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鱼蟹循环共生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共生养殖
,具体为一种稻鱼蟹循环共生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稻田产量,部分稻田通过稻鱼蟹共生养殖的方式进行种植,但是现有稻鱼蟹共生养殖方式较为单一,无法适用于各种环境,不具备规范化养殖的效果,不便于农民与农技人员进行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鱼蟹循环共生养殖方法,具备规范化养殖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稻鱼蟹共生养殖方式较为单一,无法适用于各种环境,不具备规范化养殖的效果,不便于农民与农技人员进行管理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稻鱼蟹循环共生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步骤a)挖渠;步骤b)播种;步骤c)选苗;步骤d)苗床管理;步骤e)施肥喂养;步骤f)捕捞;步骤g)收割:
[0005]步骤a)挖渠:以每666.67平方米的种植田地为例,田块四周开挖宽2米,深1.2米的环沟,田间开挖水平鱼道,使整个种植田地被均分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鱼蟹循环共生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包括步骤a)挖渠;步骤b)播种;步骤c)选苗;步骤d)苗床管理;步骤e)施肥喂养;步骤f)捕捞;步骤g)收割:步骤a)挖渠:以每666.67平方米的种植田地为例,田块四周开挖宽2米,深1.2米的环沟,田间开挖水平鱼道,使整个种植田地被均分为9格,鱼道宽1.0米,深60厘米;步骤b)播种:通过型号为2BD
‑
8RX的水稻垂直点播机对种植田地的表面进行播种,每亩约栽2.8万穴,15万株水稻苗;步骤c)选苗:以每666.67平方米的种植田地为例,共投放鱼种150公斤,平均规格180克/尾,幼蟹50公斤,平均规格8克/只;步骤d)苗床管理:每日清晨通过混合有杀虫喷雾的清水对播种至种植田地内部的水稻苗进行浇灌并利用大棚及遮阳膜对苗床温度进行管理;步骤e)施肥喂养:放养后第二天开始喂料,并定期对鱼种及蟹苗进行捕捞采样,当鱼种的重量介于180
‑
300克之间、蟹苗的重量介于8
‑
30克之间时,饲料以豆饼为主,当鱼种的重量介于300
‑
500克之间、蟹苗的重量介于30
‑
80克之间时,以小麦、青饲料、螺蛳为主,搭配少许豆饼,当鱼种的重量大于500克、蟹苗的重量大于80克时,以青饲料、螺蛳和动物内脏为主,搭配少许豆饼,鱼蟹产生的粪便能够供水稻吸收利用;步骤f)捕捞:对种植田地进行排水处理,待鱼道内部水位介于2
‑
5厘米时,利用网具进行诱捕,夜间照光徒手捕捞成年蟹,待成年蟹大致捕捞完毕时,放水干塘并对成鱼进行捕捞操作;步骤g)收割:采用人工和机械化同步收割的方式对种植田地内部水稻进行联合收割,收割完毕的割茬晒铺3
‑
5天,稻谷水分降低至百分之16左右时进行脱谷储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鱼蟹循环共生养殖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广军,王婷,王超,卢美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昌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