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输液装置,包括输液袋、连接头和输液管,输液袋的出液口处设置有连接管,连接头包括内接管和外接管,内接管上端与连接管连接,内接管可拆卸地套接在外接管内,外接管下端与输液管连接。该输液装置可以保证输液管与输液袋的稳固连接。保证输液管与输液袋的稳固连接。保证输液管与输液袋的稳固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输液是常见的医疗手段,使用时通过输液瓶或输液袋盛装药液,再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稳定的将药液注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
[0003]临床上使用的输液器一般由瓶塞穿刺器、输液管、莫非氏滴管、流控开关和穿刺针头构成,在输液过程中,需要把穿刺器的塑料针头插入输液瓶或输液袋中,这种类型的输液器在给病人进行输液时,如幼儿或有特殊情况的病人在动作幅度过大的时候对输液管造成拉扯,从而导致瓶塞穿刺器脱落,增加回血、阻塞、污染等护理风险,对病人造成伤害,或因此发生医疗纠纷,给医院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输液装置,可以保证输液管与输液袋的稳固连接。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输液装置,包括输液袋、连接头和输液管,输液袋的输液口处设置有连接管,连接头包括内接管和外接管,内接管上端与连接管连接,内接管可拆卸地套接在外接管内,外接管下端与输液管连接。
[0007]此外,本技术还提供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0008]外接管设置有若干个沿其周向均匀分布有卡块,卡块与外接管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内接管外壁对应卡块处设置有卡槽,卡块在第一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伸入卡槽内。
[0009]外接管开设有若干个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通槽,第一弹簧同轴设置在通槽内且第一弹簧的中间位置与通槽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卡块套设在第一弹簧内且该卡块的中间位置与弹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外接管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将卡块压入卡槽内的锁紧件。
[0010]锁紧件包括锁紧套和第二弹簧,锁紧套和第二弹簧同轴套设在外接管外侧,锁紧套可沿外接管轴向往复滑动,锁紧套内壁的上端设置有紧贴外接管外壁的挤压圈,第二弹簧位于外接管和锁紧套之间,且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挤压圈下端面固定连接、下端与外接管下端的连接台固定连接。
[0011]外接管内壁凸设有一圈沿其周向设置有的凸台,凸台上端设置有橡胶圈,内接管套设于外接管内时内接管的下端面抵靠橡胶圈。
[0012]内接管上端设置有连接口,连接口与连接管螺纹连接。
[0013]外接管下端与输液管螺纹连接。
[00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势在于:
[0015]揭示了一种输液装置,其包括输液袋、连接头和输液管,输液袋的输液口处设置有连接管,连接头包括内接管和外接管;输液时,内接管上端与连接管连接,内接管可拆卸地
套接在外接管内,外接管下端与输液管连接,相比于现有输液器通过瓶塞穿刺器直接插入输液袋中的连接方式,本技术采用连接头将连接管与输液管进行连接的方式,其连接更加稳固,可以避免输液时由于病人动作幅度过大导致输液管分离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的A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4是内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外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1、输液袋;2、连接头;21、内接管;211、卡槽;212、连接口;22、外接管;221、卡块;222、第一弹簧;223、通槽;224、橡胶圈;3、输液管;4、连接管;6、锁紧件;61、锁紧套;611、挤压圈;62、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0024]如图1
‑
5所示,本实施例的输液装置,包括输液袋1、连接头2和输液管3,输液袋1的输液口处设置有连接管4。
[0025]连接头2包括内接管21和外接管22,内接管21上端与连接管4连接,内接管21可拆卸地套接在外接管22内,外接管22下端与输液管3连接。具体的,外接管22设置有若干个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卡块221,卡块221与外接管22通过第一弹簧222连接,内接管21外壁对应卡块221处设置有卡槽211;外接管 22开设有若干个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通槽223,第一弹簧222同轴设置在通槽 223内且第一弹簧222的中间位置与通槽223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卡块221套设在第一弹簧222内且该卡块221的中间位置与弹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即第一弹簧222的中间延伸部分与卡块221固定连接;内接管21与外接管22连接时,内接管21插入外接管22内,内接管21的外壁顶住卡块221,继续插入内接管21,卡块221在第一弹簧222弹力的作用下伸入内接管21外壁的卡槽 211内,从而实现内接管21与外接管22的连接。
[0026]此外,外接管22内壁凸设有一圈沿其周向设置有的凸台,凸台上端设置有橡胶圈224,内接管21套设于外接管22内时内接管21的下端面抵靠橡胶圈224,橡胶圈224具有弹性,可以保证内接管21与外接管22连接时的密封性。
[0027]外接管22下端设置有内螺纹,输液管3上设置有外螺纹,输液管3与外接管22下端螺纹连接。
[0028]内接管21上端设置有连接口212,连接口212设置有内螺纹,连接管4设置有外螺纹,连接管4与连接口212螺纹连接。
[0029]外接管22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将卡块221压入卡槽211内的锁紧件6,锁紧件6包括锁
紧套61和第二弹簧62,锁紧套61和第二弹簧62同轴套设在外接管 22外侧,锁紧套61可沿外接管22轴向往复滑动,锁紧套61内壁的上端设置有紧贴外接管22外壁的挤压圈611,第二弹簧62位于外接管22和锁紧套61之间,且第二弹簧62的上端与挤压圈611下端面固定连接、下端与外接管22下端的连接台固定连接,在常规状态下,由于第二弹簧62的作用,锁紧套61上端与外接管22上端平齐。
[0030]具体的,当内接管21与外接管22连接时,卡块221的一端伸入卡槽211 内,挤压圈611位于卡块221外侧,阻挡卡块221向外活动,使得卡块221不能从卡槽211退出,以实现内接管21与外接管22的稳固连接;当内接管21与外接管22分离时,向下滑动锁紧套61,第二弹簧62被压缩,此时卡块221不再受挤压圈611阻挡,向外运动,从卡槽211内退出,可将内接管21与外接管 22分离。
[0031]本技术在使用时,输液袋1输液口处的连接管4与内接管21上端的连接口212螺纹连接,输液管3与外接管22下端螺纹连接,从而可保证输液袋1 至输液管3管路区段的稳固连接,消除现有输液器管路易分离的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袋(1)、连接头(2)和输液管(3),所述输液袋(1)的输液口处设置有连接管(4),所述连接头(2)包括内接管(21)和外接管(22),所述内接管(21)上端与所述连接管(4)连接,所述内接管(21)可拆卸地套接在所述外接管(22)内;所述外接管(22)下端与所述输液管(3)连接;所述外接管(22)设置有若干个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卡块(221),所述卡块(221)与所述外接管(22)通过第一弹簧(222)连接,所述内接管(21)外壁对应卡块(221)处设置有卡槽(211),所述卡块(221)在第一弹簧(222)弹力的作用下伸入所述卡槽(211)内;所述外接管(22)开设有若干个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通槽(223),所述第一弹簧(222)同轴设置在所述通槽(223)内且第一弹簧(222)的中间位置与所述通槽(223)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卡块(221)套设在所述第一弹簧(222)内且该卡块(221)的中间位置与所述弹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外接管(22)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将卡块(221)压入所述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秋玲,陈健,闫月,谢凤仁,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