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水立体自然蒸发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886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盐水立体自然蒸发装置和方法,包括蒸发池,蒸发池中设有立体蒸发支架,立体蒸发支架顶部设有水平布置的布水器,布水器上设有垂直蒸发面,垂直蒸发面由柔性网状材料搭在布水支管上由两侧垂下而成,变频循环水泵为立体蒸发装置供水;以三级立体蒸发池对盐水进行分级蒸发,并以柔性网状材料材料为垂直蒸发面,不但对接触的气流和水流进行缓冲,且盐水在垂直蒸发面之间形成两侧皆接触空气的液膜,增加蒸发面积,提高了蒸发速率,同时控制立体蒸发支架的喷淋密度,克服了水雾四散的缺陷,解决了硫酸钙附着于立体蒸发支架的问题。其工艺简短、占地面积小、蒸发速率快、运维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水立体自然蒸发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盐水立体自然蒸发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制盐业是盐化工的基础,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原盐是盐化工领域最主要的上游原料,用于制备纯碱、烧碱、盐酸、金属钠等产品。目前传统制盐技术为以海水或卤水整滩造埕、扬卤晒盐,或以工业废水蒸发结晶制取,这些制盐方式占地面积大,制盐过程蒸发效率低。
[0003]提高制盐蒸发效率的工艺有多效蒸发,多级闪蒸、机械压缩蒸发等方式,这些工艺可以提高盐水蒸发率,生产过程稳定,适合工业化生产,但对原料液的要求较高,运行过程需要消耗蒸汽,且设备投资大,使原盐制取成本增加,不利于制盐的经济性。此外盐水成分复杂,若采用以上工艺,需要投入更多的预处理程序,制盐成本将进一步升高。中国专利CN 207792752 U公开了一种“强化自然蒸发装置和具有该强化自然蒸发装置的蒸发塘”,提高了蒸发效率,但是其采用了多种传动部件、伺服电机齿轮、滑条等,结构复杂;选用了加热件,需要消耗额外的能量,增加了蒸发成本。中国专利CN 113213572 A公开了“一种浓盐水自然蒸发系统”,该系统布水装置为尼龙布水管及经编网眼间隔结构织物,经编网眼间隔结构织物为一种立体空间交叉结构,大幅提高了蒸发表面积,从而提高了蒸发效率。经编网眼间隔结构织物为涤纶、锦纶或氨纶的一种,材料性质稳定,但相对于盐碱地区,耐腐蚀性较差,不适于在这种以及类似这种地区长期使用。由于盐水在蒸发过程中,不同溶解度的盐依次结晶析出,蒸发过程汇总硫酸钙附着于蒸发设备上,影响蒸发效率。<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盐水立体蒸发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布水均匀、通风性好、显著增大盐水与空气接触面积的特点,用于解决传统滩晒制盐、蒸发塘蒸发方式占地面积大,制盐过程蒸发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蒸发池,其结构特点是蒸发池中设置有立体蒸发支架,立体蒸发支架包括至少四根立柱,立柱顶部固设有水平布置的布水器,所述布水器包括布水主管和布水支管,布水主管呈方形闭环布置,所述布水支管间隔平行布置在布水主管上并两端与布水主管连通,布水支管两个侧面上间隔设置多个布水孔,每根布水支管上设有垂直蒸发面,垂直蒸发面由柔性网状材料搭在布水支管上由两侧垂下而成,呈方形闭环布置的布水主管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通过进水管道连接到蒸发池底部,进水管道上设置有变频循环水泵。
[0006]所述的立体蒸发支架中部设有取样槽,取样槽中设有比重计,用于测量立体蒸发支架中部盐水的比重。
[0007]所述的布水支管间距为15

25cm。
[0008]所述的布水孔沿布水支管轴向等距分布;布水孔孔径自布水主管设置进水口的一
边到对边逐渐变大,布水孔的孔径为0.3

0.8cm;布水孔的间距为5

10cm,朝向垂直蒸发面。
[0009]当布水支管与布水主管设置进水口的一边垂直时,布水孔的孔径在单根布水支管上,自布水主管设置进水口的一边到对边逐渐变大;当布水支管与布水主管设置进水口的一边平行时,布水孔的孔径自布水主管设置进水口的一边到对边逐管逐渐变大,单支布水支管上布水孔孔径大小一致。
[0010]所述的垂直蒸发面为抗紫外线、耐腐蚀的黑色的复合高分子柔性网状结构材料,包括玻纤土工格栅、三维渗水网、渔网布的一种,厚度为1

