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逆变板支撑结构及逆变器
[0001]本申请属于焊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逆变板支撑结构及逆变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传统交直流焊机的逆变器组件通常包括一次逆变电路板、二次逆变电板和风机;固定方式大多单独固定于焊机内部铁板或散热器上,因此,易使得焊机内部组件过多,安装复杂和繁琐;且焊机只有一个风道,存在散热不均匀,冷风和热风混在一起等现象,导致散热效果差,散热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逆变板支撑结构及逆变器,至少解决了在先技术中交直流焊机的逆变器的各个元件单独固定于焊机内部导致内部组件多、安装复杂,焊机内风道单一导致散热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逆变板支撑结构,包括:
[0005]支撑罩,所述支撑罩包括支撑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相对两侧的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
[0006]鼓风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撑罩;
[0007]第一风道,由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围成,所述第一风道的一端与所述鼓风组件连通且另一端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罩(1),所述支撑罩(1)包括支撑板(11)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板(11)的相对两侧的第一安装部(12)与第二安装部(13);鼓风组件(2),连接于所述支撑罩(1);第一风道(3),由所述支撑板(11)与所述第一安装部(12)围成,所述第一风道(3)的一端与所述鼓风组件(2)连通且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风道(3)包括沿垂直气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上风道(31)、第一中风道(32)与第一下风道(33);第二风道(4),由所述支撑板(11)与所述第二安装部(13)围成,所述第二风道(4)的一端与所述鼓风组件(2)连通且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风道(4)包括沿垂直气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上风道(41)、第二中风道(42)与第二下风道(43);所述第一风道(3)与所述第二风道(4)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11)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2)包括间隔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1)一侧的第一上板(121)与第一下板(122);所述第二安装部(13)包括间隔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1)另一侧的第二上板(131)与第二下板(1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上连接有于所述第一风道(3)内沿气流方向延伸的第一上叶片(14)与第一下叶片(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4)内设有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1)的第二导向叶片(16)以及沿气流方向贯穿所述第二风道(4)的导向板(17);所述导向板(17)用于传输电流,且用于分隔气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