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帽组件装配装置和橡胶帽组件装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橡胶帽组件装配装置包括机架、压装头组件、驱动件和定位组件。压装头组件包括主体和压装件,主体用于拾取或释放橡胶帽,压装件相对于主体可滑移并用于顶推橡胶帽;驱动件设于机架并用于驱动压装头组件移动;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件,支撑件用于配合在内盖的长圆孔内并沿第一方向移动,且在支撑件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支撑件的外周面用于沿长圆孔的内壁止抵滑移以带动内盖转动并直至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橡胶帽组件装配装置能够实现橡胶帽、内盖和密封圈的组装,并能够对组装完成的橡胶帽组件进行角度调整,便于后续的装配工作。配工作。配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橡胶帽组件装配装置和橡胶帽组件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橡胶帽组件装配装置和橡胶帽组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电磁铁等装置的装配过程中,需要对一类橡胶帽组件进行组装,如图8
‑
图11所示,橡胶帽组件一般包括三个零件:橡胶帽、内盖和密封圈,其中内盖设有长圆孔。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化装配设备一般只能实现橡胶帽和内盖的组装,不能同时组装密封圈。此外,上述自动化装配设备在组装橡胶帽时,容易发生橡胶帽翻边翘起的问题。
[0003]在完成橡胶帽组件的组装后,为了便于后续的装配工作,一般需要对橡胶帽组件的角度进行调整以使得内盖的长圆孔处于某一固定角度。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化装配设备同样无法实现对橡胶帽组件角度的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橡胶帽组件装配装置,该橡胶帽组件装配装置能够实现橡胶帽、内盖和密封圈的组装,并能在组装完成后调整橡胶帽组件的角度以便于后续的装配工作。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橡胶帽组件装配方法,该橡胶帽组件装配方法能够对橡胶帽、内盖和密封圈进行组装,并能够调整橡胶帽组件的角度以便于后续的装配工作。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橡胶帽组件装配装置包括机架、压装头组件、驱动件和定位组件。所述压装头组件包括主体和压装件,所述主体用于拾取或释放橡胶帽,所述压装件相对于所述主体可滑移并用于顶推所述橡胶帽;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机架,且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压装头组件相连并用于驱动所述压装头组件移动;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配合在内盖的长圆孔内并沿第一方向移动,且在所述支撑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支撑件的外周面用于沿所述长圆孔的内壁止抵滑移以带动所述内盖转动并直至所述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橡胶帽组件装配装置中,主体能够拾取橡胶帽,便于带动橡胶帽移动并将橡胶帽与内盖、密封圈进行组装,设置压装件能够在组装时对橡胶帽进行顶推,使得橡胶帽组件之间的装配更牢固,避免装配不到位的情况发生。定位组件包括支撑件,支撑件在沿第一方向移动时能够与长圆孔的内壁止抵滑移带动内盖转动,并直至将长圆孔的长度方向调整至与第一方向平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橡胶帽组件装配装置能够实现橡胶帽、内盖和密封圈的组装,并能够对组装完成的橡胶帽组件进行角度调整,便于后续的装配工作。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橡胶帽的形状相适配,且当所述主体拾取所述橡胶帽时,所述橡胶帽配合于所述凹槽内。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装头组件包括吸附装置,所述主体设有孔道,所述孔道的
一端与所述凹槽的槽底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吸附装置连通,所述吸附装置用于在所述孔道抽真空以将所述橡胶帽真空吸附于所述主体。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压装件滑动装配于所述孔道,且所述压装件与所述孔道之间设有过气间隙以使所述吸附装置能够吸附所述橡胶帽。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远离移动,且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相互远离移动时均沿所述长圆孔的内壁止抵滑移并产生扭矩,以带动所述内盖转动并直至所述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设有弧面,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远离的过程中,所述弧面沿所述长圆孔的内壁滑移以带动所述内盖转动。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防护件,所述防护件用于罩设在所述橡胶帽的外周以在所述支撑件带动所述内盖转动时限制所述内盖移动。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橡胶帽组件装配方法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橡胶帽组件装配装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驱动所述压装头组件朝向所述橡胶帽移动,以使所述橡胶帽配合于所述凹槽内;
[0017]S2:启动所述吸附装置并通过所述孔道吸附所述凹槽内的所述橡胶帽;
[0018]S3:驱动所述压装头组件朝向所述内盖移动,以使所述橡胶帽套装于所述内盖的外周;
[0019]S4:驱动所述压装头组件朝向密封圈移动,以使所述密封圈套装于所述内盖;
