之间形成用于放置产品的腔体,从而来对产品进行翻边定型。现有技术的翻边模具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通过凸起和凹槽的结构进行定位,即所述的上模座下表面的两端均设有凸起,所述的下模座上表面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的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的上模座和下模座合模时,两个所述的凸起一一对应地插接在两侧的凹槽内。此种翻边模具的定位结构较简单,定位效果较差,影响产品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成型汽车前、后纵梁的翻边模具,该翻边模具的上模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成型汽车前、后纵梁的翻边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的上模座设有上压芯;所述的下模座设有下压芯;所述的上模座下表面的两端均设有凸起,所述的下模座上表面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的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的上模座与所述的下模座合模时,所述的凸起一一对应地插接在所述的凹槽内,所述的上压芯与所述的下压芯之间形成用于放置产品的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座且位于所述的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通过合页铰接在所述的下模座上;所述的上模座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的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插槽,所述的定位柱一一对应地插接在所述的定位插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成型汽车前、后纵梁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页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的下模座侧壁的边缘处,所述的合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定位柱的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成型汽车前、后纵梁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压芯上设有多个定位齿,所述的上压芯上设有与所述的定位齿相配合的齿槽,所述的定位齿的端部嵌入在所述的齿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成型汽车前、后纵梁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齿包括连接体及齿体,所述的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的齿体相连接且所述的连接体与所述的齿体一体成型;所述的下压芯上设有与所述的连接体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的连接体嵌入且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安装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成型汽车前、后纵梁的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座设有上容纳槽,所述的上容纳槽的槽底设有多个上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仕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