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湘龙专利>正文

一种输液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11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一种输液用阀,包括可旋动阀盖、透明阀座、阀芯和按钮,按钮组装于阀盖、阀盖装配于阀座上围成空腔,阀芯装设于空腔内,阀芯内成型有中空内腔,阀芯上部与按钮及阀盖之间围成空气通道,阀芯上部设有硅胶薄壁段、顶部开有连接通孔;中空内腔与阀座内壁之间围成输液腔,阀座侧壁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中空内腔设有规则壁,随阀盖转动而形变至不规则、阀盖复位后逐渐恢复,阀盖转动使进液口打开、复位使进液口封堵;按钮的按压部设有通气孔和凸台,凸台密封于连接通孔中;再次输液前按下按压部,若规则壁快速恢复,则输液通路通畅,反之堵管。可实现正压封管的同时自动产生持续正压,方便观察判定输液通路是否堵管。路是否堵管。路是否堵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用阀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用阀。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临床输液护理中,留置针(又称套管针)被广泛应用。在实际使用中,留置针堵塞是静脉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原因之一在于血液回流凝固导致针管堵塞。而引发回血的原因很多,如护士封管方法不当、输液间隔期患者肢体活动幅度大(如幼儿的好动性使然)或剧烈咳嗽等引起人体血压波动、意外碰压延长管等均有可能造成血液回流导管,引发堵管风险。并且,回血堵管通常发生在导管前端一小段管腔中,位于患者表皮肤以下,不易察觉。
[0003]因此,在再次输液前需先确认导管中是否有堵管发生,其判断方法是通过在负压作用下,观察导管中是否有快速回血,若能观察到快速回血,则说明没有堵管发生;反之,则堵管。现有留置针一次输液结束,封管后还采用单手夹夹闭延长管的方式来断开输液管路。在输液间隔期单手夹夹闭状态下,单手夹前端(靠近人体端)的输液管路处于静止状态,并不是保持对血路的正压状态,这样在再次输液前,松开单手夹时会因延长管管壁的回弹产生一定的负压作用,从而产生快速回血(若未堵管)。但松开单手夹时产生的负压量有限,只能引起微量回血,该微量回血往往只是位于导管的置入皮肤段,不便于观察判断是否有堵管发生,通常需要外接注射器尝试回抽看是否有回血来判断。在实际临床中,存在由于护士操作程序上的不熟练、或嫌操作繁琐并抱着侥幸心理,未先确认管路是否畅通,就直接连接外部输液管继续输液,而后才发现有堵管发生,需要进行相关处置操作,如拔除置管,更换输液器具后重新置管等(具体如何处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这样会给患者造成不适,若得不到患者的理解和配合,还可能引发医患纠纷。
[0004]另外,单手夹是利用外力直接让延长管产生变形来实现输液管路的通/断,其夹紧动作可单手操作,但在需要再次输液时,松开单手夹的动作则需双手配合操作,其不可避免地会对延长管产生一个扯动的力度,会引起患者不适,甚至导致留置针移位,护士只能尽量小心操作、避免动作过大,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输液用阀,可取代单手夹,在输液结束或需要暂停输液时快速断开输液通路,正压封管的同时自动产生持续正压,有效避免回血,并且,在长时间不输液后再次输液前,无需外部接入,便可方便快捷地观察判定输液通路是否有堵管发生,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了延长管晃动,减轻了护士工作强度。
[0006]本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输液用阀,包括可旋动阀盖、透明阀座、弹性软质阀芯和弹性软质按钮,所述按钮组装于阀盖上、所述阀盖装配于阀座上围成空腔,所述阀芯装设于空腔内,所述阀芯内
成型有中空内腔,所述阀芯上部与按钮及阀盖之间围成空气通道,且阀芯上部设有硅胶薄壁段,所述硅胶薄壁段用于空气通道中的气体向中空内腔内缓慢渗透,所述阀芯顶部开有连通中空内腔与空气通道的连接通孔;
[0008]所述中空内腔外壁与阀座内壁之间围成有可供药液通过的输液腔,所述阀座侧壁设有用于连通输液腔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中空内腔侧壁对应于输液腔位置设有易于识别的规则壁,所述规则壁可随阀盖转动而形变至不规则状、同时中空内腔容积逐渐变小,并且,在阀盖复位后又逐渐恢复形变、同时中空内腔容积逐渐恢复,其中,所述阀盖转动使进液口被打开、阀盖复位使进液口被封堵;
[0009]所述按钮通过按压部固定组装于阀盖上,所述按压部开有用于连通外界与空气通道的通气孔,所述按压部上设有伸入空腔内的凸台,所述凸台适配密封穿设于连接通孔中,且二者之间的密封位可在中空内腔容积不断变小过程中形成供空气排出的缝隙;
[0010]所述阀盖复位后再次输液前,手动按压所述按压部向下凹陷形变、使凸台向下穿出连接通孔而打开密封,从而外部空气快速进入中空内腔,若观察到规则壁快速恢复形变,则判定输液通路通畅,反之,则堵管。
