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836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装置,包括智能机器人底座和安装于智能机器人底座顶部智能机器人本体,所述智能机器人底座的外表面套设有环形支撑块,所述环形支撑块上开设有环形装置槽,所述环形装置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防撞组件,所述环形支撑块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紧组件,且所述环形支撑块上且位于环形装置槽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撞橡胶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永磁铁和第二永磁铁的排斥力作用替代了传统的弹簧弹性形变对智能机器人本体受到的撞击力进行缓冲,且能够避免弹簧老化或受到多次挤压变形导致弹性下降带来的诸多问题,降低了装置的维修成本,提高了智能机器人本体的缓冲效果。提高了智能机器人本体的缓冲效果。提高了智能机器人本体的缓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如机器狗,机器猫等),机器人的种类很多应用在不同领域的机器人其功能也是不相同,如应用在物流行业的运输机器人,运输机器人也叫搬运机器人是通过驮举来移载物料的,一般移载机构位于潜伏式搬运机器人上方,作业时潜伏式搬运机器人停在货物正下方,通过升降机构驮起或降下实现货物的移载,动作简单,作业效率高,安全性好。适合多种货物形式和笨重物体两地之间往返搬运,也可作为柔性装配线、加工线使用。常用于车身、车架、集装箱、大型机件等物体搬运。
[0003]现有的智能机器人大多通过设置弹簧来防撞,面对冲撞力时依靠弹簧形变产生的弹力抵消冲击力,然而弹簧的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多次受到挤压变形,容易导致弹簧的弹性下降,进而导致弹簧缓冲效果不佳,需要工作人员定期对弹簧进行更换,增加了装置维修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装置,包括智能机器人底座和安装于智能机器人底座顶部智能机器人本体,所述智能机器人底座的外表面套设有环形支撑块,所述环形支撑块上开设有环形装置槽,所述环形装置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防撞组件,所述环形支撑块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紧组件,且所述环形支撑块上且位于环形装置槽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撞橡胶环,所述智能机器人底座的两侧均开设有卡紧孔。
[0006]当智能机器人本体在移动的过程中撞击到物体时,橡胶轮受力变形对撞击力进行初步的缓冲,当橡胶轮完全移动至环形装置槽内部时,通过防撞橡胶环的受力变形对智能机器人本体受到的撞击力进行进一步的缓冲卸力,从而能够实现智能机器人本体的防撞。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防撞组件包括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固定连接于环形装置槽的内壁上,所述矩形框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铁,且所述矩形框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永磁铁。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第二永磁铁远离第一永磁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矩形框的外部,所述横杆延伸至矩形框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有橡胶轮。
[0011]橡胶轮受到撞击力后推动横杆移动,横杆移动带动第二永磁铁移动,通过第一永磁铁对第二永磁铁的排斥力作用对智能机器人本体受到的撞击力进一步的缓冲卸力。
[0012]通过第一永磁铁和第二永磁铁的排斥力作用替代了传统的弹簧弹性形变对智能机器人本体受到的撞击力进行缓冲,且能够避免弹簧老化或受到多次挤压变形导致弹性下降带来的诸多问题,降低了装置的维修成本,提高了智能机器人本体的缓冲效果。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第一永磁铁靠近第二永磁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第一永磁铁与第二永磁铁相对面的磁极相同。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所述卡紧组件包括装置框,所述装置框固定连接于环形支撑块的顶部,所述装置框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靠近智能机器人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紧杆,所述卡紧杆的另一端贯穿装置框并延伸至卡紧孔的内部,且所述卡紧杆与卡紧孔相适配。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0]所述滑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且所述滑块的一侧且位于拉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2]所述拉杆远离滑块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装置框的外部,所述拉杆延伸至装置框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
[0023]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智能机器人防撞装置,当智能机器人本体在移动的过程中撞击到物体时,橡胶轮受力变形对撞击力进行初步的缓冲,且橡胶轮受到撞击力后推动横杆移动,横杆移动带动第二永磁铁移动,通过第一永磁铁对第二永磁铁的排斥力作用对智能机器人本体受到的撞击力进一步的缓冲卸力,当橡胶轮完全移动至环形装置槽内部时,通过防撞橡胶环的受力变形对智能机器人本体受到的撞击力进行进一步的缓冲卸力,从而能够实现智能机器人本体的防撞,避免智能机器人本体受到剧烈撞击导致内部的精密零部件损坏的现象发生,进而能够提高智能机器人本体的使用寿命;且通过第一永磁铁和第二永磁铁的排斥力作用替代了传统的弹簧弹性形变对智能机器人本体受到的撞击力进行缓冲,且能够避免弹簧老化或受到多次挤压变形导致弹性下降带来的诸多问题,降低了装置的维修成本,提高了智能机器人本体的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装置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002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装置的环形支撑块和防撞橡胶环的结构立体图;
[002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装置的智能机器人底座和环形支撑块的局部正视剖面图。
[0028]图例说明:
[0029]1、智能机器人底座;2、智能机器人本体;3、环形支撑块;4、环形装置槽;5、防撞橡胶环;6、卡紧孔;7、矩形框;8、第一永磁铁;9、第二永磁铁;10、横杆;11、U型架;12、橡胶轮;13、缓冲垫;14、装置框;15、滑块;16、卡紧杆;17、拉杆;18、挤压弹簧;19、拉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装置:包括智能机器人底座1和安装于智能机器人底座1顶部智能机器人本体2,智能机器人底座1的外表面套设有环形支撑块3,环形支撑块3上开设有环形装置槽4,环形装置槽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防撞组件,环形支撑块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紧组件,且环形支撑块3上且位于环形装置槽4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撞橡胶环5,智能机器人底座1的两侧均开设有卡紧孔6。
[0032]防撞组件包括矩形框7,矩形框7固定连接于环形装置槽4的内壁上,矩形框7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铁8,且矩形框7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永磁铁9,第一永磁铁8与第二永磁铁9相对面的磁极相同,第二永磁铁9远离第一永磁铁8的一侧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装置,包括智能机器人底座(1)和安装于智能机器人底座(1)顶部智能机器人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机器人底座(1)的外表面套设有环形支撑块(3),所述环形支撑块(3)上开设有环形装置槽(4),所述环形装置槽(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防撞组件,所述环形支撑块(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紧组件,且所述环形支撑块(3)上且位于环形装置槽(4)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撞橡胶环(5),所述智能机器人底座(1)的两侧均开设有卡紧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组件包括矩形框(7),所述矩形框(7)固定连接于环形装置槽(4)的内壁上,所述矩形框(7)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铁(8),且所述矩形框(7)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永磁铁(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永磁铁(9)远离第一永磁铁(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杆(10),所述横杆(10)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矩形框(7)的外部,所述横杆(10)延伸至矩形框(7)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架(11),所述U型架(1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有橡胶轮(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通
申请(专利权)人:她尔深圳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