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片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063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浮片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药物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浮片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浮片剂,属于制剂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胃漂浮制剂要求水快速渗透从而快速产气,因此大多数泡腾漂浮系统没有 采用膜包衣技术,但这种泡腾漂浮系统往往因为漏气导致悬浮力不足。因此有一些 文献提出了薄膜包衣漂浮技术。
[0003]专利US8580303和US8333991报道了一种剂型,其包含(a)至少一种含有产 气剂和加巴喷丁的组分,以及(b)至少有一种包裹(a)的亲水性薄膜。其中,该 亲水性膜通过膨胀而扩大,漂浮在胃液上,胃液可渗透其中。专利US8529955、 US8440232和US8475813提出了一种剂型,该剂型包含:加巴喷丁和药学上可接 受的含赋形剂的片芯,以及围绕片芯的半透膜,该半透膜包含增塑剂,胃液可渗透, 但对于不溶解的加巴喷丁基本上不可渗透。Nilesh Desai等人(AAPSPharmSciTech 2017Oct;18(7):2626

2638)以及Jin Guan等人 (Int.J.Pharm.383(2010)30

36)还介绍了渗透片剂在胃滞留剂型中的应用。但是, 由于药物释放需要透过包衣膜的多孔通道,因此药物必须以分子状态溶解在介质中。 难溶性药物颗粒无法通过薄膜释放,该技术应用于这类药物时会存在释放速率低的 问题。
[0004]Sheng

Feng Hung等人(PLoS One.2014:9(6):e100321)将含增塑剂的聚 合物包衣应用于多单元漂浮药物递送系统。Vinay Kumar Katakam等人 (Trop.J.Pharm.Res.4月2014;13(4):489

496)传授了一种在片剂表面实施三 层包衣的技术,包括一个隔离层、一个泡腾层(产气层,不在片芯内部产气)和外 部聚合物膜层。然而,在片芯外部包衣会延迟片剂起漂时间。同时,在该片芯外围 产生的气体将阻碍药物释放,并进一步导致批间溶出的波动。
[0005]Ampanart Huanbuta等人(PharmSciTech,第17卷,第3期,2016年6月)介 绍了一种新的漂浮系统,其片芯被一层半透膜包围。片芯含高比例的水不溶性微晶 纤维素或产气剂。在溶出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均匀分布在片芯中(参考文章中制品 的图4和图8)。这种气体在片芯内或在薄膜包衣周围的均匀分布将阻碍药物释放 并引起药物释放的波动。
[0006]Zulfequar A.Khan等人(AAPS Pharmsitech,第12卷,第4期,2011年12月) 介绍了一种漂浮片剂,该片剂将载药片芯包上产气层和聚合物层。这样聚合物膜可 以起到屏蔽的作用,防止胃液瞬间渗透进入膜内,从而延迟碳酸氢钠转化为二氧化 碳。药物通过释药孔释放。Rania A.H.Ishak((J Pharm Pharm Sci,18(1)77

100, 2015)认为胃滞留制剂的优选候选药物是易溶于胃酸性环境的药物。与Khan的观点 相同,Raina也认为聚合物包衣应该能够承受二氧化碳产生的压力,以避免破裂。 Sadhana Shahi等人(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Innovation,03(15); 2015;32

49)认为药物需要从片剂聚合物膜上的释药孔释放,释药孔尺寸从600微 米到1毫米。他们还认为,对于基础渗透泵片(单层渗透泵片),首选水溶性药物。 这些文献均一致的认为包衣需要保持完整,不能破裂,因为一旦破裂会导致漏气, 悬浮力出现问题;但是由于释药孔尺寸是有限制的,为了实现
所需的释药效果,这 类剂型适用的通常为有良好水溶性或者胃酸溶性的药物,对于难溶性的药物,并不 适用。同时,文献描述的单层悬浮片或包衣悬浮片的溶出多为线性释放。此外,现 有技术中的漂浮片剂均需要包衣,通过包衣来达到漂浮和溶出的目的,制备工艺相 对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在实验中,专利技术人发现处方的辅料组合是对于悬浮片释放难溶性药物的有效方 法,并且据此研发的片剂,令人惊讶的是,在片剂表面崩解后,余下的片剂仍然可 以继续漂浮,并且不会发生彻底崩解释药的情况。
[0008]根据一些文献的处方进行研究,我们发现当产气片芯处方不包衣或普通的单层 包衣,浸入0.1N的HCl中会快速释放气体和崩解,无法稳定漂浮和持续释放,或 其漂浮力不太好。在一项研究中,我们意外地发现,通过调节片芯组分,可以有效 克服前述问题。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片剂,其中所述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 分:药物2%

