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抗震耗能连接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装配式抗震耗能连接构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在建筑行业装配式建筑运用越来越广泛,它是用预制好的构件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施工速度快,生产成本比较低,能够节约材料,降低浪费,更加环保,构件机械化程度高,设计灵活,但其连接构造均属于刚性连接,采用“强节点,弱构件”的硬抗方式抗震,其抗震耗能能力差,震后损坏严重并无法更换、修复困难;并且以目前的装配式建筑而言,还无法实现所有构件均机械化安装,其连接部位还需要采用后浇的形式进行连接,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装配式的优势,减慢了施工速度。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装配式抗震耗能连接构造,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装配式抗震耗能连接构造,包括梁柱连接结构:梁构件端部设置钢制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抗震耗能连接构造,包括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梁构件(2)端部设置钢制连接头(1),梁构件(2)内部受力钢筋(3)与钢制连接头(1)焊接,钢制连接头(1)四个角分别与连接钢板(4)焊接,连接钢板(4)分别与圆形钢筒(5)焊接,钢筒(5)外套钢制连接件一(6),钢制连接件一(6)内侧放置钢板一(7),钢板一(7)两边与卡板一(12)焊接,钢板一(7)上焊接内钢圆筒(8),内钢圆筒(8)外套弹簧一(9),弹簧一(9)内穿外钢圆筒(10),外钢圆筒(10)与外钢板(11)焊接,外钢板(11)通过螺栓(13)固定于钢制连接件一(6)上,钢制连接件一(6)的一端与钢板三(22)焊接,钢板三(22)与圆形钢筒(5)之间放置弹簧二(23),在柱构件(14)上设置钢制连接件二(15),钢制连接件二(15)上焊接钢制耳板(16),钢制耳板(16)通过钢制卡销(17)与拉杆(20)连接,拉杆(20)内穿钢板三(22)、弹簧二(23)、圆形钢筒(5)、弹簧三(24)、钢板二(18),拉杆(20)通过第一螺帽(19)固定与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红日,周山脉,邱海清,黄霸,李建宏,许庆钟,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设高新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