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式泥水循环系统及顶管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833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模式泥水循环系统及顶管机,包括阀组件一、阀组件二、阀组件三、阀组件四、连接管、进排泥管组成,阀组件一第一支路前方依次设置阀组件二,阀组件三;阀组件一第二支路依次设置连接管、阀组件四;阀组件二、三、四出口通过泥浆管分别与顶管机机头内设置的管外口,内、外循环口,排泥口、直排口相通;阀组件一后方端口分别连接进排泥管,所有阀组件法兰面连接均采用密封垫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泥浆阀组间的开闭组合,构建多通道的泥水循环,可对顶管机排渣效果大幅改善,提高了顶管机在复杂地层施工的适应性。杂地层施工的适应性。杂地层施工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模式泥水循环系统及顶管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顶管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模式泥水循环系统及顶管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泥水平衡顶管机机头部分构建有破碎仓和泥水仓,前部刀盘切削下来的土体在破碎仓经破碎后,再进入泥水仓混合,通过排泥管输送至地面。机内进排泥系统仅具备由进水管—破碎仓—排水管的外循环模式,进水管—泥水仓—排水管的内循环模式,以及进泥管—排泥管的旁通模式,然而采用泥平衡顶管机进行地下顶管作业时,由于地层存在不规律性,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可能出现岩石、土层、粘泥、砂层等复合的复杂地质,机头常会出现破碎仓漏渣孔堵塞、排渣不畅,以及开挖成洞管外间隙渣屑堆积造成顶进阻力增大或纠偏困难等问题,现有的泥水平衡顶管机适应性会降低,从而制约顶管施工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泥平衡顶管施工中存在的破碎仓漏渣孔堵塞、排渣不畅,渣屑堆积引起的顶进阻力过大或纠偏困难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模式泥水循环系统及顶管机,通过构建多通道的泥水循环,对顶管机排渣和使用性能有大幅改善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式泥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阀组件一(1)、阀组件二(2)、阀组件三(3)、阀组件四(4)、连接管(5)、排泥管(7)和进泥管(8);所述阀组件一(1)的第一支路前方依次设置阀组件二(2)、阀组件三(3);所述阀组件一(1)第二支路依次设置连接管(5)、阀组件四(4);所述阀组件二(2)、阀组件三(3)、阀组件四(4)通过泥浆管(10)分别与顶管机机头内设置的管外口(9)、内循环口(33)、外循环口(34)、排泥口(31)、直排口(32)相通;所述阀组件一(1)的第一支路后方端口连接进泥管(8),所述阀组件一(1)的第二支路后方端口连接排泥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泥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件一(1)由两个三通球阀一(11)、推杆一(12)、底座(14)、油缸一(15)、耳轴一(16)、联动支架(17)组成;所述三通球阀一(11)的两个“T”口对接布置,底座(14)安装在排泥管(7)和进泥管(8)的垂直中心面上;所述油缸一(15)通过耳轴一(16)固定在底座(14)上;所述油缸一(15)有杆腔缸头连接有联动支架(17);三通球阀一(11)阀杆上方安装有推杆一(12),推杆一(12)与联动支架(17)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模式泥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球阀一(11)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排泥管(7)和进泥管(8)的法兰后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田吕伟祥徐小雪孙桂荣张期奇王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