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黄油管的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979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黄油管的布置结构,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车架底部的前摆动架和后摆动架,前摆动架和后摆动架的底部安装有后驱动桥,车架上设有发动机支座,前摆动架与后摆动架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沿板体弯折设置且一端部固定在车架内壁上的第一润滑油管和第二润滑油管,所述第一润滑油管与第二润滑油管固定在车架内壁的一端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车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定、安装方便,通过弯折较少的润滑油管,可以使润滑油管更方便安装且具有较高稳定性,润滑油管固定在车架内壁的一端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则方便为车架上的其他部件预留足够使用空间,还能避免车架内部与发动机支座相干涉以及外部避免与弯板相干涉。发动机支座相干涉以及外部避免与弯板相干涉。发动机支座相干涉以及外部避免与弯板相干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黄油管的布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润滑油管
,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黄油管的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黄油管的结构,大多从装载机后车架底部拐出后进行各种弯折进行安装,这样安装方式的黄油管弯折较多,会存在弯折较多且成本较高的问题,而多种弯折结构的黄油管在制作时,工艺制作难度大且较为繁琐,而设置在后车架底部还会存在被石头碰撞发生变形或断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稳固且成本较低的新型黄油管布置结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黄油管的布置结构,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车架底部的前摆动架和后摆动架,前摆动架和后摆动架的底部安装有后驱动桥,位于两摆动架上方的车架内壁上设置有发动机支座,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前摆动架与后摆动架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沿板体弯折设置且一端部固定在车架内壁上的第一润滑油管和第二润滑油管,所述第一润滑油管与第二润滑油管固定在车架内壁的一端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车架上。
[0005]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前摆动架和后摆动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黄油管的布置结构,包括车架(1)和安装在车架(1)底部的前摆动架(2)和后摆动架(3),前摆动架(2)和后摆动架(3)的底部安装有后驱动桥(4),位于两摆动架上方的车架(1)内壁上设置有发动机支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摆动架(2)与后摆动架(3)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沿板体弯折设置且一端部固定在车架(1)内壁上的第一润滑油管(6)和第二润滑油管(7),所述第一润滑油管(6)与第二润滑油管(7)固定在车架(1)内壁的一端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车架(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黄油管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摆动架(2)和后摆动架(3)平行间隔安装在车架(1)的底部上,所述前摆动架(2)与后摆动架(3)为条形挡板,条形挡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与车架(1)连接的安装座(8),两安装座(8)上分别设有将安装座(8)固定在车架(1)安装板上的固定螺栓(9)。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黄油管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油管(6)包括沿前摆动架(2)板体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弯折部管体(10)以及沿车架(1)安装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弯折部管体(1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黄油管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管体(10)的一端固定在前摆动架(2)上且后端部管体沿车架(1)竖直向上弯折,所述第二弯折部管体(11)设置在车架(1)安装板上端面且靠近外侧沿设置,第二弯折部管体(11)的一端与第一弯折部的末端连接,第二弯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奥孙长良黄兴明贾策东王小雪于凡位本杰柳春汀
申请(专利权)人:雷沃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