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鱼蟹循环共生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9457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鱼蟹循环共生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步骤a)挖渠;步骤b)播种;步骤c)选苗;步骤d)苗床管理;步骤e)施肥喂养;步骤f)捕捞;步骤g)收割,步骤a)挖渠:以每666.67平方米的种植田地为例,田块四周开挖宽2米,深1.2米的环沟,田间开挖水平鱼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对稻鱼蟹进行播种、选苗、苗床管理及施肥喂养的过程进行改良,能够提高稻鱼蟹共生养殖步骤的精细化程度,同时对施肥喂养的饲料配比进行控制,使其形成科学的有益物质配比,更适合不同生长阶段的稻鱼蟹进行食用,解决了现有稻鱼蟹共生养殖方式较为单一,无法适用于各种环境,不具备规范化养殖的效果,不便于农民与农技人员进行管理的问题。与农技人员进行管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鱼蟹循环共生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共生养殖
,具体为一种稻鱼蟹循环共生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稻田产量,部分稻田通过稻鱼蟹共生养殖的方式进行种植,但是现有稻鱼蟹共生养殖方式较为单一,无法适用于各种环境,不具备规范化养殖的效果,不便于农民与农技人员进行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鱼蟹循环共生养殖方法,具备规范化养殖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稻鱼蟹共生养殖方式较为单一,无法适用于各种环境,不具备规范化养殖的效果,不便于农民与农技人员进行管理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稻鱼蟹循环共生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步骤a)挖渠;步骤b)播种;步骤c)选苗;步骤d)苗床管理;步骤e)施肥喂养;步骤f)捕捞;步骤g)收割:
[0005]步骤a)挖渠:以每666.67平方米的种植田地为例,田块四周开挖宽2米,深1.2米的环沟,田间开挖水平鱼道,使整个种植田地被均分为9格,鱼道宽1.0米,深60厘米;
[0006]步骤b)播种:通过型号为2BD

8RX的水稻垂直点播机对种植田地的表面进行播种,每亩约栽2.8万穴,15万株水稻苗;
[0007]步骤c)选苗:以每666.67平方米的种植田地为例,共投放鱼种150公斤,平均规格180克/尾,幼蟹50公斤,平均规格8克/只;
[0008]步骤d)苗床管理:每日清晨通过混合有杀虫喷雾的清水对播种至种植田地内部的水稻苗进行浇灌并利用大棚及遮阳膜对苗床温度进行管理;
[0009]步骤e)施肥喂养:放养后第二天开始喂料,并定期对鱼种及蟹苗进行捕捞采样,当鱼种的重量介于180

300克之间、蟹苗的重量介于8

30克之间时,饲料以豆饼为主,当鱼种的重量介于300

500克之间、蟹苗的重量介于30

80克之间时,以小麦、青饲料、螺蛳为主,搭配少许豆饼,当鱼种的重量大于500克、蟹苗的重量大于80克时,以青饲料、螺蛳和动物内脏为主,搭配少许豆饼,鱼蟹产生的粪便能够供水稻吸收利用;
[0010]步骤f)捕捞:对种植田地进行排水处理,待鱼道内部水位介于2

5厘米时,利用网具进行诱捕,夜间照光徒手捕捞成年蟹,待成年蟹大致捕捞完毕时,放水干塘并对成鱼进行捕捞操作;
[0011]步骤g)收割:采用人工和机械化同步收割的方式对种植田地内部水稻进行联合收割,收割完毕的割茬晒铺3

5天,稻谷水分降低至百分之16左右时进行脱谷储存。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步骤a)挖渠,所述种植田地的四角均设置有直径为30厘米的水泥函洞,水泥函洞与环沟底部相互平齐,水泥函洞位于环沟内部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水泥函洞位于种植田地外部的一端设置有密封闸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步骤a)挖渠,挖渠过程中需要在种植田地下方铺设阻拦网,阻拦网的孔径小于一厘米且埋入土下20厘米左右,阻拦网的四边均向种植田地的外部扩展,使其沿田埂四周形成围栏,阻拦网伸出种植田地的高度需要大于1米。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步骤e)施肥喂养:待到水稻苗长至10厘米左右时,以每666.67平方米的种植田地为例,施加复合肥25千克,磷肥150千克。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步骤b)播种,首先利用生石灰对种植田地进行干塘消毒并等待3天,在插秧之前,将水稻苗通过消毒液浸泡5分钟。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步骤d)苗床管理,定期对种植田地内部水质与水位进行检测,当水质与水位均低于预设值时,更换新水,每次换水量占原田水量1/3。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步骤e)施肥喂养,当鱼种的重量介于300

