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飞机空速管电镀处理的支撑及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支架、阴极架以及驱动组件。固定支架能够固定在电镀槽的槽沿上且能调节高度,其上有多个限位圆环。阴极架布置在固定支架上方,能够在驱动组件带动下在竖直方向及水平方向移动。待镀空速管顶部固定在阴极架上,空速管之间的安装间距与限位圆环之间的安装间距匹配。当驱动组件带动阴极架在竖直方向移动,能够将待镀空速管穿过对应限位圆环浸入槽液直至到位指示位置。当驱动组件带动阴极架在水平方向移动,能够使空速管绕与限位圆环的接触点往复摆动。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有效减少人为操作、避免空速管在阴极装置移动过程中倾倒翻转,且能批量处理。处理。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飞机空速管电镀处理的支撑及移动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航空维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飞机空速管电镀处理的支撑及移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空速管是飞机上主要用来测量飞行速度的装置,对飞机的飞行安全至关重要。飞机在向前飞行的过程中,气流会冲进空速管,在空速管末瑞的压力传感器测得气流的总压,在空速管侧面的测压孔测得气流的静压,通过总压和静压之差得到气流的动压,从而计算出气流速度即飞行速度。而飞机在飞行和停放过程中,由于长期经受风沙的撞击和不同地域天气的影响,易使原镀层和基体受到一定程度的腐蚀、损伤,因此需要经常对空速管进行电镀处理,达到防护与修复的目的。
[0003]在飞机空速管的电镀过程中,为提高电镀溶液的分散能力,减少气囊的产生,通常需要增加阴极移动装置,即采用机械装置将空速管与极杠连在一起作周期性往复运动的阴极。当前,由于没有专用工装,通常由操作人员进行手工绑扎或悬挂在普通杆架上后进行电镀,但由于新型飞机空速管本体较长,需要浸入槽液的部分尺寸较短,且空速管的导线部分也很长(约700mm),因此在操作中遇到以下问题:1、由于空速管本体较长,浸入槽液部分尺寸较短,导致空速管重心较高,加之空速管的导线部分拖拽,因此在阴极移动过程中,杆架容易发生倾倒、翻转等现象,需要操作人员在旁时刻看护并及时调整空速管的绑扎或悬挂位置,操作效率低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2、同槽处理的零件量少,无法批量处理,且不能适用于不同长度类型的空速管;3、自动化程度低,空速管浸入槽液时,需要人为判断浸入槽液部分是否符合要求,易出现多浸或少浸现象,导致空速管中关键绝缘部件损坏或达不到电镀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对空速管进行电镀时没有专用工装,由操作人员手工操作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特别是针对在阴极移动过程中容易发生倾倒、翻转,无法同槽批量处理以及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人工判断浸入槽液部分是否符合要求的不足和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飞机空速管电镀处理的支撑及移动机构。能够减少操作人员手工操作、避免阴极移动过程中空速管倾倒翻转,且能批量处理,并能够与阴极移动装置配合实现自动判断浸入槽液部分是否到位。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所述一种用于飞机空速管电镀处理的支撑及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阴极架以及驱动组件;
[0007]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撑机构、支架主体和限位机构三个部分;
[0008]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和紧固件;所述底座能够在紧固件作用下固定在电镀槽的槽沿上;
[0009]所述支架主体包括支架立柱、支架主梁和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支架立柱为空心管状结构,一端固定装配在所述支撑机构的底座上,一端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与支架主梁配合;所述支架主梁为直角折杆,竖段端部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与支架立柱配合,横段上安装多个限位机构;
[0010]所述限位机构为等间距装配在所述支架主梁横段上的多个固定圆环;
[0011]所述阴极架布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方,并能够在驱动组件带动下,在竖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移动;多个空速管顶部固定在所述阴极架上,且空速管之间的安装间距与所述固定圆环之间的安装间距匹配;所述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阴极架在竖直方向移动,并将多个空速管穿过对应固定圆环后浸入槽液中,且所述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阴极架在水平方向移动,使空速管绕与固定圆环的接触点往复摆动。
[0012]进一步的,根据空速管需要电镀部分的长度以及固定圆环的竖直位置,在空速管上布置有到位指示装置,当所述到位指示装置与所述固定圆环位置齐平时,所述到位指示装置能够被所述固定圆环触发,所述到位指示装置控制驱动组件使阴极架停止向下运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为开口向下的U型构件,向下的U型开口能够与电镀槽的槽沿贴合并卡住;所述底座的外侧设有螺纹孔;所述紧固件为头部设有操作手柄的连接螺杆,通过连接螺杆在底座的螺纹孔旋入和旋出能够紧固和松卸所述底座。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立柱与底座之间、所述支架主梁的直角处设有加强杆。