3cm。
[0011]所述的玻纤土工格栅是由玻纤长条相互垂直编制而成的具有正方形孔隙的结构,玻纤长条宽度0.5

1cm,并与正方形孔边长比例为1:2

4,所述的三维渗水网,是高分子复合材料弯曲层叠而成的孔隙不均匀结构,每平方米三维渗水网中2

8cm2网孔数量为1200

2600个;所述的渔网布,网孔孔径范围为0.5

1.5cm。
[0012]所述蒸发池池内设置有液位计,蒸发池在一侧设有入口,在相对另一侧设有出口,入口和出口上分别设置有比重计,用于测量蒸发池入口和出口的比重。
[0013]所述布水主管中间还设置有一根布水中管,布水中管的两端与布水主管连通,使布水主管形成两个框,两个框内设置多个布水支管,布水支管两端与布水中管和布水主管连通。
[0014]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对以下盐水的蒸发:地下卤水、盐湖卤水、海水、海水淡化后浓盐水、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化工的含盐废水。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盐水立体自然蒸发的方法,采用上述盐水立体自然蒸发装置,由三组盐水立体自然蒸发装置串联,形成第一级蒸发池、第二级蒸发池、第三级蒸发池,包括如下步骤:(1)盐水送入第一级蒸发池,再通过变频循环水泵送至布水主管,流经布水支管,通过布水支管上的布水孔分布到垂直蒸发面上蒸发,通过取样槽中的中间比重计的数值,调节循环水泵的输出频率,控制布水器喷向蒸发面的喷淋密度为4.2

6.9m3/(m
2 h),当蒸发池出口盐水浓度达到13.2

14.4
°
B
é
时,将盐水送入第二级蒸发池;(2)在第二级蒸发池内采用与步骤(1)相同的操作,控制布水器喷向蒸发面的喷淋密度为2.0

3.8m3/(m
2 h),当蒸发池出口盐水浓度达到19.0

20.6
°
B
é
时,将盐水送入第三级蒸发池;(3)在第三级蒸发池内采用与步骤(1)相同的操作,控制布水器喷向蒸发面的喷淋密度为0.6

1.5m3/(m
2 h),当蒸发池出口盐水浓度达到23.2

24.8
°
B
é
时,将盐水送至用户。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装置采用立体蒸发支架、垂直蒸发面以及布水器的构造有利于空气和垂直蒸发面上的盐水充分接触,增加空气与蒸发的水汽的对流,及时将立体蒸发支架上蒸发出的水汽传递至立体蒸发支架之外,提高蒸发效率,有利于吸收阳光的热量,提升立体蒸发支架上液体的温度;垂直蒸发面采用柔性网状材,液体流经垂直蒸发面可以形成液膜,增大空气与水的垂直蒸发面积。而布水主管、布水支管及布水孔的结构使得布水更加均匀。本专利技术可以提高蒸发效率、减小占地面积目的;同时立体蒸发装置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布水均匀,且避免形成水雾,实现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

A

剖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布水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布水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布水器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垂直蒸发面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垂直蒸发面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水立体自然蒸发装置,包括蒸发池,其特征在于,蒸发池中设置有立体蒸发支架,立体蒸发支架包括至少四根立柱,立柱顶部固设有水平布置的布水器,所述布水器包括布水主管和布水支管,布水主管呈方形闭环布置,所述布水支管间隔平行布置在布水主管上并两端与布水主管连通,布水支管两个侧面上间隔设置多个布水孔,每根布水支管上设有垂直蒸发面,垂直蒸发面由柔性网状材料搭在布水支管上由两侧垂下而成,呈方形闭环布置的布水主管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通过进水管道连接到蒸发池底部,进水管道上设置有变频循环水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水立体自然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蒸发支架中部设有取样槽,取样槽中设有比重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水支管间距为15

2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水立体自然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水孔沿布水支管轴向等距分布;布水孔孔径自布水主管设置进水口的一边到对边逐渐变大,布水孔的孔径为0.3

0.8cm;布水孔的间距为5

10cm,朝向垂直蒸发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盐水立体自然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布水支管与布水主管设置进水口的一边垂直时,布水孔的孔径在单根布水支管上,自布水主管设置进水口的一边到对边逐渐变大;当布水支管与布水主管设置进水口的一边平行时,布水孔的孔径自布水主管设置进水口的一边到对边逐管逐渐变大,单支布水支管上布水孔孔径大小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水立体自然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蒸发面为抗紫外线、耐腐蚀的黑色的复合高分子柔性网状结构材料,包括玻纤土工格栅、三维渗水网、渔网布的一种,厚度为1

3c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盐水立体自然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玻纤土工格栅是由玻纤长条相互垂直编制而成的具有正方形孔隙的结构,玻纤长条宽度0.5

1cm,并与正方形孔边长比例为1:2

4,所述的三维渗水网,是高分子复合材料弯曲层叠而成的孔隙不均匀结构,每平方米三维渗水网中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茂文袁振杨慧刘建路何金梁黄汇林魏玉玉王传伟郎丰国凌立国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