500克之间、蟹苗的重量介于30

80克之间时,以每10重量份的饲料计,所述各成分的重量份为,小麦3份、青饲料3份、螺蛳为主3份,豆饼1份,当鱼种的重量大于500克、蟹苗的重量大于80克时,以每10重量份的饲料计,所述各成分的重量份为,以青饲料2份、螺蛳3份、动物内脏4份、豆饼1份。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步骤f)捕捞:网具的密度介于10

20米之间,网具投放后静置1天。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对稻鱼蟹进行播种、选苗、苗床管理及施肥喂养的过程进行改良,能够提高稻鱼蟹共生养殖步骤的精细化程度,同时对施肥喂养的饲料配比进行控制,使其形成科学的有益物质配比,更适合不同生长阶段的稻鱼蟹进行食用,解决了现有稻鱼蟹共生养殖方式较为单一,无法适用于各种环境,不具备规范化养殖的效果,不便于农民与农技人员进行管理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稻鱼蟹循环共生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步骤a)挖渠;步骤b)播种;步骤c)选苗;步骤d)苗床管理;步骤e)施肥喂养;步骤f)捕捞;步骤g)收割:
[0023]步骤a)挖渠:以每666.67平方米的种植田地为例,田块四周开挖宽2米,深1.2米的环沟,田间开挖水平鱼道,使整个种植田地被均分为9格,鱼道宽1.0米,深60厘米;
[0024]步骤b)播种:通过型号为2BD

8RX的水稻垂直点播机对种植田地的表面进行播种,每亩约栽2.8万穴,15万株水稻苗;
[0025]步骤c)选苗:以每666.67平方米的种植田地为例,共投放鱼种150公斤,平均规格180克/尾,幼蟹50公斤,平均规格8克/只;
[0026]步骤d)苗床管理:每日清晨通过混合有杀虫喷雾的清水对播种至种植田地内部的水稻苗进行浇灌并利用大棚及遮阳膜对苗床温度进行管理;
[0027]步骤e)施肥喂养:放养后第二天开始喂料,并定期对鱼种及蟹苗进行捕捞采样,当
鱼种的重量介于180

300克之间、蟹苗的重量介于8

30克之间时,饲料以豆饼为主,当鱼种的重量介于300

500克之间、蟹苗的重量介于30

80克之间时,以小麦、青饲料、螺蛳为主,搭配少许豆饼,当鱼种的重量大于500克、蟹苗的重量大于80克时,以青饲料、螺蛳和动物内脏为主,搭配少许豆饼,鱼蟹产生的粪便能够供水稻吸收利用;
[0028]步骤f)捕捞:对种植田地进行排水处理,待鱼道内部水位介于2

5厘米时,利用网具进行诱捕,夜间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鱼蟹循环共生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包括步骤a)挖渠;步骤b)播种;步骤c)选苗;步骤d)苗床管理;步骤e)施肥喂养;步骤f)捕捞;步骤g)收割:步骤a)挖渠:以每666.67平方米的种植田地为例,田块四周开挖宽2米,深1.2米的环沟,田间开挖水平鱼道,使整个种植田地被均分为9格,鱼道宽1.0米,深60厘米;步骤b)播种:通过型号为2BD

8RX的水稻垂直点播机对种植田地的表面进行播种,每亩约栽2.8万穴,15万株水稻苗;步骤c)选苗:以每666.67平方米的种植田地为例,共投放鱼种150公斤,平均规格180克/尾,幼蟹50公斤,平均规格8克/只;步骤d)苗床管理:每日清晨通过混合有杀虫喷雾的清水对播种至种植田地内部的水稻苗进行浇灌并利用大棚及遮阳膜对苗床温度进行管理;步骤e)施肥喂养:放养后第二天开始喂料,并定期对鱼种及蟹苗进行捕捞采样,当鱼种的重量介于180

300克之间、蟹苗的重量介于8

30克之间时,饲料以豆饼为主,当鱼种的重量介于300

500克之间、蟹苗的重量介于30

80克之间时,以小麦、青饲料、螺蛳为主,搭配少许豆饼,当鱼种的重量大于500克、蟹苗的重量大于80克时,以青饲料、螺蛳和动物内脏为主,搭配少许豆饼,鱼蟹产生的粪便能够供水稻吸收利用;步骤f)捕捞:对种植田地进行排水处理,待鱼道内部水位介于2

5厘米时,利用网具进行诱捕,夜间照光徒手捕捞成年蟹,待成年蟹大致捕捞完毕时,放水干塘并对成鱼进行捕捞操作;步骤g)收割:采用人工和机械化同步收割的方式对种植田地内部水稻进行联合收割,收割完毕的割茬晒铺3

5天,稻谷水分降低至百分之16左右时进行脱谷储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鱼蟹循环共生养殖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广军王婷王超卢美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昌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