[0020]S5:驱动所述压装头组件移动至所述定位组件处,所述支撑件配合于所述长圆孔内,关闭所述吸附装置以释放所述橡胶帽;
[0021]S6:驱动所述支撑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将所述长圆孔的长度方向调整至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橡胶帽组件装配方法中,通过压装头组件带动橡胶帽移动便于将橡胶帽与内盖、密封圈进行组装,设置定位组件能够对组装好的橡胶帽组件进行角度调整,使内盖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便于后续的装配工作。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和所述步骤S4之间包括以下步骤:
[0024]A1:关闭所述吸附装置以释放所述橡胶帽,驱动所述压装头组件离开所述橡胶帽;
[0025]A2:驱动所述压装头组件朝向所述橡胶帽移动直至所述橡胶帽配合于所述凹槽内,驱动所述压装件沿所述主体滑移并顶推所述橡胶帽;
[0026]A3:启动所述吸附装置运行以吸住所述橡胶帽。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和所述步骤S6之间包括以下步骤: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防护件,启动所述防护件以使所述防护件罩设在所述橡胶帽的外周。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橡胶帽组件装配装置的立体视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橡胶帽组件装配装置的剖视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橡胶帽组件装配装置中压装头组件的立体视图。
[0031]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橡胶帽组件装配装置中压装头组件的剖视图。
[0032]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橡胶帽组件装配装置中定位组件的立体视图。
[0033]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橡胶帽组件装配装置中定位组件的俯视图。
[0034]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橡胶帽组件装配装置中定位组件的剖视图。
[0035]图8为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中的橡胶帽的立体视图。
[0036]图9为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中的内盖的立体视图。
[0037]图10为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中的橡胶帽组件的正视图。
[0038]图11为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中的橡胶帽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0039]附图标记:
[0040]100、机架;200、压装头组件;21、主体;211、凹槽;212、孔道;22、推杆;23、真空发生器;3、机械臂;400、定位组件;41、第一支撑杆;411、弧面;42、第二支撑杆;43、定位基座;431、沉孔;44、防护件;441、第一防护爪;442、第二防护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帽组件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压装头组件,所述压装头组件包括主体和压装件,所述主体用于拾取或释放橡胶帽,所述压装件相对于所述主体可滑移并用于顶推所述橡胶帽;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机架,且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压装头组件相连并用于驱动所述压装头组件移动;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配合在内盖的长圆孔内并沿第一方向移动,且在所述支撑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支撑件的外周面用于沿所述长圆孔的内壁止抵滑移以带动所述内盖转动并直至所述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帽组件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橡胶帽的形状相适配,且当所述主体拾取所述橡胶帽时,所述橡胶帽配合于所述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橡胶帽组件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头组件包括吸附装置,所述主体设有孔道,所述孔道的一端与所述凹槽的槽底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吸附装置连通,所述吸附装置用于在所述孔道抽真空以将所述橡胶帽真空吸附于所述主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橡胶帽组件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压装件滑动装配于所述孔道,且所述压装件与所述孔道之间设有过气间隙以使所述吸附装置能够吸附所述橡胶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橡胶帽组件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远离移动,且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相互远离移动时均沿所述长圆孔的内壁止抵滑移并产生扭矩,以带动所述内盖转动并直至所述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橡胶帽组件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国强,胡玥,陈岩霞,谢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煤科天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