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旋转组件与平面旋转对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855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平面旋转组件,其包括上基架、上旋转轮、下基架和下旋转轮,上基架与下基架相对设置,上旋转轮可转动地安装于上基架,下旋转轮可转动地安装于上基架,上旋转轮为圆台结构且其侧面形成上压合锥面,下旋转轮为圆台结构且其侧面形成下压合锥面,上压合锥面与下压合锥面相对且相互压合,以使得上压合锥面与下压合锥面之间形成供工件通过的旋转工位,经过旋转工位处的工件可在上压合锥面与下压合锥面的滚动压合下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平面旋转组件具有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平面旋转对齐装置。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平面旋转对齐装置。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平面旋转对齐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面旋转组件与平面旋转对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纸袋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面旋转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纸袋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对纸袋旋转一定的角度,例如九十度等,再继续将旋转后的纸袋进行后续的工序,然而,现在的旋转装置结构都比较复杂,整体的成本比较高,故无法满足现有的生产需求。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平面旋转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平面旋转组件。
[0005]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平面旋转对齐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平面旋转组件包括上基架、上旋转轮、下基架和下旋转轮,所述上基架与所述下基架相对设置,所述上旋转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上基架,所述下旋转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上基架,所述上旋转轮为圆台结构且其侧面形成上压合锥面,所述下旋转轮为圆台结构且其侧面形成下压合锥面,所述上压合锥面与所述下压合锥面相对且相互压合,以使得所述上压合锥面与所述下压合锥面之间形成供工件通过的旋转工位,经过所述旋转工位处的工件可在所述上压合锥面与所述下压合锥面的滚动压合下旋转。
[0007]较佳地,所述上旋转轮呈弹性地安装于所述上基架。
[0008]具体地,所述的平面旋转组件还包括上安装座,所述上安装座滑动地设于所述上基架,所述上旋转轮与所述上安装座连接,所述上安装座与所述上基架之间设有弹性组件,借由所述弹性组件使得所述上安装座呈弹性地安装于所述上基架。
[0009]具体地,所述的平面旋转组件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轨和滑块,所述导轨开设于所述上基架上,所述滑块与所述上安装座连接,所述滑块滑动地设于所述导轨。
[0010]较佳地,所述上旋转轮的中心轴与所述下旋转轮的中心轴相交。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平面旋转对齐装置,其包括机架、第一输送装置、斜滚筒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下料装置和上述的平面旋转组件,所述平面旋转组件、第一输送装置、斜滚筒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下料装置依次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上基架与所述下基架沿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呈相对的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旋转工位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对接,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直线传输工件,借由所述斜滚筒输送装置的斜向输送工件对齐工件,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用于将工件输送至所述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用于将工件输送至下一工位。
[0012]具体地,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对齐挡板和推动装置,所述对齐挡板安装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末部,以使得所述对齐挡板前形成停留工位,所述推动装置
安装于所述停留工位的一侧,所述推动装置用于将停留工位处的工件推离所述停留工位并下料。
[0013]具体地,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压合轮组输出组件,所述压合轮组输出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停留工位输出端,所述压合轮组输出组件具有压合轮,借由所述压合轮的滚动压合带动工件输送至下一工位。
[0014]具体地,所述对齐挡板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推动装置的推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垂直。
