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湘龙专利>正文

一种持续正压输液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91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持续正压输液接头,包括胶壳、正压胶塞和弹性负压气囊,胶壳的内部设有可供药液通过的主腔体,正压胶塞和弹性负压气囊安装在主腔体中并各自形成密封的腔室,正压胶塞所处的腔室中设有对外的排气孔,弹性负压气囊所处的腔室中设有和外部连通的气体渗透结构,所述气体渗透结构用于在弹性负压气囊形变恢复过程中使外部气体反向缓慢渗透入弹性负压气囊所处的腔室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减轻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量,在输液完成后可实现快速正压封管,而且还可以保持管路长时间的持续正压,从而有效解决留置针堵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持续正压输液接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持续正压输液接头。
技术介绍
目前在各大医院,各类留置针被大量的应用。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留置针给医患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伴有风险。因为目前所用的留置针均面临在输液完成后,当长时间停止输液时,将有发生血液凝固产生堵管的风险。如果堵管产生血栓的话会给患者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为解决此难题,目前普遍使用的解决方法为医院每隔一定时间(如8小时)由护士定期进行正压封管,但这种做法不但费时费力,还可能由于护士的封管手法不当而造成堵管。为解决此问题,市面上也常应用正压接头,但目前产品都只能产生瞬间正压,无法长时间保持正压状态,因此堵管现象还是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持续正压输液接头,所述输液接头可在输液完成后产生瞬间正压封管并在输液管路上自动产生长时间持续正压,从而有效解决堵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持续正压输液接头,包括胶壳、正压胶塞和弹性负压气囊,胶壳的内部设有可供药液通过的主腔体,正压胶塞和弹性负压气囊安装在主腔体中并各自形成密封的腔室,正压胶塞所处的腔室中设有对外的排气孔,弹性负压气囊所处的腔室中设有和外部连通的气体渗透结构,所述气体渗透结构用于在弹性负压气囊形变恢复过程中使外部气体反向缓慢渗透入弹性负压气囊所处的腔室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气体渗透结构包括鸭嘴阀、由单层或多层的纳米孔高分子膜构成的单向阀、单条或多条单向受限的微孔通道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胶壳包括上胶壳、下胶壳,上胶壳与下胶壳固定连接,连接后内部空腔形成输液通路。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胶壳由医用高分子塑胶材料制成,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其上部设有用于供外部输液注射接头插入的母鲁尔接头,下部可与下胶壳组合,并通过UV胶与下胶壳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下胶壳由医用高分子塑胶材料制成,其末端可与留置针的延长管相连接,并通过中心通孔连接形成一条直通的输液通路。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正压胶塞由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其下端固定在下胶壳上,其顶部与上胶壳的母鲁尔接头齐平,并与上胶壳的中空型腔贴合形成密封部位;正压胶塞的下部截面为半圆形,且下部设有D形中空。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负压气囊设有中空的腔体,其下端固定在下胶壳上,弹性负压气囊由弹性高分子材料或者慢回弹高分子材料制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变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出一种持续正压输液接头,包括胶壳、胶塞气囊组件,胶壳的内部设有可供药液通过的主腔体,胶塞气囊组件包括正压胶塞和弹性负压气囊,胶塞气囊组件安装在主腔体内,其下方对应胶壳的位置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气体渗透结构,所述气体渗透结构用于在弹性负压气囊形变恢复过程中使外部气体反向缓慢渗透入弹性负压气囊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气体渗透结构包括鸭嘴阀、由单层或多层的纳米孔高分子膜构成的单向阀、单条或多条单向受限的微孔通道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胶壳包括上胶壳、下胶壳,上胶壳与下胶壳固定连接,连接后内部空腔形成输液通路;上胶壳由医用高分子塑胶材料制成,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其上部设有用于供外部输液注射接头插入的母鲁尔接头,下部可与下胶壳组合,并通过UV胶与下胶壳连接;下胶壳由医用高分子塑胶材料制成,其末端可与留置针的延长管相连接,并通过中心通孔连接形成一条直通的输液通路;胶塞气囊组件由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胶塞气囊组件的下端固定在下胶壳上,顶部与上胶壳的母鲁尔接头齐平,并与上胶壳的中空型腔贴合形成密封部位,用于防止药液渗漏;胶塞气囊组件的下部截面为圆形或长圆形,上部设有D形中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在具有正压胶塞的同时,还设置了下压时协同变形的弹性负压气囊。在输液完成后撤回外输液接头时正压胶塞产生瞬间正压,快速封管。同时弹性负压气囊在真空负压控制下形变缓慢恢复,从而产生持续正压,防止在长时间停止输液过程中血液发生回流。