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泵进出口管道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57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泵进出口管道连接结构,涉及管道连接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水泵管道连接结构,存在以下问题:功能单一,无法根据需求调节流量,不利于系统的协调运行的问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底部与底座连接,底座的底部与使用位置固定连接,水泵的顶端连接有进出水连接软管,进出水连接软管通过T形接头分别连接有取样阀和压力表。使用时,整体运行之后,可以产生回流管道,使回流阀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管道内的流量,同时通过取样阀控制废水便捷排出,便捷的对废水取样,同时通过压力表显示水泵压力,控制水泵运行中的压力,进出水连接软管能够减缓水泵启停时水流对管道造成的冲击,减弱由于水流带来的振动,提高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泵进出口管道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管道连接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水泵进出口管道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泵是废水处理中不可或缺的设备,现有的水泵管道连接方式通常由进水阀、水泵、止回阀及出水阀组成。
[0003]现有的水泵管道连接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功能单一,无法根据需求调节流量,不利于系统的协调运行;
[0005]2、无法得知水泵运行压力,不利于水泵的使用,降低其使用寿命;
[0006]3、无法掌握管道内水质的具体状况,不便于废水取样;
[0007]4、由于水泵持续运转,容易产生振动剧烈,损伤水泵零件,容易导致连接螺栓松动,缺少持续缓震固定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泵进出口管道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水泵管道连接结构,由于水泵持续运转,容易产生振动剧烈,损伤水泵零件,容易导致连接螺栓松动,缺少持续缓震固定的结构的问题。
[0009]本技术一种水泵进出口管道连接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10]一种水泵进出口管道连接结构,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底部与底座连接,底座的底部与使用位置固定连接,水泵的顶端连接有进出水连接软管,进出水连接软管通过T形接头分别连接有取样阀和压力表;底座为倒U形结构,底座的底部以及顶端设有连接孔,底座的顶端边角位置分别安装有一个接触板,接触板为矩形结构,接触板的内部设有连接孔,接触板的顶端设有橡胶层,每个接触板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内件,内件的两侧为倾斜状结构,内件为橡胶材质。
[0011]可选的,所述水泵的侧边连接有进出水连接软管,侧边的进出水连接软管连接有进水阀,进水阀的外部连接有管道,管道的侧边连接有回流阀;所述回流阀与水泵顶端的进出水连接软管进行连接,顶端的进出水连接软管连接有止回阀,止回阀的顶端连接有出水阀,出水阀的顶端连接有管道。
[0012]可选的,所述底座的顶端设有四组通槽,通槽为矩形结构,每组通槽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接触板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底件,底件为L形结构,底件的顶端中间位置以及侧边中间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方槽,侧边中间位置的方槽内部设有圆杆,圆杆的外侧套装有弹簧,底件的顶端嵌入在通槽的内部;所述底件的侧边设有工字型槽,每两个底件侧边安装有一个移动板,移动板为矩形结构,每个移动板的内侧设有一个接触件,接触件为矩形结构,每个接触件的内端设有一个弧形槽,弧形槽的内部设有均匀排列的锯齿;每个所述移动
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侧杆,侧杆为H形结构,侧杆嵌入在工字型槽内部,每个侧杆的外侧设有一个受力板,受力板为矩形结构,每个受力板的内部设有一个圆孔,圆孔的内部插入有圆杆。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通过设置取样阀,使本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整体运行之后,可以产生回流管道,使回流阀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管道内的流量,同时还可以通过取样阀控制废水便捷排出,进而便捷的对废水取样,同时可以通过压力表显示水泵压力,进而控制水泵运行中的压力,进出水连接软管能够减缓水泵启停时水流对管道造成的冲击,减弱由于水流带来的振动,提高使用寿命;
