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沉淀池加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9258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市政给水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密度沉淀池加药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区,絮凝区,沉淀区。混凝区同时安装有聚氯化铝(PAC)加药系统,三氯化铁(FeCl3)加药系统。混凝区为半地下水池,混凝区所在水池下方2.5米处设置有三氯化铁投加搅拌器,FeCl3投加搅拌器所处位置上方1米处设置有FeCl3投加点;混凝区内下方2.5米处设置有PAC投加搅拌器,所述PAC投加搅拌器所处位置上方1米处设置有PAC投加点。进水色度较好时,采用FeCl3和聚丙烯酰胺(PAM)的药剂投加方式,大幅度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进水色度较高时,采用PAC和PAM的药剂投加方式,保证污染物去除率的同时也避免出水色度超标问题,出水余铝也较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度沉淀池加药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市政给水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度沉淀池加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混凝沉淀是通过加入混凝剂、絮凝剂和助凝剂,在水中形成胶团,与水中的胶体物质发生电中和,形成绒粒沉降。通过吸附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色度、油分、微生物、氮和磷等富营养物质、重金属以及有机物等。
[0003]高密度沉淀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混凝区、絮凝区、沉淀区。
[0004]混凝区:在混凝区前端加入混凝剂使原水中杂质聚集成矾花。在区域进行快速搅拌以确保的矾花形成,回流污泥与进水混合后,大幅度提升了混凝效果。
[0005]絮凝区:在混凝区前端加入絮凝剂,再通过搅拌器的慢速搅拌使已形成的矾花进一步变为高密度大矾花。然后水慢速流至沉淀区以保证矾花的完整性。此区间不得快速搅拌,快速搅拌会导致形成的大矾花被打碎。
[0006]沉淀区:絮凝区出水由下自上进入沉淀区,大部分矾花在分离至沉淀区下方,水上升流动,而在沉淀区上方使用六边形斜板增大了沉淀面积,并缩短了沉降距离,提升了沉淀效率,使得残留的矾花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度沉淀池加药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区(1),絮凝区(2),沉淀区(3),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区(1)同时安装有聚氯化铝加药系统和三氯化铁加药系统,所述絮凝区(2)安装有聚丙烯酰胺加药系统,所述沉淀区(3)安装有斜板(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沉淀池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区(1)为半地下水池,所述混凝区(1)所在水池下方2.5米处设置有FeCl3投加搅拌器(7),所述FeCl3投加搅拌器(7)上方1米处设置有FeCl3投加点(4);所述混凝区(1)内下方2.5米处设置有PAC投加搅拌器(8),所述PAC投加搅拌器(8)的上方设置有PAC投加点(5),所述PAC投加点(5)位于混凝区(1)的水池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沉淀池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区(2)为半地下水池,絮凝区(2)所在水池下方3.1米处设置有PAM投加搅拌器(9),所述PAM投加搅拌器(9)下方1.5米处设置有阴离子PAM投加点(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沉淀池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3)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力宏鲁家伟张怡然张永昕赵桐刘庆达王政齐亚楠史陈浩潘纪昕李祎晗张子阳刘阳宋泽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泰达水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