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移动提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8956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移动提梁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提梁机本体,所述提梁机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辅助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内圆壁面,用于辅助所述提梁机本体进行移动,通过设置的承重轮,当提梁机本体在移动时遇到有坡度的地面而动力减弱时,工作人员通过使用第一PLC控制器控制液压马达启动,进而液压马达的驱动轴转动会带动旋转柱、固定板、限制柱和承重轮进行转动,而后通过液压马达的驱动轴带动承重轮的转动,可以分担提梁机本体移动时动力,让提梁机本体向前移动,通过增设的两个液压马达和承重轮,从而便于对提梁机本体在具有坡度的地面移动时对提梁机本体进行辅助移动。动。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移动提梁机


[0001]本技术涉及提梁机
,具体涉及一种自移动提梁机。

技术介绍

[0002]提梁机是一种为桥梁建设而专门设计的一种门式起重机。提梁机主要由拼装式主梁、支腿、天车等组成,构件间采用销轴及高强螺栓连接,易于拆装、运输;与普通门式起重机相比,安装方便快捷,经济实用。适用于经常流动的道路桥梁建设单位,提梁机既可两台配合抬吊预制梁,也可以单台起重机配双吊具起吊预制梁,它配置支腿行走、天车行走及天车起吊设备,可以实现全方位机械化动作。
[0003]现有技术中,由于常见的提梁机在工作人员的控制下会自动进行移动,通常提梁机移动方向都是直线,当提梁机遇到坡度地面时可能会出现力量不足的情况,导致速度减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移动提梁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常见的提梁机在工作人员的控制下会自动进行移动,通常提梁机移动方向都是直线,当提梁机遇到坡度地面时可能会出现力量不足的情况,导致速度减缓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自移动提梁机,包括:提梁机本体,所述提梁机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辅助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内圆壁面,用于辅助所述提梁机本体进行移动,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固定套接在所述安装槽的内圆壁面,所述液压马达驱动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外圆壁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旋转柱与所述圆形通孔固定套接,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限制柱,所述限制柱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承重轮,所述承重轮与所述旋转柱活动套接,所述承重轮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限制孔,所述限制孔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机有第一螺纹柱,所述限制柱与所述限制孔活动卡接,所述第一螺纹柱与所述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所述提梁机本体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PLC控制器,所述第一PLC控制器与所述液压马达电性连接。
[0007]为了便于对增加的安装块和承重轮等外设辅助结构进行拆卸,与提梁机本体分离,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自移动提梁机,较佳的,所述提梁机本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卡槽,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卡槽活动卡接,所述提梁机本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纹槽,所述安装块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第二螺纹柱,所述第二螺纹柱与所述第二螺纹槽螺纹连接。
[0008]为了便于分担提梁机本体上原本的轮胎所承受的重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自
移动提梁机,较佳的,所述提梁机本体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圆壁面活动套接有辅助轮,所述辅助轮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轴承,轴承与所述支撑柱活动套接。
[0009]为了便于对吊起的桥梁进行限位,防止桥梁大幅度晃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自移动提梁机,较佳的,所述提梁机本体的内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一侧开设有两个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液压缸,两个所述液压缸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提梁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PLC控制器,所述第二PLC控制器与所述液压缸电性连接。
[0010]为了便于在桥梁对限位板进行挤压时对其进行初步缓冲,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自移动提梁机,较佳的,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阻力器,所述阻力器的外圆壁面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阻力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缓冲板。
[0011]为了便于增加缓冲板的耐磨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自移动提梁机,较佳的,所述缓冲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耐磨板。
[0012]为了便于降低提梁机本体的生锈的可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自移动提梁机,较佳的,所述提梁机本体的表面涂有防锈涂料。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通过设置的承重轮,当提梁机本体在移动时遇到有坡度的地面而动力减弱时,工作人员通过使用第一PLC控制器控制液压马达启动,进而液压马达的驱动轴转动会带动旋转柱、固定板、限制柱和承重轮进行转动,而后通过液压马达的驱动轴带动承重轮的转动,可以分担提梁机本体移动时动力,让提梁机本体向前移动,通过增设的两个液压马达和承重轮,从而便于对提梁机本体在具有坡度的地面移动时对提梁机本体进行辅助移动,使得提梁机本体能正常移动。
[0015]通过设置的卡接块,工作人员通过将第二螺纹柱移出第二螺纹槽的内部,解除对定位板和安装块的固定,进而工作人员移动安装块带动卡接块移动,将卡接块移出卡槽的内部,从而便于对增加的安装块和承重轮等外设辅助结构进行拆卸,与提梁机本体分离。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安装块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限位板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提梁机本体;2、安装块;3、安装槽;4、液压马达;5、固定板;6、旋转柱;7、限制柱;8、第一螺纹槽;9、承重轮;10、耐磨板;11、限制孔;12、第一螺纹柱;13、放置槽;14、第一PLC控制器;15、卡槽;16、卡接块;17、第二螺纹槽;18、定位板;19、固定孔;20、第二螺纹柱;21、安装板;22、支撑柱;23、辅助轮;24、定位柱;25、连接槽;26、液压缸;27、限位板;28、第二PLC控制器;29、缓冲板;30、阻力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参考图1、图2和图3,一种自移动提梁机,包括提梁机本体1,所述提梁机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块2,安装块2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3,安装槽3的内圆壁面设置有辅助组件,用于辅助提梁机本体1进行移动,辅助组件包括液压马达4,液压马达4固定套接在安装槽3的内圆壁面,液压马达4驱动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柱6,旋转柱6的外圆壁面设置有固定板5,固定板5的一端开设有圆形通孔,旋转柱6与圆形通孔固定套接,固定板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限制柱7,限制柱7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纹槽8,固定板5的一端设置有承重轮9,承重轮9与旋转柱6活动套接,承重轮9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限制孔11,限制孔11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机有第一螺纹柱12,限制柱7与限制孔11活动卡接,第一螺纹柱12与第一螺纹槽8螺纹连接,提梁机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13,放置槽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PLC控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移动提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提梁机本体(1),所述提梁机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块(2),所述安装块(2)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3);辅助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3)的内圆壁面,用于辅助所述提梁机本体(1)进行移动,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液压马达(4),所述液压马达(4)固定套接在所述安装槽(3)的内圆壁面,所述液压马达(4)驱动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柱(6),所述旋转柱(6)的外圆壁面设置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一端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旋转柱(6)与所述圆形通孔固定套接,所述固定板(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限制柱(7),所述限制柱(7)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纹槽(8),所述固定板(5)的一端设置有承重轮(9),所述承重轮(9)与所述旋转柱(6)活动套接,所述承重轮(9)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限制孔(11),所述限制孔(11)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机有第一螺纹柱(12),所述限制柱(7)与所述限制孔(11)活动卡接,所述第一螺纹柱(12)与所述第一螺纹槽(8)螺纹连接,所述提梁机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13),所述放置槽(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PLC控制器(14),所述第一PLC控制器(14)与所述液压马达(4)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移动提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梁机本体(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卡槽(15),所述安装块(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接块(16),所述卡接块(16)与所述卡槽(15)活动卡接,所述提梁机本体(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纹槽(1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方赵广军尚娟张金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双力桥梁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