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鱼虾蟹循环共生用水质过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208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田鱼虾蟹循环共生用水质过滤设备,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一侧的进水口、设于本体另一侧的出水口、用于对水进行处理的过滤部件以及用于对水进行消毒的杀菌部件,所述过滤部件包括开设于本体顶部的第一插槽、开设于本体顶部且位于第一插槽一侧的第二插槽、开设于本体顶部且位于第二插槽一侧的第三插槽、分别开设于第一插槽、第二插槽、第三插槽两侧的限位槽、设于限位槽内的限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本体、进水口、出水口、第一插槽、第二插槽、第三插槽,解决了现有的稻田在使用活水时,缺乏过滤杀菌设备,不能够保证进入稻田的水质,容易影响稻田内的鱼虾蟹正常生长的问题。长的问题。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田鱼虾蟹循环共生用水质过滤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生态稻田
,尤其涉及一种稻田鱼虾蟹循环共生用水质过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田多用”技术也随着发展起来,特别是在稻田里面养鱼不仅能消除和抑制稻田里杂草生长,同时能松土活水,并且能消灭部分害虫,无论是养鱼还是水稻种植,均需要有新鲜的活水,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稻田在使用活水时,缺乏过滤杀菌设备,不能够保证进入稻田的水质,容易影响稻田内的鱼虾蟹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稻田鱼虾蟹循环共生用水质过滤设备,具备能够对活水进行杂质过滤,能够对活水进行有效杀菌,能够便于更换杀菌和过滤装置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稻田在使用活水时,缺乏过滤杀菌设备,不能够保证进入稻田的水质,容易影响稻田内的鱼虾蟹正常生长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稻田鱼虾蟹循环共生用水质过滤设备,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一侧的进水口、设于本体另一侧的出水口、用于对水进行处理的过滤部件以及用于对水进行消毒的杀菌部件,所述过滤部件包括开设于本体顶部的第一插槽、开设于本体顶部且位于第一插槽一侧的第二插槽、开设于本体顶部且位于第二插槽一侧的第三插槽、分别开设于第一插槽、第二插槽、第三插槽两侧的限位槽、设于限位槽内的限位板、设于第一插槽内且内部填充有PP棉滤芯的第一过滤板、设于第二插槽内且内部填充有活性炭的第二过滤板、设于第三插槽内且内部设有超滤膜滤芯的第三过滤板以及用于固定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的锁扣部件,所述限位板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000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杀菌部件包括开设于本体一侧的插口、设于插槽内的灯座、设于灯座一侧呈圆周排列的多个紫外线灯、设于灯座另一侧的旋钮、开设于插口一侧的第一弧形槽、开设于第一弧形槽一侧的第二弧形槽、设于灯座一侧的弧形板以及用于固定灯座的紧固部件,所述弧形板分别与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滑动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锁扣部件包括开设于本体顶部的第一凹槽、设于第一凹槽内的导杆、设于导杆一端的第一弹簧、设于导杆另一端的移动板、设于移动板底部的锁杆以及开设于限位板顶部的锁槽,所述锁杆与锁槽滑动连接,所述导杆与第一凹槽滑动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紧固部件包括开设于第二弧形槽一侧呈圆周排列的多个第二凹槽、设于第二凹槽内的顶杆、设于顶杆一端的顶板以及设于顶杆另一端的第二弹簧,所述顶杆与第二凹槽滑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移动板底部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内滑动设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与导杆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一侧开设有保护槽,所述保护槽内滑动设有保护块,所述保护块与导杆固定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技术通过设置本体、进水口、出水口、杀菌部件、第一插槽、第二插槽、第三插槽、限位槽、限位板、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和锁扣部件的配合使用,第一过滤板与第一插槽滑动连接,第二过滤板与第二插槽滑动连接,第三过滤板与第三插槽滑动连接,限位板与限位槽滑动连接,通过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以及第三过滤板能够对水质进行过滤,防止杂质等影响鱼虾蟹的正常生长,且能够便捷更换,维护更换效率较高,解决了现有的稻田在使用活水时,缺乏过滤杀菌设备,不能够保证进入稻田的水质,容易影响稻田内的鱼虾蟹正常生长的问题。