[0011]优选的,所述规则壁与相对应的阀座内壁之间空隙配合,且初始,规则壁呈平直状。
[0012]优选的,所述阀芯底部与阀座固定连接、上部与阀盖固定连接,手动旋转阀盖时可带动阀芯上部一同旋转,从而使中空内腔发生拧转形变。
[0013]优选的,所述中空内腔为凸型腔,包括相通的小腔室和大腔室,其中,
[0014]小腔室所在阀芯上部自上而下依次为连接通孔段、硅胶薄壁段、以及装配段,所述连接通孔的孔径小于硅胶薄壁段及装配段中空内腔口径,所述装配段圆周分布开有多个连接槽,所述阀盖向下凸设有相应数量的多个连接柱,所述多个连接柱匹配嵌入多个连接槽中,用以将阀芯上部与阀盖固定连接;
[0015]大腔室的侧壁即为所述规则壁,所述中空内腔发生拧转形变是指大腔室发生拧转形变,此过程中,中空内腔容积随拧转角度的增大而不断变小,内部气压不断升高,连接通孔发生膨胀,凸台与连接通孔之间的密封位形成供空气排出的缝隙。
[0016]优选的,所述装配段与阀盖贴接的一端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阀座内壁过盈配合,可在阀芯上部随阀盖一同旋转时确保与阀座内壁之间的密封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密封环以下的阀芯外壁与阀座内壁之间围成所述输液腔,所述装配段与进液口位置相应处设有封堵凸起,所述封堵凸起与阀座内壁适配贴合密接并可转动,初始,所述封堵凸起的端面封堵进液口靠近输液腔内一侧的端口,输液通路断开,当手动旋转阀盖带动阀芯上部一同旋转至预设位置,所述封堵凸起随阀芯上部的旋转而转动离开进液口端口,输液通路连通。
[0018]优选的,所述硅胶薄壁段的壁厚为0.2~0.5mm。
[0019]优选的,所述按压部构造成自其边缘向中心弧形过渡凸起。
[0020]优选的,所述按压部与凸台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直径小于连接通孔的孔径。
[0021]优选的,所述阀座外壁上设有“初始”和“输液”标识,所述阀盖上设有旋转指示线。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技术的输液用阀接入输液通路,可取代现有留置针普遍使用的单手夹,在输液结束或需要暂停输液时快速断开输液通路,并实现正压封管,同时自动产生长时间的持续正压,防止回血堵管;并且,在长时间不输液后再次输液前,无需外部接入(如外接注射器进行尝试回抽),便可方便快捷地观察判定输液通路是否有堵管发生;其操作实现不依赖外力对延长管的压迫变形来完成,避免了单手夹操作易扯动延长管而给患者造成不适的问题,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减轻护士工作强度,有效解决了留置针在输液间隔期的堵管问题。
[0024]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5]图1本实施例的输液用阀在初始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2本实施例的输液用阀在输液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0027]图3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旋动阀盖、透明阀座、弹性软质阀芯和弹性软质按钮,所述按钮组装于阀盖上、所述阀盖装配于阀座上围成空腔,所述阀芯装设于空腔内,所述阀芯内成型有中空内腔,所述阀芯上部与按钮及阀盖之间围成空气通道,且阀芯上部设有硅胶薄壁段,所述硅胶薄壁段用于空气通道中的气体向中空内腔内缓慢渗透,所述阀芯顶部开有连通中空内腔与空气通道的连接通孔;所述中空内腔外壁与阀座内壁之间围成有可供药液通过的输液腔,所述阀座侧壁设有用于连通输液腔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中空内腔侧壁对应于输液腔位置设有易于识别的规则壁,所述规则壁可随阀盖转动而形变至不规则状、同时中空内腔容积逐渐变小,并且,在阀盖复位后又逐渐恢复形变、同时中空内腔容积逐渐恢复,其中,所述阀盖转动使进液口被打开、阀盖复位使进液口被封堵;所述按钮通过按压部固定组装于阀盖上,所述按压部开有用于连通外界与空气通道的通气孔,所述按压部上设有伸入空腔内的凸台,所述凸台适配密封穿设于连接通孔中,且二者之间的密封位可在中空内腔容积不断变小过程中形成供空气排出的缝隙;所述阀盖复位后再次输液前,手动按压所述按压部向下凹陷形变、使凸台向下穿出连接通孔而打开密封,从而外部空气快速进入中空内腔,若观察到规则壁快速恢复形变,则判定输液通路通畅,反之,则堵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则壁与相对应的阀座内壁之间空隙配合,且初始,规则壁呈平直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底部与阀座固定连接、上部与阀盖固定连接,手动旋转阀盖时可带动阀芯上部一同旋转,从而使中空内腔发生拧转形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湘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湘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