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减轻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量,在输液完成后可实现快速正压封管,而且还可以保持管路长时间的持续正压,从而有效解决留置针堵管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持续正压输液接头实施例1的平面剖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正压胶塞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剖面图;图4是图2中B-B剖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鸭嘴阀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鸭嘴阀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持续正压输液接头实施例2的平面剖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持续正压输液接头实施例2的药液流动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1外界输液接头接入时的药液流动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1外界输液接头拨出后微量持续正压状态的药液流动示意图;图11是实施例2微量持续正压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1-上胶壳;102-下胶壳;200-正压胶塞;300-弹性负压气囊;400-排气孔;500-鸭嘴阀;600-胶塞气囊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例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的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的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文中所称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时,它可以直接固定到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通过媒介元件固定。当一个元件被描述为与另一个元件“连接”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通过媒介元件连接。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顶部”、“底部”、“左侧”、“右侧”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一种持续正压输液接头,如图1所示,包括胶壳、正压胶塞200和弹性负压气囊300,胶壳包括上胶壳101、下胶壳102,上胶壳101与下胶壳102固定连接,连接后内部为可供药液通过的主腔体(空腔形成输液通路),正压胶塞200和弹性负压气囊300的下端分别与下胶壳102固定连接,安装在主腔体中并各自形成密封的腔室,正压胶塞200所处的腔室下方与下胶壳102对应的位置设有对外的排气孔400,弹性负压气囊300所处的腔室下方与下胶壳102对应的位置设有可与外部空气连通的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持续正压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壳、正压胶塞和弹性负压气囊,胶壳的内部设有可供药液通过的主腔体,正压胶塞和弹性负压气囊安装在主腔体中并各自形成密封的腔室,正压胶塞所处的腔室中设有对外的排气孔,弹性负压气囊所处的腔室中设有和外部连通的气体渗透结构,所述气体渗透结构用于在弹性负压气囊形变恢复过程中使外部气体反向缓慢渗透入弹性负压气囊所处的腔室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持续正压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壳、正压胶塞和弹性负压气囊,胶壳的内部设有可供药液通过的主腔体,正压胶塞和弹性负压气囊安装在主腔体中并各自形成密封的腔室,正压胶塞所处的腔室中设有对外的排气孔,弹性负压气囊所处的腔室中设有和外部连通的气体渗透结构,所述气体渗透结构用于在弹性负压气囊形变恢复过程中使外部气体反向缓慢渗透入弹性负压气囊所处的腔室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续正压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渗透结构包括鸭嘴阀、由单层或多层的纳米孔高分子膜构成的单向阀、单条或多条单向受限的微孔通道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续正压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壳包括上胶壳、下胶壳,上胶壳与下胶壳固定连接,连接后内部空腔形成输液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持续正压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胶壳由医用高分子塑胶材料制成,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其上部设有用于供外部输液注射接头插入的母鲁尔接头,下部可与下胶壳组合,并通过UV胶与下胶壳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持续正压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下胶壳由医用高分子塑胶材料制成,其末端可与留置针的延长管相连接,并通过中心通孔连接形成一条直通的输液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持续正压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胶塞由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其下端固定在下胶壳上,顶部与上胶壳的母鲁尔接头齐平,并与上胶壳的中空型腔贴合形成密封部位;正压胶塞的下部截面为半圆形,且下部设有D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湘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湘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