[0015]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为锁止套筒,支架主梁竖段端部插入所述支架立柱的内腔内,且通过锁止套筒紧固以及调节主梁高度。
[0016]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由槽钢制成。
[0017]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立柱由钢管制成。
[0018]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主梁由钢棒制成。
[001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圆环内衬固定有海绵。
[0020]进一步的,所述阴极架上还设置有盘线机构,能够将空速管导线整齐盘布在阴极架上,防止导线拖拽空速管。
[0021]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飞机空速管电镀处理的支撑及移动机构,能够有效减少操作人员手工操作,有效避免空速管在阴极装置移动过程中倾倒翻转,且能够与阴极移动装置配合实现自动判断浸入槽液部分是否到位;通过增加限位圆环个数还能够实现批量处理,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能够提高空速管电镀效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
[0025]图中:1、底座;2、连接螺杆;3、支架立柱;4、锁止套筒;5、支架主梁;6、加强杆;7、固定圆环;8、阴极架;9、驱动组件;10、电镀槽;11、空速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7]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飞机空速管电镀处理的支撑及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支架、阴极架8以及驱动组件9。
[0028]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撑机构、支架主体和限位机构三个部分。
[0029]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1和连接螺杆2。本实施例中底座1为开口向下的U型构件,向下的U型开口能够与电镀槽10的槽沿贴合并卡住。在底座1的外侧设有螺纹孔,在连接螺杆2头部设有操作手柄,当连接螺杆2在底座1的螺纹孔旋入时,能够将底座1固定在电镀槽10的槽沿上。
[0030]所述支架主体包括支架立柱3、支架主梁5和锁止套筒4。本实施例中支架立柱3为空心管状结构,一端固定装配在所述支撑机构的底座1上,一端通过锁止套筒4与支架主梁5配合;所述支架主梁5为直角折杆,其竖段端部插入所述支架立柱3的内腔内,且通过锁止套筒4紧固或调节支架主梁5高度,其横段上安装多个限位机构。所述支架立柱3与底座1之间、所述支架主梁5的直角处设有加强杆。
[0031]所述限位机构为等间距装配在所述支架主梁5横段上的多个固定圆环7。
[0032]所述阴极架8布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方,并能够在驱动组件9带动下,在竖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移动。如图2所示,多个待镀空速管11顶部固定在所述阴极架8上,且空速管11之间的安装间距与所述固定圆环7之间的安装间距匹配。当驱动组件9带动所述阴极架8在竖直方向移动时,能够将空速管11穿过对应固定圆环7浸入槽液中。根据空速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飞机空速管电镀处理的支撑及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阴极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撑机构、支架主体和限位机构三个部分;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和紧固件;所述底座能够在紧固件作用下固定在电镀槽的槽沿上;所述支架主体包括支架立柱、支架主梁和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支架立柱为空心管状结构,一端固定装配在所述支撑机构的底座上,一端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与支架主梁配合;所述支架主梁为直角折杆,竖段端部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与支架立柱配合,横段上安装多个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为等间距装配在所述支架主梁横段上的多个固定圆环;所述阴极架布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方,并能够在驱动组件带动下,在竖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移动;多个空速管顶部固定在所述阴极架上,且空速管之间的安装间距与所述固定圆环之间的安装间距匹配;所述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阴极架在竖直方向移动,并将多个空速管穿过对应固定圆环后浸入槽液中,且所述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阴极架在水平方向移动,使空速管绕与固定圆环的接触点往复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飞机空速管电镀处理的支撑及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根据空速管需要电镀部分的长度以及固定圆环的竖直位置,在空速管上布置有到位指示装置,当所述到位指示装置与所述固定圆环位置齐平时,所述到位指示装置能够被所述固定圆环触发,所述到位指示装置控制驱动组件使阴极架停止向下运动。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锦全,张晓明,丰培,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天水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