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墙板模具及装配式墙板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947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5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墙板模具及装配式墙板生产方法,其中,模块化装配式墙板模具包括:底模;边模,包括一对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的第一边模,一对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的第二边模,第二边模的两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第一边模相连接,第一方向垂直第二方向;第一边模包括第一连接段、与第一连接段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段、与第一连接段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三连接段;第二边模包括第四连接段、两个分别与第四连接段两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五连接段;窗模,窗模设置在第一空间内且处于一对第二边模之间;其中,底模、第一边模、第二边模和窗模之间形成浇筑空间。本申请提供的模块化装配式墙板模具提高边模利用率,加快施工进度,减小开模成本的优点。减小开模成本的优点。减小开模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墙板模具及装配式墙板生产方法


[0001]本公开一般涉及建筑构件中预制混凝土墙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墙板模具及装配式墙板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住宅建设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长期处于粗放型的生产阶段,能源和原材料消耗过大,工业化程度不高,劳动生产率及技术含量低,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逐渐被社会所重视、成为焦点并快速发展。推进建筑产业工业化,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推进绿色安全施工、提高工程质量、改造人居化境、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装配式建筑是实现建筑产业话的必然选择,装配式建筑是将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拼装而建成的房屋。
[0003]传统的制造装配式墙板的过程中,由于墙板的尺寸不一且墙板上洞口的位置不同,因此每次浇筑墙板之前都需要根据墙板实际需要的尺寸及洞口位置设计、生产墙板模具,导致墙板的开模时间较长且每种模具只能对应一种规格尺寸的墙板,进而拖慢施工进度且模板利用率低,增大开模成本,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墙板模具,用于生产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100);边模,所述边模包括一对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的第一边模(200),两所述第一边模(200)之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内还设有一对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的第二边模(300)、且所述第二边模(300)的两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第一边模(200)相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边模(200)包括:第一连接段(210)、与所述第一连接段(210)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段(220)、与所述第一连接段(210)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三连接段(230);所述第二边模(300)包括:第四连接段(310)、两个分别与所述第四连接段(310)两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五连接段(320);窗模(400),所述窗模(400)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且处于一对第二边模(300)之间;其中,所述底模(100)、第一边模(200)、第二边模(300)和窗模(400)之间形成浇筑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装配式墙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10)上间隔第一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一开槽(211)(211);所述第二连接段(220)上间隔第二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二开槽(221),所述第二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所述第三连接段(230)上间隔第三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三开槽(231),所述第三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装配式墙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段(310)和第五连接段(320)上均间隔第四间距设置有若干第四开槽(3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装配式墙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220)上还设置有第一适应槽(222),所述第一适应槽(222)位于最近的所述第二开槽(221)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210)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二开槽(221)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间距。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装配式墙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段(230)上还设置有第二适应槽(232),所述第二适应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东李永敢王志勇蔡云飞阴晓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天津工业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