[0015]具体地,所述推动装置包括龙门架、移动驱动装置和推动板,所述龙门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移动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龙门架,所述推动板安装于所述移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推动板在所述移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移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平面旋转组件通过将上基架、上旋转轮、下基架和下旋转轮等结合在一起,上基架与下基架相对设置,上旋转轮可转动地安装于上基架,下旋转轮可转动地安装于上基架,上旋转轮为圆台结构且其侧面形成上压合锥面,下旋转轮为圆台结构且其侧面形成下压合锥面,上压合锥面与下压合锥面相对且相互压合,以使得上压合锥面与下压合锥面之间形成供工件通过的旋转工位,经过旋转工位处的工件可在上压合锥面与下压合锥面的滚动压合下旋转,由于上旋转轮为圆台结构且其侧面形成上压合锥面,下旋转轮为圆台结构且其侧面形成下压合锥面,利用上压合锥面和下压合锥面的弧面特性使得纸张在外部输送装置向前输送的状态下和在上压合锥面和下压合锥面的导向压合下旋转,从而实现纸张的旋转,相比于传统的旋转组件,结构更简单且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旋转对齐装置的立体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平面旋转对齐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平面旋转对齐装置在俯视状态下的平面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平面旋转组件的立体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平面旋转组件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请参阅图1至图5,展示了本技术的平面旋转对齐装置100,其包括机架1、第一输送装置2、斜滚筒输送装置3、第二输送装置4、下料装置5和平面旋转组件6,平面旋转组件6、第一输送装置2、斜滚筒输送装置3、第二输送装置4和下料装置5依次安装于机架1,平面旋转组件6、第一输送装置2、斜滚筒输送装置3、第二输送装置4和下料装置5呈直线地布置,其中,外部的输送装置将纸张输送至平面旋转组件6,平面旋转组件6包括上基架61、上旋转轮62、下基架63和下旋转轮64,上基架61与下基架63沿机架1的高度方向呈相对设置,上旋转轮62可转动地安装于上基架61,下旋转轮64可转动地安装于上基架61,上旋转轮62为圆台结构且其侧面形成上压合锥面621,下旋转轮64为圆台结构且其侧面形成下压合锥面641,上压合锥面621与下压合锥面641相对且相互压合,以使得上压合锥面621与下压合锥面641之间形成供工件通过的旋转工位65,经过旋转工位65处的工件可在上压合锥面621与
下压合锥面641的滚动压合下旋转,由于上旋转轮62为圆台结构且其侧面形成上压合锥面621,下旋转轮64为圆台结构且其侧面形成下压合锥面641,利用上压合锥面621和下压合锥面641的弧面特性使得纸张在外部输送装置向前输送的状态下和在上压合锥面621和下压合锥面641的导向压合下旋转(旋转方向如图3中箭头A所指方向),从而实现纸张的旋转。旋转工位65的输出端与第一输送装置2对接,第一输送装置2用于直线传输工件,第一输送装置2的输出端与斜滚筒输送装置3的输入端对接,借由斜滚筒输送装置3的斜向输送工件对齐工件,可以理解的是,斜滚筒输送装置3的一侧具有侧面挡板31,斜滚筒输送装置3通过斜向输送将纸张输送至侧面挡板31,从而实现纸张旋转后的对齐,第二输送装置4用于将工件输送至下料装置5,下料装置5用于将工件输送至下一工位。更为具体地,如下:
[0023]请参阅图4至图5,上旋转轮62呈弹性地安装于上基架61。平面旋转组件6还包括上安装座66,上安装座66滑动地设于上基架61,上旋转轮62与上安装座66连接,上安装座66与上基架61之间设有弹性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基架、上旋转轮、下基架和下旋转轮,所述上基架与所述下基架相对设置,所述上旋转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上基架,所述下旋转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上基架,所述上旋转轮为圆台结构且其侧面形成上压合锥面,所述下旋转轮为圆台结构且其侧面形成下压合锥面,所述上压合锥面与所述下压合锥面相对且相互压合,以使得所述上压合锥面与所述下压合锥面之间形成供工件通过的旋转工位,经过所述旋转工位处的工件可在所述上压合锥面与所述下压合锥面的滚动压合下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转轮呈弹性地安装于所述上基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安装座,所述上安装座滑动地设于所述上基架,所述上旋转轮与所述上安装座连接,所述上安装座与所述上基架之间设有弹性组件,借由所述弹性组件使得所述上安装座呈弹性地安装于所述上基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轨和滑块,所述导轨开设于所述上基架上,所述滑块与所述上安装座连接,所述滑块滑动地设于所述导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转轮的中心轴与所述下旋转轮的中心轴相交。6.一种平面旋转对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输送装置、斜滚筒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下料装置和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平面旋转组件,所述平面旋转组件、第一输送装置、斜滚筒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下料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亚森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