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感器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低噪型电感器,包括:电感器本体,安装座,电感器本体安装在安装座上,固定组件,安装座连同电感器本体设置在固定组件的内部,用于对电感器本体进行防护,降噪组件,固定组件通过连接件安装在降噪组件的内部,用于降低电感器本体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加油组件,加油组件设置在降噪组件的一侧,通过在固定组件与降噪组件之间加注冷却油来对电感器本体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该低噪型电感器不仅能够在电感器本体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处理,更能对电感器本体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有效的提高了电感器本体的使用寿命。本体的使用寿命。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噪型电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低噪型电感器。
技术介绍
[0002]电感器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器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电感器的主要由骨架、绕组、屏蔽罩、封装材料、磁芯或铁芯等组成,电感器在电路中主要起到滤波、振荡、延迟、陷波等作用,还有筛选信号、过滤噪声、稳定电流及抑制电磁波干扰等作用,是现在大部分电器设备中都会应用到的一种小型电子元件,而电感器在接触电流以后,就会发出一定的噪音,容易影响到人们的正常使用,所以人们开始对电感器进行改装,以此来降低电感器的噪音危害。
[0003]在现有的低噪型电感器技术中,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9216745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低噪音的电感器,其通过在电感器的外侧套装由阻尼隔音毡、聚酯纤维吸音板、减震龙骨板、防热石膏板、防水膜板等材料组成一个完整的减噪套壳,用来对电感器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处理,且在减噪套壳上设置有引线脚来将电感器的正负极接引到外侧,但是在电感器的工作过程中,随着电感器接受的电流越来越大,其本身会产生较大的热量,而现有技术对电感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难处理,容易造成电感器在高温的作用下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噪型电感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散热性不好,容易造成电感器在高温下损坏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噪型电感器,包括:
[0008]电感器本体;
[0009]安装座,所述电感器本体安装在安装座上;
[0010]固定组件,所述安装座连同电感器本体设置在固定组件的内部,用于对电感器本体进行防护,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左右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滑块,安装座的左右两端对应多个滑块安装有滑轨,所述滑块在滑轨内滑动,安装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体;
[0011]降噪组件,所述固定组件通过连接件安装在降噪组件的内部,用于降低电感器本体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降噪组件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框,固定箱固定连接在安装框的内侧壁之间;
[0012]加油组件,所述加油组件设置在降噪组件的一侧,通过在固定组件与降噪组件之间加注冷却油来对电感器本体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加油组件包括加油管,所述加油管连通在防护箱的侧壁上,加油管上安装有阀门;
[0013]吸音组件,所述吸音组件通过磁性件设置在降噪组件的上侧,用于吸收电感器本体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吸音组件包括使用框,所述使用框的内部安装有吸音棉,使用框的底端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设置有磁性件与安装框的顶端连接;
[0014]引线组件,所述引线组件设置在吸音组件上,用于接引电感器本体的正负极,引线组件包括两个引线筒,吸音棉的顶端开设有两个开口,所述开口内安装有筒套,所述引线筒固定连接在筒套中,将电感器本体的正负极通过引线筒伸出到吸音棉的外侧。
[0015]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多个连接杆,所述防护箱的前后内侧壁、左右内侧壁与内底壁均通过多个连接杆与固定箱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6]作为本方案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磁性件包括多个磁力杆,所述磁力杆固定连接在使用框的底端,安装框的顶端对应多个磁力杆开设有磁力槽。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噪型电感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中,通过将安装座连同电感器本体设置在固定组件的内部,便于对电感器本体进行防护,通过在固定组件的外侧设置有降噪组件,且通过加油组件向固定组件与降噪组件之间加注冷却油来对电感器本体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依靠冷却油吸收声波的特点达到降噪效果,通过在降噪组件的上侧设置有吸音组件,便于吸收电感器本体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且在吸音组件上设置有引线组件,便于接引电感器本体的正负极,因此,该低噪型电感器不仅能够在电感器本体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处理,更能对电感器本体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有效的提高了电感器本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中分解的局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中电感器本体、安装座与固定组件等部件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中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中固定箱、连接杆与防护箱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电感器本体;2、安装座;3、固定组件;4、降噪组件;5、连接件;6、加油组件;7、吸音组件;8、磁性件;9、引线组件;301、固定箱;302、滑块;303、滑轨;304、支撑体;401、防护箱;402、安装框;501、连接杆;601、加油管;602、阀门;701、使用框;702、吸音棉;801、磁力杆;802、磁力槽;901、引线筒;902、筒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低噪型电感器,包括:电感器本体1,电感器本体1包含有骨架、绕组、屏蔽罩、封装材料与磁心等部件能够单独实现电感器本体1的全部功能,本实用新
型的创新点是在对电感体本体的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以及热量进行处理,所以就不对电感器本体1座过多赘述;
[0027]请参阅图1与图4,安装座2,电感器本体1安装在安装座2上;
[0028]请参阅图1、图2与图4,固定组件3,安装座2连同电感器本体1设置在固定组件3的内部,用于对电感器本体1进行防护,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箱301,固定箱301的左右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滑块302,安装座2的左右两端对应多个滑块302安装有滑轨303,滑块302在滑轨303内滑动,安装座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体304,在需要将安装座2连同电感器本体1放入到固定箱301内时,将安装座2的左右两端上安装的多个滑轨303对应固定箱301的左右内侧壁上固定连接的多个滑块302滑动设置到固定箱301中,在滑块302与滑轨303之间的固定作用下,能够使安装座2以及电感器本体1不会在固定箱301中随意移动,且在安装好使用框701后,安装座2的顶端固定连接的支撑体304会与吸音棉702贴合,从而将安装座2以及电感器本体1固定在固定箱301的内部;
[0029]请参阅图1、图3与图4,降噪组件4,固定组件3通过连接件5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噪型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感器本体(1);安装座(2),所述电感器本体(1)安装在安装座(2)上;固定组件(3),所述安装座(2)连同电感器本体(1)设置在固定组件(3)的内部,用于对电感器本体(1)进行防护;降噪组件(4),所述固定组件(3)通过连接件(5)安装在降噪组件(4)的内部,用于降低电感器本体(1)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加油组件(6),所述加油组件(6)设置在降噪组件(4)的一侧,通过在固定组件(3)与降噪组件(4)之间加注冷却油来对电感器本体(1)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吸音组件(7),所述吸音组件(7)通过磁性件(8)设置在降噪组件(4)的上侧,用于吸收电感器本体(1)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引线组件(9),所述引线组件(9)设置在吸音组件(7)上,用于接引电感器本体(1)的正负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型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箱(301),所述固定箱(301)的左右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滑块(302),安装座(2)的左右两端对应多个滑块(302)安装有滑轨(303),所述滑块(302)在滑轨(303)内滑动,安装座(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体(3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型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组件(4)包括防护箱(401),所述防护箱(4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框(402),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和电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