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新型分选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分选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新型分选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大存量电动汽车进入报废潮的同时,退役锂离子电池仍保有70~80%的额定容量,还可以用于储能方法、电动工具、移动电源、低速电动车、不间断电源等对电池性能要求较低的相关领域。但目前来看,梯次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因为退役电池间的不一致性。电池分选是梯次利用关键环节,传统方法主要基于电芯参数差异进行分选,难以直接评价分选效果,同时无法兼顾时效性与经济性,仍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型简单有效,且表现出较高的经济性和准确度的新型分选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新型分选方法,有别于传统分选,是基于第一性原理,以模组容量利用效率作为分选指标。所述方法通过对并联情况下各支路电流动态变化过程分析,分选过程通过直接建立容量利用效率与终端负载电流间的关系,判断最高容量利用效率是否大于99%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新型分选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对并联情况下各支路电流动态变化过程分析,分选过程通过直接建立容量利用效率与终端负载电流间的关系,判断最高容量利用效率是否大于99%来实现快速分选;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对并联情况下各支路电流动态变化过程分析基于基尔霍夫定律,得到并联情况下各支路电流分布情况:其中:I
i
是第i个电芯的支路电流,I
L
是总支路电流,R
i
是第i个电芯的直流电阻,U
OCVi
是第i个电芯的开路电压,k
OCVi
是第i个电芯的开路电压U
OCVi
与SOC
i
两个变量间的斜率,SOC
i
第i个电芯的SOC状态,U
i0
是第i个电芯的初始电压,C
i
是第i个电芯的额定容量;通过求解公式(1),得到支路电流动态方程,具体如下:其中:I1(t)和I2(t)分别是第1个和第2个电芯的支路电流,C1和C2分别是第1个和第2个电芯的额定容量,k
OCV1
和k
OCV2
分别是第1个和第2个电芯的开路电压U
OCVi
与SOC
i
两个变量间的斜率,I
L
是总支路电流,U
10
和U
20
分别是第1个和第2个电芯的初始电压,R1和R2分别是第1个和第2个电芯的直流电阻;利用极限计算支路电流动态方程,假设U
10
=U
20
,k
OCV1
=k
OCV2
,得到起始点和稳态点的电流分配情况:流分配情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坤,左俊雄,陶宇霖,孙耀杰,王瑜,刘旭涛,付诗意,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