30%、水溶性溶胀聚合物10

70%、辛酸葵酸聚乙二醇甘油酯0.1%
‑ꢀ
5%、产气剂8

50%、赋形剂10

50%、助流剂0.1%

5%、润滑剂0.1%

5%,促渗剂 0

7%,各组分相加为100%。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片剂可以包衣也可以不包衣,如果包衣,所述包衣增重不大于 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片剂无论是否包衣,均可以实现很好的漂浮效果,制备工艺更 加简单可控。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辅料均匀分布在片芯中,片芯是单层片,在0.1N的HCl中,片 剂膨胀并漂浮在表面上。片芯的表面快速崩散,快速释出部分药物,随后片芯继续 漂浮,缓释药物。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悬浮片表现形成两阶段的释放形式

快速然 后缓释。专利技术人认为是因为片芯中的水溶性溶胀聚合物首先快速把表面崩解然后继 续漂浮,同时,辛酸葵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可以增加片剂的吸水性,同时在溶出过程 中,降低刚开始的片剂崩解速度。从而有利于片剂快速凝胶化,稳定起漂,并持续 水化至良好的凝胶状态,使之可以实现片剂先快速释药,随后缓释药物,特别适合 难溶性药物,达到理想的溶出曲线效果。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快速片剂表面崩散是在片剂沉浸在盐酸30分钟内 产生的,而快速溶出至少5%药物。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片剂,浸入酸性介质后,片剂在数秒到数分钟时间内快速漂浮, 有效避免了进入小肠的风险,片剂表面崩解快速溶出部分药物,然后继续膨胀并可 继续漂浮数小时以上,可实现药物的持续释放。
[0013]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片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药物3%

15%、 水溶性溶胀聚合物30

70%、辛酸葵酸聚乙二醇甘油酯0.2%

5%、促渗剂0

5%、产 气剂8

30%、赋形剂15

40%、助流剂0.1%

5%、润滑剂0.5%

5%,各组分相加为 100%。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药物可以适用于任何溶解度的药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剂,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药物2%

30%、水溶性溶胀聚合物10

70%、辛酸葵酸聚乙二醇甘油酯0.1%

5%、产气剂8

50%、赋形剂10

50%、助流剂0.1%

5%、润滑剂0.1%

5%,促渗剂0

7%,各组分相加为100%;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药物3%

15%、水溶性溶胀聚合物30

70%、辛酸葵酸聚乙二醇甘油酯0.2%

5%、促渗剂0

5%、产气剂8

30%、赋形剂15

40%、助流剂0.1%

5%、润滑剂0.5%

5%,各组分相加为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剂包衣或不包衣,当包衣时,所述包衣增重不大于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剂不包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为卡博替尼或其盐、仑伐替尼或其盐、乐伐替尼或其盐或克唑替尼或其盐;优选的药物的重量百分比为2%

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剂,其特征在于,辛酸葵酸聚乙二醇甘油酯的重量百分比为0.5%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气剂为碳酸氢钠;优选的产气剂的重量比为8

2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溶性溶胀聚合物选自羟丙甲纤维素、卡波姆、聚环氧乙烷、甲基纤维素或明胶;优选的,所述的水溶性溶胀聚合物选自粘度范围为15mPa.s

4000mPa.s的羟丙甲纤维素;更优选的所述的水溶性溶胀聚合物选自羟丙甲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大伟夏怡然邓彬严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复星星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