[0012]2、本技术通过设置插口、灯座、紫外线灯、旋钮、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弧形板和紧固部件,弧形板分别与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滑动连接,利用紫外线灯能够对活水进行杀菌,能够便于杀菌之后的活水进入到稻田内,防止带有细菌的活水影响鱼虾蟹的正常生长。
[0013]3、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凹槽、导杆、第一弹簧、移动板、锁杆和锁槽,锁杆与锁槽滑动连接,导杆与第一凹槽滑动连接,利用第一弹簧的弹性,能够使锁杆卡入到锁槽内,对限位板起到固定的作用,进而起到固定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以及第三过滤板的作用,更换维护较为便捷。
[0014]4、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凹槽、顶杆、顶板和第二弹簧,顶杆与第二凹槽滑动连接,利用第二弹簧的弹性,能够推动顶杆一端的顶板与弧形板接触,推动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槽内壁接触,起到固定弧形板的作用,达到固定灯座的作用。
[0015]5、本技术通过设置旋转槽和旋转板,旋转板与导杆固定连接,能够便于移动板进行旋转,便于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以及第三过滤板的更换。
[0016]6、本技术通过设置保护槽和保护块,保护块与导杆固定连接,能够防止导杆与移动板同步转动,起到保护第一弹簧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左视剖面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视剖面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B处的放大图。
[0022]图中:1、本体;2、进水口;3、出水口;41、第一插槽;42、第二插槽;43、第三插槽;44、限位槽;45、限位板;46、第一过滤板;47、第二过滤板;48、第三过滤板;51、插口;52、灯座;53、紫外线灯;54、旋钮;55、第一弧形槽;56、第二弧形槽;57、弧形板;61、第一凹槽;62、导杆;63、第一弹簧;64、移动板;65、锁杆;66、锁槽;67、旋转槽;68、旋转板;69、保护槽;70、保护块;71、第二凹槽;72、顶杆;73、顶板;74、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5]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稻田鱼虾蟹循环共生用水质过滤设备,包括本体1、设于本体1一侧的进水口2、设于本体1另一侧的出水口3、用于对水进行处理的过滤部件以及用于对水进行消毒的杀菌部件,所述过滤部件包括开设于本体1顶部的第一插槽41、开设于本体1顶部且位于第一插槽41一侧的第二插槽42、开设于本体1顶部且位于第二插槽42一侧的第三插槽43、分别开设于第一插槽41、第二插槽42、第三插槽43两侧的限位槽44、设于限位槽44内的限位板45、设于第一插槽41内且内部填充有PP棉滤芯的第一过滤板46、设于第二插槽42内且内部填充有活性炭的第二过滤板47、设于第三插槽43内且内部设有超滤膜滤芯的第三过滤板48以及用于固定第一过滤板46、第二过滤板47和第三过滤板48的锁扣部件,所述限位板45与限位槽44滑动连接。
[0026]参考图2和图3,所述杀菌部件包括开设于本体1一侧的插口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田鱼虾蟹循环共生用水质过滤设备,包括本体(1)、设于本体(1)一侧的进水口(2)、设于本体(1)另一侧的出水口(3)、用于对水进行处理的过滤部件以及用于对水进行消毒的杀菌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件包括开设于本体(1)顶部的第一插槽(41)、开设于本体(1)顶部且位于第一插槽(41)一侧的第二插槽(42)、开设于本体(1)顶部且位于第二插槽(42)一侧的第三插槽(43)、分别开设于第一插槽(41)、第二插槽(42)、第三插槽(43)两侧的限位槽(44)、设于限位槽(44)内的限位板(45)、设于第一插槽(41)内且内部填充有PP棉滤芯的第一过滤板(46)、设于第二插槽(42)内且内部填充有活性炭的第二过滤板(47)、设于第三插槽(43)内且内部设有超滤膜滤芯的第三过滤板(48)以及用于固定第一过滤板(46)、第二过滤板(47)和第三过滤板(48)的锁扣部件,所述限位板(45)与限位槽(44)滑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鱼虾蟹循环共生用水质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部件包括开设于本体(1)一侧的插口(51)、设于插槽内的灯座(52)、设于灯座(52)一侧呈圆周排列的多个紫外线灯(53)、设于灯座(52)另一侧的旋钮(54)、开设于插口(51)一侧的第一弧形槽(55)、开设于第一弧形槽(55)一侧的第二弧形槽(56)、设于灯座(52)一侧的弧形板(57)以及用于固定灯座(5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广军王婷王超卢美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昌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