[0015]2、通过设置接触板以及底件,使本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水泵与底座连接之后,接触板顶端可以与水泵的底部防滑接触,同时接触板可以将底件压缩,进而利用底件的弹性进行缓震,减少水泵传递的震动,同时圆杆外侧的弹簧可以持续推动受力板,进而使接触件可以持续与螺母接触固定,避免螺母松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底座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底座分解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1]1、水泵;101、进出水连接软管;102、进水阀;103、回流阀;104、取样阀;105、压力表;106、止回阀;107、出水阀;
[0022]2、底座;201、通槽;202、接触板;203、底件;204、内件;205、移动板;206、侧杆;207、受力板;208、接触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
[0024]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0025]本技术提供一种水泵进出口管道连接结构,包括:水泵1;水泵1的底部与底座2连接,底座2的底部与使用位置固定连接,可以通过底座2连接使用,水泵1的顶端连接有进出水连接软管101,可以减缓水泵启停时水流对管道造成的冲击,进出水连接软管101通过T形接头分别连接有取样阀104和压力表105,可以通过压力表105实时监控压力,同时可以通过取样阀104进行取样;底座2为倒U形结构,底座2的底部以及顶端设有连接孔,用来与水泵1固定连接使用,底座2的顶端边角位置分别安装有一个接触板202,接触板202为矩形结构,接触板202的内部设有连接孔,可以使螺栓通过,接触板202的顶端设有橡胶层,用来与水泵防滑接触,每个接触板202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内件204,内件204的两侧为倾斜状结构,内件204为橡胶材质,可以利用自身弹性缓震。
[0026]参考图1,水泵1的侧边连接有进出水连接软管101,可以减缓水泵启停时水流对管道造成的冲击,侧边的进出水连接软管101连接有进水阀102,进水阀102的外部连接有管
道,管道的侧边连接有回流阀103,可以产生回流,进而调整管道内的流量;回流阀103与水泵顶端的进出水连接软管101进行连接,顶端的进出水连接软管101连接有止回阀106,可以避免你回流,止回阀106的顶端连接有出水阀107,出水阀107的顶端连接有管道,可以便捷控制水进行输出。
[0027]参考图4,底座2的顶端设有四组通槽201,通槽201为矩形结构,用来使底件203的顶端可以在其内部导向位移,每组通槽201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接触板202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底件203,底件203为L形结构,底件203的顶端中间位置以及侧边中间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方槽,侧边中间位置的方槽内部设有圆杆,圆杆的外侧套装有弹簧,可以辅助推动受力板207,进而使移动板205可以持续推动接触件208,底件203的顶端嵌入在通槽201的内部;底件203的侧边设有工字型槽,使侧杆206可以插入,每两个底件203侧边安装有一个移动板205,移动板205为矩形结构,可以受力移动,每个移动板205的内侧设有一个接触件208,接触件208为矩形结构,每个接触件208的内端设有一个弧形槽,弧形槽的内部设有均匀排列的锯齿,用来与螺母接触,避免螺母松动;每个移动板205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侧杆206,侧杆206为H形结构,侧杆206嵌入在工字型槽内部,可以持续受力位移,每个侧杆206的外侧设有一个受力板207,受力板207为矩形结构,每个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泵进出口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1);所述水泵(1)的底部与底座(2)连接,底座(2)的底部与使用位置固定连接,水泵(1)的顶端连接有进出水连接软管(101),进出水连接软管(101)通过T形接头分别连接有取样阀(104)和压力表(105);底座(2)为倒U形结构,底座(2)的底部以及顶端设有连接孔,底座(2)的顶端边角位置分别安装有一个接触板(202),接触板(202)为矩形结构,接触板(202)的内部设有连接孔,接触板(202)的顶端设有橡胶层,每个接触板(202)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内件(204),内件(204)的两侧为倾斜状结构,内件(204)为橡胶材质。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泵进出口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的侧边连接有进出水连接软管(101),侧边的进出水连接软管(101)连接有进水阀(102),进水阀(102)的外部连接有管道,管道的侧边连接有回流阀(103)。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水泵进出口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阀(103)与水泵顶端的进出水连接软管(101)进行连接,顶端的进出水连接软管(101)连接有止回阀(106),止回阀(106)的顶端连接有出水阀(107),出水阀(107)的顶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江东刘江海陈宁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东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