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罐的尾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781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酵罐的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罐体、箱体、UV光解机构、连通管、排气管、排水管、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调节阀和水阀,所述罐体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罐体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远离进料口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罐体顶部开设有出气口,所述罐体顶部设有UV光解机构,且UV光解机构通过L型连通管与罐体贯通连接,有益效果:该尾气处理装置设置的UV光解机构,通过内部的UV灯管及臭氧对恶臭气体进行协同分解氧化反应,使恶臭气体物质其降解转化成低分子化合物、水和二氧化碳,最后将空气经过活性炭吸附杂质后通过排气管直接排放,水通过排水管收集在水箱内,进行二次利用,具有较高的利用率。具有较高的利用率。具有较高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酵罐的尾气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发酵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酵罐的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生物技术迅猛发展,生物发酵药品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生物制药发酵空气用量大,大量未处理尾气排入大气,使部分发酵代谢产物随尾气带出,甚至有特殊难闻气味产生,即其药品成分或中间体浓度在空气中不断升高,这些废气对人体及环境产生危害。因此,必须对其发酵尾气进行净化处理。发酵尾气中最主要的是未被利用的空气,还有生产菌在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中的各种中间物和产物,以及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碱废气。这些废气一般含有丙酮、丁酯、丁醇、乙酸乙酯、苯、甲苯、二甲苯、甲醇、正丙醇、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类、醚类等VOCs废气。
[0003]例如技术公开号为:CN216639446U一种生物发酵罐及其尾气处理装置,属于生物发酵尾气处理
该处理装置包括:尾气瓶,用于对进入所述尾气瓶的气体中的部分成分进行处理;尾气瓶进气管,所述尾气瓶进气管的一端和发酵罐的尾气冷凝器的出气管相连通,另一端伸入所述尾气瓶内;尾气瓶出气管,所述尾气瓶出气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尾气瓶内,另一端设有滤膜。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尾气瓶,将从发酵罐产生的尾气中的黏性物质等进行去除,避免黏性物质等堵塞滤膜,避免发酵罐内压力不平衡造成滤膜脱落,保证发酵罐内的无菌环境,大大减小滤膜堵塞的概率,减小发酵罐内异常波动的风险,保证发酵工艺的稳定性。
[0004]虽然该尾气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冷凝器和滤膜,对尾气进行过滤,但是过滤强度较小,且尾气的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发酵罐的尾气处理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尾气利用率低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酵罐的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罐体、箱体、UV光解机构、连通管、排气管、排水管、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调节阀和水阀,所述罐体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罐体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远离进料口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罐体顶部开设有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顶部设有UV光解机构,且UV光解机构通过L型连通管与罐体贯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UV光解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靠近罐体的进料口一侧开设有连通口,所述箱体底部中心处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箱体顶部中心处开设有排放口。
[0008]优选的,所述L型连通管长管一端贯通连接在罐体顶部的出气口处,所述L型连通管短管一端贯通连接在箱体一侧的连通口处,所述 L型连通管长管一处还设置有调节阀。
[0009]优选的,所述箱体内部设有若干固定在内壁的UV灯管,所述箱体顶部的排放口处贯通连接有与箱体垂直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靠近排放口一端的内部嵌有蜂窝活性炭,所
述排气管另一端还设有风机。
[0010]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的出水口处贯通连接有与箱体垂直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两端之间设有水阀,所述排气管远离出水口一端的正下方设有水箱,且水箱设置在罐体的顶部。
[0011]优选的,所述罐体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支撑腿,所述箱体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支撑腿,所述箱体远离连通管一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导线与风机和若干UV灯管电性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尾气处理装置设置的UV光解机构,通过内部的UV灯管及臭氧对恶臭气体进行协同分解氧化反应,使恶臭气体物质其降解转化成低分子化合物、水和二氧化碳,最后将空气经过活性炭吸附杂质后通过排气管直接排放,水通过排水管收集在水箱内,进行二次利用,具有较高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正剖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部分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正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部分结构图;
[0017]其中:1、罐体;2、进料口;3、出料口;4、进气口;5、出气口;6、箱体;7、连通口;8、排放口;9、出水口;10、连通管; 11、排气管;12、排水管;13、UV光解机构;14、水箱;15、调节阀;16、水阀;17、UV灯管;18、蜂窝活性炭;19、风机;20、控制面板;21、第一支撑腿;22、第二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发酵罐的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箱体6、UV光解机构13、连通管10、排气管11、排水管 12、第一支撑腿21、第二支撑腿22、调节阀15和水阀16,所述罐体1底部开设有出料口3,所述罐体1一侧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罐体1远离进料口2一侧开设有进气口4,所述罐体1顶部开设有出气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顶部设有UV光解机构13,且UV光解机构13通过L型连通管10与罐体1贯通连接,设置出料口3是为了排放废料,设置进料口2是为了填充物料,设置进气口4是为了输入无菌气体,设置出气口5是为了发酵完成后排放废气。
[0021]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UV光解机构13包括箱体6,所述箱体6靠近罐体1的进料口2一侧开设有连通口7,所述箱体6底部中心处开设有出水口9,所述箱体6顶部中心处开设
有排放口8,设置连通口7是为了箱体6与连通管10贯通连接,设置出水口9是为了与排水管12贯通连接,设置排放口8是为了与排气管11贯通连接。
[0022]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L型连通管10长管一端贯通连接在罐体1顶部的出气口5处,所述L型连通管10短管一端贯通连接在箱体6一侧的连通口7处,所述L型连通管10长管一处还设置有调节阀15,设置L型连通管10而不设置直管是为了防止箱体内反应后生成的水倒流进发酵罐,设置调节阀15是为了控制尾气的输送量。
[002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箱体6内部设有若干固定在内壁的UV 灯管17,所述箱体6顶部的排放口8处贯通连接有与箱体6垂直的排气管11,所述排气管11靠近排放口8一端的内部嵌有蜂窝活性炭 18,所述排气管11另一端还设有风机19,设置UV灯管17是因为UV 紫外线光束及臭氧可以对恶臭气体进行协同分解氧化反应,使恶臭气体物质其降解转化成低分子化合物、水和二氧化碳,最后排放气体并可以收集水进行二次利用,设置蜂窝活性炭18是为了吸附气体中的杂质,排放更干净的气体,设置风机19是为了将干净气体排放出去。
[0024]本实施例中,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酵罐的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箱体(6)、UV光解机构(13)、连通管(10)、排气管(11)、排水管(12)、第一支撑腿(21)、第二支撑腿(22)、调节阀(15)和水阀(16),所述罐体(1)底部开设有出料口(3),所述罐体(1)一侧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罐体(1)远离进料口(2)一侧开设有进气口(4),所述罐体(1)顶部开设有出气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顶部设有UV光解机构(13),且UV光解机构(13)通过L型连通管(10)与罐体(1)贯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罐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V光解机构(13)包括箱体(6),所述箱体(6)靠近罐体(1)的进料口(2)一侧开设有连通口(7),所述箱体(6)底部中心处开设有出水口(9),所述箱体(6)顶部中心处开设有排放口(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罐的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连通管(10)长管一端贯通连接在罐体(1)顶部的出气口(5)处,所述L型连通管(10)短管一端贯通连接在箱体(6)一侧的连通口(7)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星权周晓庆
申请(专利权)人:贝朗生物工程设备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